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惊魂——广西乐业天坑群的真实诡异经历》
第23节

作者: 森木林林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1-9-5 19:57:00
  11 大碟天坑
  本次行动的所有装备都分配到个人头上,除了个人装备,我主要携带摄影器材,并照看那只鸽子。其实只要不让我带丨雷丨管,我就阿弥陀佛了。
  这些天以来,我和鸽子有了默契,我每天在固定时间给它喂食。轻轻抚摸它,等它慢慢睁开眼睛,然后顺从地在我手心上啄食。我有时会想,等我们的探险结束了,它的命运会是如何?等到他们需要那只蛊虫的时候,会给它开膛破肚吗?到了那时候,我又能否救下它?
  为了防止路上颠簸,我轻轻在它身上扯了两道起缓冲作用的纱布,它是那么听话,触动我心中最柔软的角落。我悄悄地对它说,我们一定会安全回来的。然后就把它放进了背包中,上方拉链敞开着,好让它能透透气。
  二十分钟后,我们沿着基地后的小路绕到了山背后。这里也是我第一次看到红雨的地方。眼前这个朝霞照射下的大碟天坑,简直美呆了,我们每个人都沐浴在玫红色的晨光中,我心里忽然涌起说不出的感动,人和人在一起是靠缘分的。我们这帮兄弟以后还有机会聚在一起吗?
  别人可没我这份闲情。他们正忙着安装索具。我们要从将近100米左右的悬崖垂直下落。把绳索连接到锚碇岩上,并对其进行导向,这是SRT单头绳缆技法中最困难的部分,新手是做不了的。当然,他们之前的几次下降,已选好固定的锚碇,所以当蒙晋和郑远安装索具时,小张和大庞在旁边仔细地观摩学习,他们以后就要靠这个技术吃饭了。

  当我用下降器慢慢地滑下悬崖,充满了对这个世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也感受到在天地间纵横的自由。忽然间就豪情万丈,真想大喊一声:“我来也。”
  经过这几天的磨练,我已很熟练地掌握通过次级挽缆和绕航缆的技巧。即使在我们顺利抵达山脚后,我们也足足花了半个小时,才走近大碟天坑。
  放眼望去,在这个被山峦环绕的小盆地里,视线极为通透,一切毫无遮掩。石头匍伏在大地上,或缩进土中,向对着天地膜拜。连树丛都是矮矮的,像是峰峦地貌中的一块斑秃。
  一个念头突然闪进我的脑海,这里像是大自然对天地所设立的一个祭坛。
  在某种神秘的力量促使下,我突然就跪了下来。这个举动把后面的人都吓了一跳。我虔诚地磕了三个头才站起来,发现身后的人也都默默地跪了下来,像我一样,磕了几个头。惟独郑远站在原地,冷冷地一动不动。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在提醒我:他是来此替爷爷洗刷冤屈的,为了达到目的,他会不惜一切。小心这个人。
  我被自己的这个念头吓到了。仿佛有另一个“我”,在冷眼旁观这一切。这就是所谓的第六感吗?
2011-9-5 19:58:00

  我把注意力转移到眼前的天坑上。大碟天坑的垂直高度只有50米,因为面积大,所以看上去很浅。我老是觉得这是史前人类或外星人跟我们开的一个玩笑,因为这个天坑非常圆,而且边缘整齐,像是被精心测量过后才挖掘而成的。
  站在天坑的边缘,近距离看坑底,就会发现,坑底如同一个孤岛。因为周边是一圈地缝,占这个弧形的五分之三左右,孤岛中间是一些错落而低矮的植物,仿佛随时会陷下去。这种地形非常罕见,我只在科幻杂志的插图中见过类似景观。
  50米的高度,我们下去还不跟玩儿似的。但双脚一落地,我的心口就扑通扑通地跳起来,因为我完全没有预料到,脚底下会涌动着巨大的沉闷的轰鸣声,这每一丝颤动,都让我感觉自己就像站在甲板上,而下面汹涌的暗潮,随时会把我们掀翻下去。
  老金和蒙晋熟门熟路地在地缝边上安装索具,这个地形类似竖井。洞壁是直立的井状管道,应该是一种坍陷漏斗地形。井壁陡峭,近乎直立。

  一想到我们将钻进地缝,我冷汗直冒,这地缝会不会突然会合拢,把我们一口吞进去啊。
  我问蒙晋,这下面是不是地下河?
  蒙晋摇头,说我们就算落地,在五个小时的行程内,是见不到地下河的。其实他们也感到纳闷,但始终没有找到声音的来源。
  我们这次设了两条单绳下降。我要求打头阵,小张和大庞对我这个举动流露出佩服的神色。他们不知道,我是抱着早死早托生的心理才主动请缨的。因为我发现自己的幽闭恐惧症就要发作了,我怕自己会丢人现眼地打退堂鼓。再说,我怎么也得硬着头皮混过去,我可是刚摆脱“阿呆”的行列,要保持良好形象啊。想到这里,我不由自嘲地苦笑一下。

