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死人打交道的行业-尸体解剖工》
第20节作者:
医卜之耳 2011-9-4 12:44:00
小说连载44:和死人打交道的行业---尸体解剖工。【八爪樱桃】
书接上文,继续前行。
话说,远处庭院,灯火融融。近处亭心,虽亮起了“气死风”---古式风灯,但仍沉沉冷冷。
那狮面道士,从袍袖中,寻得一竹筒,拔掉塞子,从筒中款款爬出一物,能走善跳,樱桃大小。
道士又撸起袖子,在小臂近肘外侧,用小刀划一血口,冒出血珠,血色不甚正,唤道:“金豆先生,来。”
那八爪樱桃,跳将将地,来到血口处,猛扎深吞起来,片刻,原不太圆的肚腹,便溜溜浑圆,在老道的小臂上抓立不稳,一头栽倒下去。老道顺势托起,倒进竹筒,封上塞子。
这蜘蛛换血疗毒一幕,让陈再抟心吃一惊,心想这老道患的什么毒。转而又想到,这蜘蛛虽说是毒虫,但也能疗毒,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寻到根上,道理其实,也简单朴实。
2011-9-4 13:15:00
小说连载45:和死人打交道的行业—尸体解剖工。 【击壤歌 和 打簸萁】
书接上文,继续前行。
话说,金豆先生,喝饱归去,老严迎着湖风颂到:“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这首古诗《击壤歌》的意思是:一个耕夫,白天辛勤地流汗耕作,太阳落山,便回家休息, 凿井取水,便可解渴,在田里劳作。就可自给自足。这样的生活,多么惬意,遥远的皇帝,高高的天帝,请我来作,也不希罕喽!
气死风灯,迎着风,愈吹愈亮,它也好久,没有听到这远古的歌谣了。
仿佛又回到了远古时代,那个渔耕猎社会,一个快要老死的领袖,要选接班人,路过田头,看到一个健壮的年轻人,扶着犁把,前面套着两头耕牛,在辛苦耕作。
奇怪的是,犁把上吊着一个簸萁,犁一会田,便吆喝一下,用鞭子,鞭一下簸萁,却从不鞭策耕牛。
老头问年轻人何故,年轻人说:牛为人耕田,出力流汗,很辛苦,人再用鞭打,于心何忍!我打簸箕,黑牛以为我打黄牛,黄牛以为我打黑牛,就都卖力拉犁了。
再说,牛虽愚,和它说道理,它不懂,那就用不伤害它的方式,和它共处吧。
2011-9-4 13:50:00
小说连载46:和死人打交道的行业---尸体解剖工。 【争渔场 和 争与不争】
书接上文,继续前行。
话说,这个从不鞭打耕牛的年轻人,耕田之余,也常到雷泽捕鱼。雷泽,也叫雷水,今山西省永济市南,还有可能在山东省菏泽市东北,又名雷夏泽,现没有确切考证。
雷泽湖,流水舒缓,沿岸芦苇成带,水草丰茂,是个天然渔场,到这里捕鱼的人很多,来自四面八方,捕鱼的方法各异,捕鱼工具五花八门,一天下来,捕的鱼有多有少。久而久之,相互之间嫉妒、争执、纠纷也就产生了。为了争夺一个好的地盘,大打出手的事时有发生,不时出现人员伤亡情况。
尤其,鱼多的地方都被年轻人占去了,老人斗不过年轻人,也不愿意争执,就到比较远的、鱼少的地方去捕鱼。
这个年轻人,捕鱼手法,和驾牛的方法,同样高明,鱼捕得多。每次将自己捕的鱼,留下少量自食外,悉数分给鱼捕得少的人。同时,他常把自己发现的好渔场让给人家,还手把手的教给人家捕鱼方法。有一次,同村人的渔场被另一村人争夺,不服,意欲大动干戈。及时赶到劝阻,要同村人将渔场让给人家,许诺本村人说,他保证另外给村里人找一处好渔场,同时,如果村里打鱼人中有人愿意种地,他可以拿出好地来作为补偿。
年轻人中也有几位会礼让老人,他就赞叹;同时,肯定会有些横行霸道的,他也不说,隐恶扬善。过了几年,那些顽固不灵的人都被他感化了。再捕鱼,礼让之风,愈浓。
2011-9-4 14:10:00
小说连载47:和死人打交道的行业—尸体解剖工。【无形无影,左右不知】
书接上文,继续前行。
话说,这位年轻人的事迹,被这位将死的老首领,看到和听到后,老人的心,便踏实了。
这位老人,是哪个呢?是历史上的【尧】。
年轻人,是谁呢?是历史上的【舜】。
这位老人家,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史记】:尧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有而不骄横,高贵而不傲慢。能明驯德,以亲九族。
他命羲氏、和氏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尧在位,天下洪水汤汤,用鲧治水,九年无功而返,又启用禹,使洪水得以治理。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
他治天下五十年,问天下治与不治?百姓爱戴自己与否?
