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那些忧伤如风的初恋情事》
第21节

作者: 十七岁那年的月亮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的这些习惯也影响了我。尤其他的健康理念。晚上下班后,他总要在木工房锻炼两个小时的身体,他自制了一些简易的哑铃和杠铃。因为那时候还没钱去健美俱乐部,而那时的健身理念好像也没如今这般深入人心。在时尚生活方面,我发现他似乎有着特殊的远见,这也是让我非常折服的。他每天早上还要去跑步,坚持不懈,除非下很大的雨。如果下午,他就去木工房跳绳。他还告诉我什么叫有氧运动,什么叫无氧运动,他也建议我跟他一起锻炼身体。但是,非常汗颜——我缺少他的坚韧意志。

  他那时的工作非常清闲,有活了就忙一阵,没活了,就每天无所事事地混时间。而他们单位的人,在我看来似乎都很清闲,每天早晨坐着班车来单位上班,中午下班了去食堂吃饭,然后休息两个小时,晚上下班后再坐着班车回家。单位还有浴室,晚上也供应晚餐,员工也可以在单位吃过饭,洗过澡再回家。晚上十点半,食堂还为住在宿舍的单身职工供应夜宵。白天上班时,女员工打毛衣、男人、喝茶、看报纸是每天的必修课。而他们单位的福利非常好,每个月都会发水果、毛巾、香皂、洗发水甚至卫生纸,凡是生活用品一样不少。所谓吃国家的“大锅饭”,好像就是这样的吧?

  而我总认为,川那一批从全国各地招来的农村职工子女,就是被这样的“大锅饭”给害了。这些农村娃一下子从“地狱”来到了“天堂”,吃上了香喷喷的“大锅饭”,拿起了稳定的工资,有了上海户口,不用再面朝黄土背朝天……这一生似乎都有了“铁定”的保障。但他们并不知道,正是这种“温水煮青蛙”的优越环境,不仅没有让他们过上永远的幸福生活,反而在日后的改制中失去竞争力,使他们大吃苦头,后面我会写到的。

  材料处有一个上海女孩,叫殷燕,刚刚大学毕业不久,这也是我见到的第一个上海女孩。殷燕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她有好多衣服啊,每天换一套裙子,连衣裙、长裙、短裙不一而足,让人眼花缭乱。我数过,整整一个星期,她没穿过同样的衣服来上班。并且,她的裙子大都是那种很飘逸的绵绸面料,上面有大朵大朵的彩色花卉,有的做成百褶裙,有的是大摆的太阳裙,都长及脚踝,显得人的身材修长而飘逸,加上一双高跟鞋,简直美极了。此后好长一段时间,能拥有一条绵绸面料的花裙子,成了我的梦想。

  而我,只有两套衣服换洗,并且最喜欢的那件衬衫的肩膀上还有一块补丁。这让我无比自卑。而殷燕每天上班时,似乎故意要让我看到她的漂亮裙子(也许是心理作用),总是妖娆地从宿舍区的马路上招摇而过。如果有人喊她,她会很远就响亮地笑着飞过来,漂亮的花裙子像一片彩云,翩翩飞舞。殷燕的裙子,是我在材料处见到的最漂亮的风景。至此我固执地认为,上海人非常会打扮,了解时尚潮流,他们有着骄傲的资本。而我们,这些来自乡下的孩子,唯有藏起羡慕的眼神,自卑而隐秘地做着那些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但是现在,我有了很多很多的裙子,有些也很昂贵,但却再也没有了当初的喜悦心情。时过境迁啊,改变的不仅仅是心情。
  在材料处的那些日子,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天早晨的音乐广播。在收发室负责广播和收发信件的是一个来自湖南的小伙子,叫小龚,和川是好朋友。他每天早晨负责播放广播,叫醒宿舍区沉睡中的单身汉们。那时候,小龚每天早晨播放的就是钟镇涛的《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并且反复地播放,不知道他为什么如此偏执地喜欢这首歌。不过,听过一遍之后,我也莫名地喜欢上了。以后每当听到这首歌,就让我身临其境地回到了材料处,回到了那段初到上海的日子。

