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魂----中华历史深处还有这么一个脉络》
第59节

作者: 愤怒的秃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1-3-18 10:26:00
  我是觉得茶叶有鱼汤的味道,原来老骆烧的是装金鱼的锅。一看手表,正是吃晚饭的点,这老骆行为怪异,不会切点榨菜丝熬鱼汤吧,我赶紧冲着厨房喊:“老骆,别可惜了,就几条鱼嘛,走,外面吃饭去!”老骆无奈,只能悻悻把水煮金鱼倒进垃圾桶里。
  本来我做销售就有自来熟的本事,再加上老骆是魏晋风度的“狂士”,也许还有说不清的缘分,两个人初次见面就觉得已经认识半辈子。我没脱鞋子,直接开门走到门外,掏了包烟出来,刚要拆包装,老骆就跑回卧室拿出半包大前门递一根给我,自己也点上一根。可临出门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老骆的另一只皮鞋找不到了,看着他撅着屁股把脑袋挤进沙发底下找皮鞋的样子,我都怀疑这么个人怎么会是一个教授。“算了,就拖鞋穿着走吧,你穿皮鞋反倒配不上裤衩背心了。”我边笑边说。

  “也是,也是。”老骆摸着后脑勺,一脸农民式的憨笑。于是西装革履的我和衣衫褴褛的老骆走出小区,在街边寻找饭店。“吃什么啊,老骆!”我询问道。
  “随便,什么都好。”老骆反倒成了客人的样子。看着老骆的身板,说好听是仙风道骨,说不好听是营养不良,不会几个月没吃上饱食了吧,看他的厨房里空空如也,唯一的大蒜头都抽芽抽的跟水仙似的,该多久没开伙了。“要么吃自助餐去?自己爱吃什么就拿什么,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口味。”我应酬多了怕点菜,觉得自助餐是非常好的发明。
  “行!”老骆歪着嘴角笑笑。
2011-3-18 14:37:00
  路上叫了辆出租车,让师傅把我们驮到最近的自助餐厅,可司机停在餐厅门口后,我犯难了,这是一家五星级酒店啊。倒不是怕花钱,不过老骆这副尊容,怕过不了门童的那关。果然,老骆踢里塔拉拖鞋声响起在门口大理石地板上时,引起了所有人的侧目。老骆倒也不怵这场面,教授嘛,出入高级场合的机会还是挺多的,径直推着转门进去了,我等门转了一格后,也跟了进去。
  二楼是自助餐厅,不是周末,顾客不多。我和老骆挑了个角落坐,然后各自拿盘子取食,让我没想到的是老骆竟然只盛了碗白米饭,一点青菜一点鸡肉一碗汤,没有刚才我想象的饿狼架势,倒是我盘子上堆积如山的吃食,显得我才是土鳖。精神贵族就是这点不同,外形可以邋遢、生活可以落魄,精神却富足强大。
  老骆吃饭竟然是想不到的优雅,头颈以下部位是土匪:汗衫、裤衩、拖鞋、泥脚丫、二郎腿,头颈以上是贵族,当然,如果刨掉鸟窝一样头发的话。老骆很快就吃完了,收拾一下面前的餐具,招呼服务生倒上一杯咖啡,老骆也不加糖不加奶,俯下头吸了一下香味,咂了一下嘴,摇摇头,大概觉得咖啡不够好,也不喝,光用小调羹搅,搅着咖啡的手竟然还翘着兰花指:“小刘这偷来的东西,怎么给了你?”老骆开门见山的说。

  我差点把意大利面条从鼻孔喷出来:“小刘偷的?你说这复印件是小刘。。。偷。。。的?”
2011-3-18 15:40:00
  “可不是!”老骆脸上还有点愤愤,估计这事以前就惹过他生气,“人家博士生在研究这夏文文献,本来就是机密,结果这小子跟人家套近乎,跑到人家宿舍嗑瓜子吹牛,完了还顺手把复印件的最后一张抽出来包瓜子壳,靠这种手段,不是偷是什么!”
  原来一个区区的瓜子壳事件都是罗生门,各有各的说法。老骆继续讲下去:“不过今天我看到这张复印件,还是意外不少,可能算是幸运吧,第二天那些复印件都被人全部偷走了,就这最后一张还在小刘手里,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了。”小刘事情说的倒都是事实,只是人物错换了一下。

  “小刘就是灵活,现在还能看到这夏文石碑拓片,还全靠他了!”我表扬一下小刘,顺便让老骆觉得我跟小刘挺熟。老骆翻了一下白眼:“灵活过头了!那叫鬼机灵!”
  我顺着话,歪着头说了一个字:“哦?”
  “你不是小刘朋友嘛,你还不了解他!”老骆一句话就把我憋回去了,其实我对小刘还真没什么了解,神神秘秘的。“老骆,你跟小刘怎么认识的,看起来他对你很敬重。。。服务员!去楼下咖啡厅拿上好的咖啡来,单算价格!”我接人待物的眼力价还是挺足的。
  “小刘,啊,小刘。。。”老骆提起小刘,一下子也不知道从何说起了。
2011-3-18 16:25:00
  “小刘是在我十年前认识的,那时我还是助教。”老骆开始回忆了,我全神贯注的听着,“我以前很乖张的,自以为学问天下我最大,哈哈。。。”老骆四十岁不到的脸,此时看起来还真有点沧桑,应该是个有故事的人。“我上课,那是万人空巷啊,为什么别人爱听?因为我讲的都是别人不敢说的!”老骆冲我挤了一下眼睛,“不过不是反革命的东西啊,别人不敢说,是因为搞学术很严谨,要充分的论据才能做推断,甚至还有二重证据,就是地下文物和地上典籍互相考证的才算真实,可天晓得哪里来那么多证据,所以很多人有猜测但不敢说。我就是猜到什么讲什么,当然,你也可以说我是蒙。至于论证我说法,或者推驳我说法,那谁爱干谁干!”老骆豪放的话语配上往外掸灰的手势,真是风度极了。

  “那时我真是敢喷啊,现在想想真后怕,怎么没人拿板砖拍死我呢。”老骆呵呵笑着,“我有一次讲到上古史,正在唾沫横飞的时候,发现一个瘦干的小子坐在第一排疯狂做记录,我就觉得不对劲,别人听我课或者讲座,是当相声听的,怎么今天来这么一个主,还记录起来。之后一个学期,他每次必到,每次坐第一排,每次摘笔记。本来我没有点名习惯,就因为他,我有次破例点了下名,好嘛,该来的没来几个,满满一个大教室,大多都是天桥曲艺爱好者,而这个瘦干的小子我也没点到名,后来打听到是旁听的。”老骆讲话的时候有北京顽主的味道,只是韶华褪尽,没有了浮躁,滑稽的言语在他嘴里出来也显得底蕴十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