左右不知,朝野不知。
这种无形无影的心行,如同一个烙铁,不仅在老人家身上,还是在年轻人身上,烙出同一个的红印,没有差别。
2011-9-4 14:50:00
小说连载48:和死人打交道的行业—尸体解剖工。 【不苛察 和 越情】
书接上文,继续前行。
话说,气死风灯,带着呜呜的湖风,让亭心人,犹如回到了远古,看到了该看的东西。
老严儿,立于风中,龙吟虎啸几声,远彻古山,也似一只小小布谷鸟,在空山中,布谷布谷着,谷谷啼声,才更显得这空山的静灵和朴素。
老严舒了口气,羞愧的说:“昭然,你的立论虽苛察,但仍能感受到你的本情---心透无物。你所苛察的是自心,我自叹不如。前番你说的话,差点让我喝顿迷魂茶,让我不免越不了这俗情,陷入这七情。”
昭然先生,同样羞愧的说:“,,,,,,”
2011-9-4 15:33:00
小说连载49:和死人打交道的行业---尸体解剖工。 【再论,苛察和越情】
书接上文,继续前行。
话说,陈再抟心里,也泛起了层层波,要说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人若太过苛察,把事理分的清清楚楚,心中便无【包容万事】四个字了,徒有仁心,行不了仁行,【仁】和【宽】,本应相辅相成,才是自然。
世上,人中的蠢牛,人中的毒蛛,自然会有许多,若样样去至察,样样去纠正铲平,倒失去了意义。
没有愚蠢,哪有聪慧;没有恶毒,哪有真善;没有黑夜,哪有白日。
有这一物,必然有相反的另一物。相形益彰,也就没有什么了。
北宋,有个宰相叫王旦,山东省聊城市的莘县人,性仁量宽,对诸般杂物,能做到视而不见,不去详察。有个兵丁负责给他牵马挚蹬,有些年头,有日,牵马兵向王旦辞别。
王公问:“汝来此,为我控马多久了?”
兵卒答:“五年矣。”
王公心里奇怪,说:“我怎么记不起来你呢?”
控马的兵卒,转而离去,突然,王旦疾呼:“哦,你是那个谁谁谁,我记起来了。”
“然。”兵马卒回答到。得到王旦厚厚的馈赠。
要问何故,原来,这个兵丁平日控马,王公但见其背,不见其面,看脸觉得陌生,这会,兵丁转身离去,看到其背,方回忆起来。
王旦,这个宰相,在很多情形下,能做到宽仁相济,超越俗情,而非至清至察,也算是高人中的高人。
2011-9-4 17:08:00
小说连载50:和死人打交道的行业---尸体解剖工。 【声律启蒙】
书接上文,继续前行。
话说,京城一聚,各人散去。有道是:有聚才有散,有散才有聚。
途中,陈再抟看着窗外,看着不同的地界,不同的景色,忆起了【车万育】老先生的词文。
秋风潇潇,烂漫黄花都满径。
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无潇潇秋风之杀气,哪有袅袅春风之生气。
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
----无风淡之情,哪有月浓之境。
蝉鸣哀暮夏,莺啭怨残春。
桃灼灼,柳依依,绿暗对红稀。
----无残春之怨,哪来暮夏之荣。无柳绿,哪来桃红。
宽对猛,是对非。
贤对圣,智对愚。名缰对利锁。
休对囚,福对灾。
邪对正,假对真。千愁对一醉。
哀对乐,富对贫。
荣对辱,喜对忧。素志对丹心。
,,,,,,阴阳之路,就在眼前.
2011-9-4 18:06:00
小说连载51:和死人打交道的行业---尸体解剖工。 【逝去归来】
书接上文,继续前行。
话说,归来后的陈再抟,境遇有些变化。
又过了些年头,不知到了何年何月,陈再抟,近五十知天命的岁数了。而两位师傅,王老爷子,老严儿,更老了,已近迟暮。
三人,一日午后相会,饮茶,有事商议。
王老爷子,早已赋闲在家,好些年头,虽说赋闲,也并不清闲。本想过着“半日读书,半日就诊”的都市生活,或“半亩种田,半亩栽桑”的农头生活,可都做不到。另自知龙钟暮鼓降至,自己平生的两件要事,也是自己的师傅的遗嘱,还未完全做到。还未真正赋闲。
一是,择徒而教,把祖师传承下来的医学心得,和自己平生的心得,找到继承人,传下去。虽择徒甚严,宁缺毋滥,择徒标准要有素志和仁心外,还要有缘分,这一件,陈再抟已解决。
还有一件,便是把平生的行医医案记录,做个整理修缮,便于去伪纯真。现虽有医案记录,但整理起来,其工作量太大,自己心里没有底,若哪天撒手而去,就是一大遗憾,愧对祖师。
这就是,今天三人要商议的内容之一。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