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俄罗斯当倒爷的日子》
第11节

作者: 中国倒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5-26 15:44:10

  第九章 100美元=1美元
  我张开手,摊开手中的钱,当时就傻了,小A给我的是一张面值五千卢布的纸币,只有五万卢布的十分之一。再想找小A,人早已不知去向,小B不知啥时也不见了。懊恼,悔恨,憋气,委屈,一股脑涌了上来,我恨不得把眼前的这些俄国鬼子一脚踢开。我当时的心情糟糕透顶,如果抓到这些骗子,我一定宰了他们,甚至宰了他们也无法平息我心头的怒火。
  再看眼前这些俄国人,特别可气,人少时,谁也不买,等人多了,别人买了,眼睛都变红了,个个抢着要买。我已经损失一件了,不能再有什么闪失了。我三十六计,走为上。我拨开人群,二话没说,扬长而去。我找到林老师,气呼呼地拉起他,朝市场外走去。出了大门口,林老师喊住了我:
  “星来,怎么回事啊?我卖的好好的,咋说走就走啊?”
  我把被骗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讲给他听。听了我的叙述,林老师也很气愤,
  “算了,别生气了,就算破财免灾吧,吃一堑,长一智,吸取教训吧”
  “嗯”我感激地看了林老师一眼。
  “星来,你猜,我卖了几件?”林老师有点神秘地说。
  “一件?”
  “不对,是三件”
  “啊,这么厉害!那太谢谢啦。”我诚恳地说。
  “又客气了不是,以后再来卖,随时找我,我陪你一起来,一个人不安全的”
  林老师是个好人,帮了我很多忙,遗憾的是,之后我很少见到他,因为不久后,我老婆孩子都来了,我和林老师就没再有太多来往。他进修期满后,没再延期,直接回了东北。走的时候,我正去莫斯科上货,也没来得及送他。这样,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一直到现在。屈指算来,再有两年我们分别就整整二十年了。
  我是一个特别重感情的人,别人对我的好,我始终铭记在心,希望有朝一日能报答。我想,我会选择一个日子,去见见林老师,和他叙叙旧,当面向他致谢。不过,请大家放心,不会有同性恋内容出现的。
  生活就是在你来我往中流转,林老师回国后,我又认识了一大批新朋友,以后我会把他们一一介绍给你。

  扯的有点儿远了,呵呵,再回到卖皮夹克的事吧。林老师帮我卖了三件皮夹克,共计十五万卢布,我决定留下五万卢布当生活费,其余十万卢布兑换成美元。换钱,又叫换汇,平常朋友见面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今天换汇了吗?汇率是多少?或者,卢布又贬了,妈的。在国外做生意,天天都要换汇,因为卢布每天都在贬值,搁在手里很不安全,搁的时间越长,贬值就越快。换汇对我来说,和练摊一样是个全新的课题,说实话,如果不是这次来俄罗斯,我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接触到美元,更不用说换汇了。俄罗斯之行改变了我的生活,甚至是人生的轨迹。我现在真的相信了一句话:人挪活,树挪死。是男人,就应该胆子大点,能闯就要闯一闯,闯好了,就可能发生命运的转折;闯的不好,也没啥了不起的,最多头破血流,死不了人的,抹点云南白药,用不多久,就又伤愈如初了。

  练摊受挫没有给我带来多少阴影,相反,让我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憧憬。一件皮夹克带来二百多元的利润,这让我看到了倒货的魅力,虽说损失了一件,但是无伤大雅,毕竟赚了大头。说到倒货,我得罗嗦两句。在俄罗斯,有几个中国人发明的专有词语,它们是练摊,倒货,跳楼。在市场卖货叫练摊,比练摊规模大些的叫倒货。在彼得堡,倒货多指从莫斯科上货,然后运到到彼得堡销售,而在莫斯科倒货则是指从国内发货至莫斯科,赔钱甩货叫跳楼。其它还有“集中箱市场”,“一只蚂蚁市场”,“兵营”等等,听上去形象而生动。不得不佩服汉字蕴含的想象力以及中国人对事物精练、浓缩和概括的能力。

  十万卢布,约合一百美元。我该去哪儿换呢?在俄罗斯做生意有一个方便之处就是美元可以自由兑换。在俄罗斯各地分布着上千个外币兑换点,这些兑换点一部分设在银行里,但更多的是分布在大街上,商场里,甚至地铁口。换汇是件非常头疼的事,由于各个兑换点汇率不一样,就得到处跑,看看哪个兑换点儿的汇率比较适合,跑来跑去,挺累人的。有时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选好了兑换点,并开始站排,可当轮到你时,银行工作人员说美元没有了,你只能再重新找地方。累是次要的,只要能赚到钱,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我把第一次换汇的地点选在了圈楼。前面我曾讲过,圈楼是彼得堡的一个大型商场,历史悠久,极富盛名。在商场的一楼设有外币兑换处,我之所以选择圈楼,是觉得那儿人多,安全会好些,毕竟我是第一次换汇,而且是独自一人。换汇有风险,中国人因换汇出事的并不少见,钱有时招灾啊。其实,我并不知道,我又一次成了骗子口中的美餐。
  从宿舍出来坐绿线地铁,坐两站就到了。地铁出口就设在圈楼里。走出地铁,右拐不远就是外币兑换点。这是一个由褐色铝材做的小亭子,有点像国内的治安岗亭。亭子外面挂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当天的外汇牌价,主要是美元、德国马克、瑞士法朗对卢布的牌价。现在,欧元取代了马克,成为继美元后俄罗斯第二大外货储备。
  我到兑换点时,那里已经排起了长队,于是我站到队尾。换汇的多数是俄罗斯人,像我这样的外国人不多,所以我格外显眼。站了一会儿,有个俄国人主动过来和我搭讪。他三十多岁,戴着副近视镜,文质彬彬,一副博学儒雅的样子。他说,他手里有美元,正想换卢布,如果我俩私下交易,双方都可受益,买卖双方都可以获得比兑换点高的汇率。他说的十分真诚,毫无咄咄逼人,或者强人所难之意。不知是他的诚意打动了我,还是我沾便宜心切,我居然答应了。他向我做了个手势,意思是让我跟他走。我和他走出商店,来到外面的遮雨长廊上。他从兜里掏出一百美元,让我看了一遍,然后,我把十万卢布递给他。他把卢布揣起来,就在他要把美元递给我时,突然有两个丨警丨察模样的男子向我们走来。

  “丨警丨察来了,快跑”他喊道。匆忙中,他把美元塞到我手里,就跑开了。
  我也慌了,私下换汇是不允许的,所以,我想都没想,赶紧溜之大吉。
  跑到一个无人的角落,我打开手中的美元,心彻底凉了,绝望了,我手里拿的是一美元!
  小A,小B,俩人合演了一场戏,骗走了我的皮夹克。

  男子,假丨警丨察,共同演绎了一美元兑换一百美元的大戏。
  不是俄国人有多坏,是我过于天真,愚蠢,我狠狠地扇了自己两个耳光,自己犯的错就要由自己承担。
  两次被骗,深深地刺痛了我,给我好好地上了一课。从那以后,我给自己制订了几条人生准则,时时刻刻要遵守:
  1。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2。图小便宜吃大亏
  3。正规做事少上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