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这夜的好心情没有持续多久就被一封邮件打击到了最低点。
舒蕾收到Philip的邮件是在饭店打工结束后。休息之前她习惯性地check一下学校的邮箱和hotmail邮箱,就发现了Philip已收到画作的邮件。
她赶紧打开来阅读。第一段就让舒蕾倒吸了一口气。邮件里Philip说这幅画完全不合他要求的水平。
无论Philip的用辞多么地委婉和礼貌,舒蕾都顾不上了,赶紧往下面看去。下一段Philip一条一条地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说,这幅画并不是实景,也不是完全的想象力作品,有很明显的后加工痕迹。他说,画里的树和篱笆都不是纽卡斯尔的风景,甚至可以说不是英国的风景,他请舒蕾仔细观察英国的树以后就知道他的意思了。他说,整个画的笔法很乱,构思不够明确,布景安排刻意。他说,如果舒蕾再邮寄给他这样的作品的话,合作就没有办法继续下去了。
舒蕾感觉自己能呼吸的空气越来越少,每一句话都像是敲打进她的心里,生生猛猛地让她恨不得跳起来为自己辩解一番。可是她又发现所有的辩驳都压在了她的喉咙口怎么也吐不出来,因为Philip的每一句都恐怕就是事实。
她确实没有构思好就下了笔,她确实一边再画一边在重新构思,她确实画的不是英国的树而是自己在中国练习过的东北的树,不过篱笆怎么就不是英国的了?而且英国和东北在一个纬度上,Philip哪个眼睛能看出来树不一样呢?
舒蕾心底攒出了一股怒气,觉得自己仿佛看见了Philip刻薄的样子就在眼前。这不过几百字的一段把她弄得烦躁不安起来!什么叫做如果再画出这样的作品就不能继续合作了啊!谁先提出来给她当经纪人的啊,可不是舒蕾自己!
舒蕾站起来在房间里转了几圈,突然有一丝泄气,就一屁股坐在了床上。她平复一下心情,回到电脑前继续看邮件后面的话。
Philip说,这幅画他就已经按照邮寄地址寄回来了,并附了一张示意图把他发现的几个笔法问题都标记在了上面,希望舒蕾收到后能好好注意并改进一下。然后Philip附上了一个自己在伦敦的地址,请舒蕾下次邮寄画的时候如果想节省时间可以直接往那个地址邮去。
舒蕾叹一口气,认认真真地开始回复邮件:
Hi Philip, 你的邮件我已经收到。谢谢你的critical appraisal(客观评价),等收到你邮回的指导以后我会按照你的提示重新画一幅。我个人十分好奇你从什么地方判断出了我画的树和篱笆不是英国的场景,不过我仍然认为绘画创作中展现非所在地的风景无可厚非。祝你在伦敦心情愉快。希望我的下一幅绘画能让你满意。 SHU LEI
邮件写完以后舒蕾觉得心情实在是郁闷。她尝试回忆了几次自己画的那幅画到底什么地方露了马脚,却想破脑袋也没弄明白。
舒蕾只好罢休,决定安心等待Philip的评价。
第二天起床,舒蕾为自己的小家子气十分泄气。原本以为睡了一觉以后昨天受到的负面影响就会消失,谁知道从醒来的一刻开始,她的心情仍然还是阴郁着。
舒蕾今天要上的是服装材料和设计绘图课。服装材料讲到了针织面料的专题,把各种棉,毛类的针织来了个大汇总。本来舒蕾属于上课十分认真的学生,但是今天频频走神,等到老师讲到了各种毛线编织钩制的图案的时候,她突然想起来自己准备给王亮生日编织一条围巾作为礼物,这才把心思回到了课堂上。老师口沫横飞的在讲04年欧洲开始流行的披肩是如何在重复七十年代曾经风靡过的蝙蝠衫,然后重点介绍了一些新的针织设计图案,还有几个品牌的披肩如何把传统的针织融进了现代的风格的案例。因为中国曾经在八十年代流行过蝙蝠衫,舒蕾还依稀有些了解,所以对老师讲的流行如何往复循环的话题有些兴趣。可惜这堂课的重点还是在针织面料,老师的讲课很快就回到了主线上。
到了设计绘图课,这堂课是服装设计专业的基本功,每次都要在课堂上有小的作业。今天练习到了根据一个时装发布会的录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套衣服进行课上素描绘画。舒蕾的基本功一向不错,她很快就按照老师的要求画出了自己看好的一套裤装的手绘图,通过褶皱和阴影的处理给这套衣服一个动态的效果。但是在用彩色铅笔涂色的时候,舒蕾的心思又飞到了自己被Philip恶评的画上。她回想着自己作画时候的每一个细节,从光影到颜色的深浅处理,实在是想象不到哪里能被挑出来不够现实的地方。
她叹了一口气,从思绪里出来,发现手上的彩色铅笔已经把一个地方的颜色涂得过重了!她赶紧用橡皮进行修改。只是到了最后交上作业的时候,这幅手绘的服装设计素描还是成为了她最败笔的一次。
去打工的路上,舒蕾还是会不由自主地琢磨那幅画的问题。她一路观察路上遇到的树和篱笆,回想自己的画与它们的不同。只是树的品种不尽相同,颜色和枝桠的细节会不太一样,难道就凭这Philip给出的断言?
舒蕾觉得自己这辈子又一次遇见了让自己较真的问题。上一次的较真还是在初中进行钢琴考级之。她练习的肖邦练习曲被老师批评有几个小结有处理上的问题,并给她了一个所谓的正确指法。她反复地区分两种指法对音乐处理的不同感觉,最后依然认为自己的方式更有利于表达她理解到的情绪。在考级时她恰巧抽到了这首曲目,而她也坚持了自己的演奏方式。考试结束后她特意为这个问题询问了考官的意见,考官认为她的处理方式很好,并认为在钢琴曲的表达上不同的人可能会找到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同一个细节,不应该有过于刻板的规定。而正是不同人的不同理解和诠释,才会有同一首乐曲的不同感觉。
稍微有点完美主义的舒蕾心里已经隐隐攒上了怒气了,她觉得这次Philip的评价很可能又是一次刻板的要求,很有可能并没有那么充分的可以说服她改变的道理存在。
这样的怒气积累着,舒蕾心里已经形成了一种冷冷地睥睨的情绪,她暗暗决定,如果Philip没有说出个什么所以然的话,她就干脆拒绝和这样武断无知的人再合作算了!
等收到邮回的画筒的时候,舒蕾已经收到了Philip回复的电子邮件。邮件里Philip语气平和地说舒蕾可能并没有完全理解到他的意思。他认为舒蕾的画作并不是不好,只是因为某些处理上显露出来的粗糙不符合由他代理的水平。他希望自己在画上做的提示能对她的改进有所帮助。舒蕾非常冷静地看完了邮件,完全不置可否。她早就决定不等看到画上的评语自己不再做任何回应,绝对不能因为别人的一些论断而妄自菲薄。
然而,舒蕾看完Philip在画作上做的评语后,被震撼得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变化。
日期:2011-04-25 10:35:01
收到画之前,舒蕾已经想象过了几次Philip会怎样给出自己的评论,很有可能会用铅笔或者透明蜡纸在画作相应位置标记一下。所以,当她看到一张按照她的画作的一个铅笔素描的时候,她完全有点愣神。
原来Philip居然用一张画纸把她的油画素描了一遍。自如的笔锋和精细的表现程度都反映出了作画人的好根基。而在这个素描上,Philip的意见也标注地格外清楚。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