《花开的地方--一个旅澳女人的情路小说》
第42节

作者: 叮当被茶泡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第二天中午蒙头醒来睁开两眼的那一刻,我决定回家了。我的决定并不是因为Paul那凭空生来的莫明之争和安在我头上的虚妄之由,更不是因为他口中那张被撕毁的机票和他临时取消的大陆之行,我只是没有心情了,没有心情再游山玩水,也没有心情继续在成都待下去,甚至于,我想马上回到自己的家,希望我睁眼的这一刻我正窝在自己的被窝里,看到的都是自己熟悉的东西。

  成都、这间公寓,在我离开的前一天突然不可思议地变得陌生起来。我让晓琳给我订回家的机票,晓琳有万般个不愿意却也拗不过我执意要走的坚决。
  飞杭州萧山机场的航班是隔天的早班机,对我来说,我还有半天的时间逗留在成都。晓琳去开她那又长又烦琐的代理商销售报告会了,吴旻在给新招的五十名员工做销售培训,天下着小雨,我在公寓里却怎么也待不住了。我给西安的老顾打了电话,我告诉他我不打算回西安跟他们的车去他娘子老家兰州了,老顾讪讪的同时,还不忘记表扬我作为月月的保姆那两星期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他说,明年你早点儿回来,俺和金丫还有月月天天都盼着呢!

  我下了楼,在一片烟雨迷蒙中“啪叽啪叽”地踩着水泥路上的积水,有点盲目地走着。下雨天更不好打车了,我分不清东南西北,也毫无目标,我前后左右地看了几次,“百盛广场”的边上都是商店、酒吧和餐馆,而我全都兴趣索然。黄启文打来电话,我手忙脚乱地在包里摸出手机。黄启文刚从绵阳回到成都,这会儿还没下车。他问你在哪,他说,找个茶楼,你陪我喝茶去吧。

  我站在KFC门外,一手撑伞一手接电话,雨丝不停地飘进伞里。别说是喝茶了,喝燕窝我都没兴趣。于是,晓琳又当了一回我的挡箭牌,我说,我明天早班的飞机回家了,现在要去表妹公司,晚上再吃个饭聊个天什么的。黄启文愣了愣,显然没想到我会走得那么急。他说,那在你回澳洲之前再一起出来游一次吧。而我直接把他的话引进了死胡同,我说,不了,年前我应该就会回去了,应该没时间了。我说,我会加你的QQ和MSN。临走,我还是惦记着那张照片,我生怕这看着就是贼心贼胆挂满满脸胡子的男人会把我那照片侵吞了。

  我来不及听清黄启文的话,脑子里就迅速地有了目标。我像只无头苍蝇东打听西打听,终于在“百盛广场”下一个路口街边小巷的拐角找到一家不大的网吧。我忍着网吧里的乌烟瘴气,许多天没上网的瘾让我一打开浏览器一挂上QQ就跟面前摆上了亟待处理的重要文件似的。我先加了张宁和张莉,一个叫“面”,一个叫“筷子”,真有他俩的!身份验证半响也没回音,估计“筷子”正夹持着“面”在陪老姨。我拿过写着黄启文QQ号码的纸片,输入对方帐号以后,出来一个名字:吴门第五子。

  日期:2009-02-24 10:07:13
  上一篇末尾的“半响”应为“半晌”,特此更正!
  小说继续。。。。。
  十九
  我的生活又恢复了无趣的衣食住行和睁眼上网闭眼做梦的模样,只是和我去广州之前的区别在于,兜游了几个地方散心回来的我反而更加沉闷起来,我没再去瑜伽班了,也不再早起抱着龟龟去公园的水池里看它划水。十月份的江南,太阳红彤彤的透过米色的窗帘打到我的床上,二楼的窗户下面是商贸批发一条街,我却在老早就哄乱吵杂的讨价还价声和车声卸货声中用两个耳塞堵住耳朵眼,蒙着眼罩睡地死去一般。我也没再帮妈妈做家务了,连收个衣服都觉得那晾衣架怎么设计的那么高,我的胳膊只愿意软绵绵地搁在电脑前,在QQ的“火拼双扣”里火拼得昏天黑地。生活变成一滩死水,我在这滩死水里过得没心没肺。