  不知道你现在好不好
  是不是也一样没烦恼
  像个孩子似的神情忘不掉
  你的笑对我一生很重要
  这些年你过得好不好
  偶而是不是也感觉有些老

  像个大人般的恋爱
  有时心情遭
  请你相信我在你身边别忘了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过得比我好

  什么事都难不倒
  所有快乐在你身边围绕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过得比我好
  什么事都难不倒

  一直到老
  啦...
  这首歌的歌词实在值得人回味,不论过去多少年,都不会失去最初听到它时的感动心情。而钟镇涛略显沙哑的嗓音,更平添一股沧桑,让听过他歌唱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去体会他唱这首歌时的心情。偶尔,我会在这首歌里想起很多人很多事。比如老五。我去上海时,带走了川送我的相册,里面有一张老五的照片。后来我告诉过川关于老五和我的一切,他表示理解,甚至为我们的有缘无分而叹息。他是个善良而且极具包容心的人,这点也令我非常赏识。

  来到上海之初,我始终不相信川在上海的两年时间里,居然没有一个女朋友。女孩子总是很小心眼的,也很敏感。虽然川从来不承认,也没主动“坦白”过,但是我渐渐地我发现,他的同事里有个女孩对他似乎有点意思,那个女孩的名字里有个“琴”字,姑且叫她小琴吧。小琴也和川一样,是因顶替父职从四川老家来上海的。
  第一次看到我的时候,小琴的眼神里明显有些惊讶和猜疑。她经常从后面敲川的窗户,喊他去她的宿舍吃什么好东西。川每次都笑笑:“我不吃,你吃吧,谢谢你啊。”
  凭女孩的直觉,我知道小琴一定对川有意思。在我的“循循善诱”下,川终于承认:如果你觉得她总是请我吃东西,还给我送绣花鞋垫就是对我有意思的话,那么她就是对我有意思了。“哦,还送过鞋垫呢。”我心里涌起一股醋意。
  川后来向我“招认”:小琴的父亲和川的父亲在一个部门,也同住在另一个宿舍区。我还没来上海时,每个周末,小琴总会喊上川,两人一块骑车去他们的父亲那里吃饭。而小琴的父母也曾请川和他爸爸一起吃过饭,两家有一度走得很近。但川从来没有向小琴表示过什么,甚至她主动请他去镇上看电影,他也没去。直到川带我到了上海,小琴才明白他的心思。在最初的日子里,小琴对我一直不冷不热。但后来随着我和川明确恋爱关系之后,她对我也很友好了。小琴后来调离了材料处,听说嫁给了她的一个老乡,生了一个女儿。除了小琴,川就没有过别的艳遇了。

  日期:2008-8-20 10:30:09
  十七
  在我还没找到工作的焦虑中,川也给了我很多意想不到的快乐,比如摘葡萄。材料处的院子里有几株又粗又壮的葡萄树,搭成了一个很大的葡萄架。到了八九月份,一串串的透明晶亮的青葡萄挂满枝头。我以为青葡萄很酸的,其实只要找到成熟的,就会非常非常甜,味道可以媲美新疆的马奶子葡萄。我看葡萄非常准,那种青里透黄的、皮色透明的,基本上都是熟透的了。往往我在葡萄树下寻找成熟的葡萄,川就拿根长长的竹竿,我指挥到哪里,他就刷到哪里。当然,我们摘葡萄是不能堂而皇之的,一般都是等晚上下班,那些当官的走了之后再去摘葡萄。当然,材料处那些坐办公室的职工也没少吃葡萄,尤其那些女职工,中午休息的时候,就会嘻嘻哈哈地去摘葡萄,也没人说他们。因我是“外来人口”,当然要“偷偷摸摸”的。

  除了摘葡萄,我还喜欢翻过围墙去江边吹风。有一次,川找他的同事借了一部相机,帮我在江边拍了很多照片。那次是阴天,后来冲出来的相片一片灰色,不过我依然觉得很美,那也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照这么多照片,我挑选了几张不错的寄给了家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