  缝隙的宽度只有两米左右,我顺着石壁慢慢滑下时,压抑得几乎喘不过气来,竖井中的光线越来越暗,氧气也越来越少,脚下的轰鸣声整得我耳膜生疼。我就像掉进一个音箱内部,而且这家伙还是插着电源的。
  在我的想象中,我们下面应该是汹涌的地下河,连通一个巨大的洞穴,我们将沿着暗河走下去。但蒙晋却明确告诉我下面没有河,这来历不明的声源就
  越发让人感到恐怖。
  我急于落地,动作也越来越快。大约下降了一个小时后,我突然发现自己悬空在一个巨大的洞穴中,不由心里一凉。
  这时温度明显骤降,因为没了落脚点,我如同漂浮在空中。每下降一米,都摇摇晃晃,随时会摔下深渊似的。
  头皮发麻,膀胱滞胀,面红心跳,命悬一线,后悔莫及,这就是挂在绳上的我的真实写照。我真想给自己一个嘴巴,刚才不应该充英雄打头阵。如果有人在下面接应我,也不至于让我怕成这样。
  虽说有了SRT实践经验,但像这样完全悬空地降落,我还是很不适应。现在只能咬紧牙关熬过去了。我们用的是格栅型下降器,可以通过选择横档的根数来调节下降器的摩擦,我现在有点后悔,在绳索穿过下降器时,我使用的横档太少,就为了摩擦力小,让下降速度快一些。现在我想慢一点,再慢一点,因为我想多活一分钟。我其实就是个草包,一到真枪实弹的时候就要挂了。
  我挂在原地等了一会,祈祷同伴赶快跟上。不久,老金沿着另一根绳索下来了。新人和老手不同点在于,老手可以很好地控制下降速度,有韵律,有节奏感,而且看上去非常帅。
  老金不紧不慢地下来,吹了声口哨,“这洞真他娘的大,对吧?”

  他看出了我胆怯,所以用聊天的方式来让我放松。我故作镇定,但声音还是颤抖的,我问他这洞穴高度有多少米,他说了个让我大吃一惊的数字:“接近200米吧。”
  他开始加快下降速度,把我扔在了后面。我心慌了,技术动作完全变形了。不知过了多久,我突然听到他大声咒骂起来:“阿呆啊。这只猪。他想害死我们。唐摄影你快点下来。”
  完了,连他都沉不住气了,一定是出了大问题。我惊慌得胃部都抽搐起来,当我慢慢靠近他时,突然明白问题出现在哪里了。老天!我们虽然悬在半空,绳索却到头了。我已经摸到了绳结,吓得哇哇大叫起来。
2011-9-5 20:00:00

  这是什么概念?在深洞安装索具之前,须在绳索末端距底端1。5米处的地方打一个结实的绳结,如果没有这样的安全结,会导致使用者从绳端滑出去,后果不堪设想。按常规,在绳结之下要额外增加一定长度,为使用者提供足够富余的绳索,以备在返回时,可以把自己束缚起来。
  我哪里还看得清脚下离地有多少米。下方灰蒙蒙一片,冒着寒气,如果不是地下河,就一定是地狱。蒙晋布绳的时候一定是记错了方位,把我们害惨了。老金气急败坏,在对讲机里大骂蒙晋。
  我放松手柄,深呼吸,赶紧温习下降转换为上升的技术要领。在SRT单绳升降中,当我们在下降时靠近中间绳结时,会把上升器、胸扣套在牛尾绳上,就变成了上升状态;解开下降器,把它套在绳结点下方的绳索上;锁住下降器,然后从脚踏带上站起,解开胸扣,将重量转移至下降器上,再解开与脚踏带相连的上升器,便可继续下降。
  我这边已经打退堂鼓了,考虑怎么升上去。老金还在骂个不停。这种时候放任自己的坏情绪于事无补,他这人素质是不太高。

  我看到老金从背包里掏出一根备用绳索,他察看四周,已经瞄准了前方几十米外的一个障碍物,然后让我试着把他推到对面的岩壁上。我大惊失色。他当时做出的这个危险举动,让我至今回想起来,都全身发冷。
  此时,我已经把下降器的手柄放松,凸轮自动夹紧绳索,使下降制动。但制动装置有时也会导致事故,比如有几次,我都忍不住因为恐慌而本能地想握住手柄。如果这么做了,我便会释放锁紧装置,非常危险。这是其一;此外,如果绳结打得不牢靠,我就会直接脱落下来,这是其二;何况我们还要做如此剧烈的振荡动作,只要上面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我就小命不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