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3-14 15:07:44
话说刘邦见到韩信之后,刘邦问:“丞相萧何好几次说起大将军你,说你很有本事,根据现如今的情况,你有什么计策可以来指导指导我?”
我们说了,刘邦是那种非常成熟的政治家。他虽然有不愿意不情愿封韩信为将的想法,但是面对韩信的时候却绝不表现出来。相反,既然已经封了大将军,刘邦就一定要给韩信留足面子。从刘邦的谈话中,我们可以感觉出来刘邦的客气和礼貌——而纵观刘邦一生,这种客气和礼貌是很少见的,特别是刘邦后来擒拿韩信、诛其九族的时候,这种礼貌和客气就更少见了。这是后话。
韩信见刘邦如此客气地向他讨教,心里很受感动,谦让了一番,于是问刘邦:“现在大王想争夺天下,您的主要对手难道不是刘邦吗?”
筒子们,大家想必还记得,毛老人家在《选集》第一卷开篇就告诉我们,如果想要取得革命的胜利,首先要弄清谁是你的敌人,谁是你的朋友。革命没有不因为弄错了敌人和朋友而不失败的。套用老人家这句话,在任何竞争的时候,第一要务就是要弄清谁是你的对手,谁是你的朋友。没有不因为弄错朋友和对手(注意会相互转化)而导致竞争失败的。韩信在这里,开宗明义一针见血地指出,项羽就是刘邦争夺天下最主要的敌人。韩信这个观点表明,他是深晓斗争胜负精髓的。
日期:2011-03-14 15:09:26
刘邦见韩信这样问他,于是回答说:“是的,我的敌人就是项羽。”刘邦是成熟的政治家,他当然也知道是谁在和他争夺天下——稀缺资源哦。
韩信接着问刘邦:“大王,你自己估计,在勇猛仁爱方面,你和项王相比,谁更强一些?”
诸位请注意,韩信说这话的时候,是一点都不客气的。刘邦比不过项羽,这是瞎子都知道的事情,韩信偏偏这样问刘邦,当然是会伤刘邦的自尊心。
但是,刘邦确实是一个成熟到能够掩盖自己心理活动的人。他并没有发火,而是沉默了好一阵儿,才挣扎着回答说:“我不如他。”
注意,注意,再注意,这上面的几句对话里,暗含着三层意思:
第一,双方的竞争,一定要从实力对比的计算开始。韩信一上来就分析刘邦项羽的力量大小和优劣,运用的就是我们所说的优势竞争的基本原理。
第二,刘邦的所有竞争谋略,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力情况。如果力量弱小反而不知死活地硬拼,那就如同天狗想要吃到月亮一样不可思议。而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弱小,这是今后战胜强敌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很多人羞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看不到自己与对手的差距,往往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而过低估计了对手的潜力,结果在竞争中往往会惨遭失败。刘邦这些话告诉今天的人们,即使你很弱,但是不要害怕,一定要勇敢承认,勇敢面对现实。因为你的一切谋略,都是从你弱而对手强的这个现实的基础出发的。
第三,韩信是那种业务型的人,干业务(带领军队杀人放火)非常强,但是搞行政(玩人整人)的能力很弱,现在,刘邦需要韩信来破局,所以,韩信如此冒失如此不礼貌地问话,虽然让刘邦心里很不爽,虽然让刘邦沉默良久,但是刘邦都还可以忍耐他。到了后来,刘邦已经当了皇帝,两人对弈的时候,韩信轻蔑地说刘邦带兵能力差而自己带兵多多益善,此时当上皇帝的刘邦已经不再需要韩信为他咬敌人了,韩信成了刘邦的眼中钉,这个时候,刘邦就可以灭掉韩信了。所以,这个故事提醒人们,即使你业务很强大,但是,做人一定要低调。30岁以后的人,特别是已经具有某些立足本领的人,一定要重视这一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