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4-07 13:33:47
在这里,荀彧结合形势,向曹操谈到了时机的存在、趁时的重要性以及谋时的方法。可以说,荀彧这个“谋其时”,确实是个很高明的谋略。后来,正因为曹操占据了“挟天子”的优势,才能在政治上以顺讨逆,从而打败了许多豪杰。
曹操听了荀彧的话,就去照着做。后来,他率大军赶到洛阳勤王(实则劫架),把汉献帝握在手里。这样,“谋时”之行告一段落。
但是,还没有完。因为献帝虽然已经被你抢在手里,但是还没抓牢。这就如同讨女孩子欢心,虽然已经喜欢你了,但是还没有嫁给你,万里长征即使走了九千九百里,但是如果最后一里走到河沟里淹死,还是前功尽弃。所以,劫到了汉献帝是关键的第一步,而牢牢把汉献帝控制在手里则是关键的第二步,甚至比第一步还关键。
这个时候,又出来一个谋士,叫董昭。董昭告诉曹操:“你进京勤王,这很好,立了大功了(当然也捡到大便宜了)。但是,现在洛阳的豪杰众多,大家心里打算都不相同(未必都服你),不一定会听您的调遣。如果你现在在洛阳,将会有很多不利因素。不如回到你的老窝许昌,这样就更好了(其实是更便于控制献帝了)——这里,董昭谈到了进一步把天时“做牢”的问题,同时也顺便谈到了如何做(就是借助地利)。俗话说,强龙难压地头蛇,我的地盘我做主,谁敢叫板我就削他,曹操通过劫献帝回许昌的方法,就能真正把献帝牢牢把握在手里,这样才能真正算得上是得到了天时,或者说是真正完全把握好了这个机会。
曹操当然也不愿意半途而废,自己虽然已经把献帝抢在手里,但是大家都在虎视眈眈,他当然明白这个形势。董昭的建议很符合他的心意,所以他很高兴,但是顾虑大臣们不听话不肯搬。董昭说,这很好办,你就说洛阳遭遇兵乱已经很久,周围没有粮食,请献帝到鲁阳去。因为鲁阳便于运粮,所以大臣不会反对。而鲁阳离许昌很近,你到了鲁阳,顺手就把献帝给掳到许昌了。
曹操听了哈哈大笑,遂依计而行。很快,就从洛阳出发,直接把献帝劫到许昌,并定都于此。
这个时候,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工程的主体工程就基本完成了,剩下的,无非就是怎么“令”的问题了。这就如同房子已经盖好,装修的事情就不是事情了。
日期:2011-04-07 13:36:53
以上,就是曹操“谋天时”的全过程。曹操处在那个时候,正好赶上了绝佳的机遇。但是赶上了未必就能把握,而且许多人都有这个机会,谁把握机会的能力高,那就算谁的。曹操听从了两个谋士的重要谋略,彻底把握了“谋时”的方法,于是乎,上得天时,劫夺天子,号令天下。等到刘备后来和他争雄的时候,双方优劣局面已经形成了。即使刘备再英雄无敌,但是人家曹操占据天时,刘备也无可奈何,只要别寻他路了。
日期:2011-04-07 13:41:39
我在这章讲的是优势谋略,曹操得到了天时,时机有利的时候果断出手,因而能够占据有利的政治态势,进而号令群雄。曹操谋天时之利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想要干成一件事情,个人的素质、能力准备固然重要,但是,谋取时机、把握时机、利用时机,这更加重要。
正如前面有朋友所说,你一个人本领再大,但没有机会,你一样没办法。这里的机会,指的就是客观的变化提供给你的有利条件,在这里,条件是具有时间性的。也就是说,从这段时间,到下一段时间,这中间你处于最有利的态势中。如果把握住了这段时间,你就有可能实现重大飞跃;而把这段时间过去了,追也追不回来了。
进一步来看,时间不是人定的,是客观的,是老天爷给的,人力虽然可以做些许工作,但很少能够改变老天的“程序”。所以,天时具有不可控性,时机具有不可回溯性。如果你错过了天时,那么,你只能干瞪眼没办法;如果你处在天时之中,那么恭喜,你赶紧拉屎攥拳头——加把劲儿吧。要知道,所谓天时,意思是“老天爷给你的时机”,老天给的最大嘛,还不够你臭屁的?所以,一旦处在有利的时机之中,要善于“谋时”。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