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5-26 07:45:39
2,7,三十年前的大讨论——《脚印》:从落榜生到跨国总裁
“老爸,金叔为什么不愿意见你?是不是你们之间有什么误会?”一文好奇地问。
“会不会是你发达之后,一直没有去看金叔,他怪你了?”一武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
“会不会是你们之间友谊不够铁?他懒得见你?”巴蜀一郎的见解与他俩不太一样。
苏丹俊想了一下说,“我和你金叔之间没有什么误会,我们的关系也够铁,我发达之后没有去看望他确实是我的不是,但我想他不是这样小气的人,绝对不会为此怪我的。你金叔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我想,会不会是因为他觉得现在他混得不如我好而不愿意见我呢?”
“怎么会这样?见到老朋友混得比自己好,高兴才是啊,大家一起喝喝酒,叙叙旧,是多么开心的事啊?”巴蜀一郎不以为然地说。
“哎,你还年轻,无法体会一个失落中年人的心情啊!”随着这一声长叹,苏丹俊陷入了三十年前的回忆。
金大伟、杨云龙和苏丹俊是服装厂里的铁哥们,他们三个人之所以成为铁哥们,是因为他们三个人都是服装厂里的另类。他们看不惯厂里的许多人和事,又不甘随波逐流、同流合污,对厂里的前途不看好,对自己在厂里的前途也不看好。他们都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对于应该怎样改变自己的命运,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他们当时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与现实中的东西差距太大。换句话说,他们当时都很叛逆,认为学校里教的、社会上存在的许多东西都是错误的。
苏丹俊当时是缝纫工,金大伟是机修工,杨云龙是电工,他们上班时间各干各事,下班之后,经常泡在一起。他们当时很穷,即便是好朋友聚会也很少聚餐喝酒,那时候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他们不喜欢像其他人那样打牌、下棋,所以他们的聚会就是一杯清茶加清谈。
那时候不但没有钱招待朋友,甚至连可以尽情交谈的环境也不具备,他们三个人家中都很狭小,只有在休息日,家中其他成员都出去上班或上学的时候,他们才能轮流在各家泡茶清谈。当时已经出现电力供应不足的情况,各工厂轮流上班,错峰让电,服装厂的轮休日是在星期三。在其他的日子,他们只能去体育场、护城河的大石桥上等其他地方清谈,有时甚至是在大马路上边散步边清谈,经常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步行绕环城公路走了一圈。
那时候整个社会正处于大调整的阶段,所谓拨乱反正,旧的价值观被打破了,新的价值观还没有建立,所以他们心中有许多困惑,需要通过彼此的交流和讨论来梳理。从厂里的人事到社会的现状,再回到每个人的前途等。
“我们离开学校踏入社会,才明白学校里教给我们的许多东西都是虚假的谎言,比如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工人阶级是最革命、最大公无私、最有奉献精神的领导阶级,可是我们服装厂里的工人个个都是没有什么文化的小市民,一天到晚净想着怎样占公家的便宜。”
“是啊,俗话说,裁缝不偷布,三天一条裤。”苏丹俊说。
“什么意思啊?”杨云龙问。
“意思是,即便是替人做衣服时不偷客人布料的好裁缝,三天时间从客人的布料中偷来的布料,也够做成一条裤子。”
“还有啊,裁缝是你舅,偷你一条袖。”金大伟补充说。
“这个我懂,意思是,就算是你的亲舅舅,你去拿布去他那里做衣服,他最少也会偷你一条袖子的布料。”杨云龙说。
(未完待续)
2011-5-26
日期:2011-05-27 07:45:30
2,7,三十年前的大讨论(2)——《脚印》:从落榜生到跨国总裁
“这个还是小节,最可怕的是学校老师告诉我们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可我看我们服装厂的厂长、书记都是为人民币服务的,尤其是那个书记,居然暗示我们这些学徒工给他请客送礼。”
“你就不懂了,凡是给书记送礼的,都能有回报,不是白送的。”金大伟意味深长地说。
“什么回报?难道书记还会跟你礼尚往来?那他还有什么必要?”苏丹俊好奇地问。
“书记当然不会自己掏腰包跟你礼尚往来,但他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跟你礼尚往来。比如说,书记可以给你报销,可以给你批补助,可以给你安排好工作,甚至提拔重用等。”
“这样一来,假如我们不愿意同流合污,那不是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是啊,社会就是这样现实,看你怎么选择。”
经过反复交流和探讨,他们对许多人和事的看法逐渐取得了共识,可是忽然有一天,他们在讨论到该怎样改变个人命运的时候,发生了重大分歧:苏丹俊和杨云龙都觉得,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唯有靠个人奋斗。金大伟则嘲笑他们太傻、太天真,他认为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在这个什么都要看关系、走后门的时代,靠个人奋斗只能是死路一条。
他们为此连续争论了三个晚上,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在最后一次争论中,金大伟说:
“我并不是不懂个人奋斗的价值,但是个人奋斗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才可行,说句不好听的话,除非倒退回古代的科举制度下,人人通过考试来当官,才能有个人奋斗的可能。我坦白告诉你,我的父亲就是相信个人奋斗,结果研究了一辈子数学,现在瘫痪在床,什么也不是,学校里连个鬼都不来看他一下。你们啊,要是迷信个人奋斗,以后有你们后悔的日子!”
苏丹俊和杨云龙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观点,他们认为,金大伟父亲个人奋斗失败的例子只能说明个人奋斗可能会失败,并不能否定个人奋斗的永恒价值,就像苏丹俊因为残疾被剥夺了上大学的机会并不能否认其他人可以通过考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更何况,面对这个事事处处需要靠关系、走后门的社会,假如还不肯妥协,那么唯一可行的道路只能是自我奋斗。
第一个用行动去坚持自己观点的是杨云龙。那次讨论后不久,他就决定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杨云龙经过两年高考,终于考取了大学,成功改变了他的命运,从一名普通工人变成了一名中学老师。
苏丹俊面对杨云龙投入高考只能在心里羡慕不已,他随后通过另一条道路也实现了自我奋斗的理想,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一名普通工人成为了跨国企业总裁。唯有始终不相信个人奋斗的金大伟,一直在服装厂打工,直到几年前买断工龄,才不得不靠搞个体户维持温饱的生活。
“你发达之后为什么没有去看望金大伟呢?”巴蜀一郎问。
苏丹俊笑了笑说,“因为我的成功不像买彩票那样一蹴而就,离开服装厂之后,实际上我在接下来的十几年时间里一直很不得意、不得不一直继续奋斗,直到十几年前去了广东才算真正奋斗成功。倒了那时候,我只有春节才有时间回江苏,每次回江苏只有一周左右的时间,亲戚之间互访一下就差不多了,哪里还有时间去看望老友?”
苏太也插嘴为丈夫辩解说,“去了广东之后有时候春节也不会来,那时候一文、一武年龄小,跑来跑去不方便,还有几年,他把爷爷奶奶也接去广东过年。因此几乎很少有机会再与故乡的老友联络。几年前通讯没有现在发达,即便是住在同一座城市,几年不见,便联系不上了,不像现在,随时可以互发短信问候。”
“原来是这样啊。好吧,不说这个了,姑父还是透露一下您不上大学,是怎样自我奋斗获得成功的吧。”巴蜀一郎对怎样不上大学也能发达很感兴趣。
(未完待续)
2011-5-27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