  偶尔,也会有几个气泡泡冒出水面,给死水微澜的日子添点动静。
  宣宇在MSN上传来讯息,他说在他发了N份简历之后终于在Safeway超市找到了上货的工作,还是上夜班的,给的钱多。他刚刚结束了两星期的培训,现在晚晚一到点儿就开着我的车去上班,生活也很规律,只是他还想找份白天的兼职工作,能多赚点钱。我则劝他别太折腾自己了,挨完了两年靠自己打工赚学费的苦日子,又和移民局打了一年的仗才拿到PR没多久,这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腾刚撂下,先喘口气吧!不管在哪打工都只是打工,没有任何的职业前途可言。宣宇和我不同,他好歹算是个在澳洲的正经大学拿了学位的硕士毕业生,我说,赚到了眼前的钱可你能解决长久的问题吗?你得从现在开始给自己竖立一个目标,至少,你得弄清楚方向。

  宣宇说,是,丁姐教训的真是有道理,我是没拿到PR天天发愁,拿到了PR也是天天发愁,这不知道是回国好还是不回国好了,回国就我这破他妈学校的破他妈文凭有个破他妈用,而且签证五年到期之前还是得回来待上两年,到时候还是一样要重新开始,不如就直接待在这里等换了国籍再说了,可在这里要找份像样的工作还真他妈的难,我现在是两眼一抹黑,啥职业前途都看不见,真他妈闹心!

  也许这是许许多多来澳洲留学的留学生所面临的同样的问题和选择。很多留学生花了家里的钱出来念书,却又不甘心拿了学位和证书就这样告别澳洲,既然都是花了钱了,总是想拼命再拿个身份,撇开回到国内能炫耀几阵子的那份虚荣不说,至少,这一纸绿卡在手就意味着出入澳洲的自由,意味着自己的人生还将有着更大更无限的机会,这种想象所带来的快感远远比揣着一张澳洲某大学印章的文凭挤在众“海归”里寻求生存和发展的希望来的现实,毕竟,从国际高等教育的水平和名声来说,澳洲的大学远远排在英美之后,因此如果那张文凭的印章不是出自澳洲首屈一指的大学的话,可以说在国内的“海归”市场上毫无竞争力,很有可能没落成不值一文的巴西龟。也正因为如此,除了一些家里有背景有条件的留学生纯粹是出来镀金和增强英语能力之外,更多的留学生在父母赚之不易的辛苦钱的陪送下登上来澳洲的飞机,就咬了牙也要换一张绿卡回去,而绝不是几年后回国的单程机票。然而,千辛万苦取得PR之后的路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通达笔直,对于所有PR在手的留学生和新移民来说,这仅仅只是路的开始,到头来,依然要考虑回国还是留下的问题。我的朋友之中有拿了PR回国工作买房结婚生孩子便不再回来的,五年之后澳洲领事馆便不会为这样的情况续签签证,因为站着茅坑不拉屎的嫌疑太大了;也有留在澳洲的,却像宣宇一样研究生毕业都难以找到一份合适的体面的工作,有的做清洁工自己注册小生意自己揽生意,有的则依旧延续着读书时候的打工生活,无一例外都是仰靠体力来生存,即使找到一份体面的写字楼或者银行工作,母语并不是英语的中国留学生还是很难真正适应这个国家从根基里散发出来的异域之味,磨合和融入也许需要很多年。

  澳洲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多民族国家,可在我们十几二十几年的人生路上却是一个新鲜的甚至是陌生的地方,那种与生俱来的民族秉性和骨血造成我们无法在短短几年之内完全从心理和感情上去适应这个国家,我们可以很享受那一草一木一片蓝天,可以很自如流利地用英语处理大小事件和结朋识友,却很难相溶进一个不是自己生长之初所认识的国家,阶层和等级的观念让人心里打结,这个结也恐怕只有等自己的孩子出生在那片土地上成为标准的ABC(对生在长在澳洲的华人孩子的称呼)以后才会慢慢被解开。

  因此,对于争取PR的值与不值,以及PR之后的走或留,一直是一个矛盾,宣宇如此,无数留学生亦如此。
  面对宣宇的闹心,我也只能安慰他,要决定先留在墨尔本的话就慢慢再找份动脑动嘴的工作吧,虽然在超市里工作比起以前卖力捏肥猪肉来明显是上了一个台阶,可说到底搬运工还是在出卖自己的体力,只是,在鬼佬那里出卖体力被剥削得相对少一些而已。
  宣宇在MSN上又吭哧了半天,他说,丁姐,其实我想进Crown,我想走田哥的那条路,我想能够被公派回国。
  日期:2009-02-24 19:55:42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