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印——从落榜生到跨国总裁》
第25节

作者: atong243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6-01 08:01:12

  2,9,书是最好的老师——《脚印》:从落榜生到跨国总裁
  服装厂的工人由于分工不同,许多人即便在厂里干了几十年,也不一定会裁剪,每当他们需要做衣服的时候,就会请懂裁剪的师傅为他们义务裁剪。因此,上班前、下班后的时间里,经常会有机会看到师傅们当众裁剪。在苏丹俊没有说要学裁剪技术之前,这些师傅在裁剪的时候并不回避苏丹俊,可是自从听说苏丹俊想学裁剪技术之后,几乎所有的师傅在裁剪时都会有意无意地防着苏丹俊,尤其是当苏丹俊提出一些问题向师傅们请教的时候,他们更是无一例外地笑而不答。

  师傅们对服装技术的保守不但没有打退苏丹俊学裁剪的热情,反而激发了他要自学裁剪的雄心。他觉得,不管学什么,书本都是最好的老师。师傅们不愿意教我,服装裁剪书总不会拒绝教我吧。
  其他年轻的同事们一听说他想通过服装裁剪书学裁剪,都纷纷告诉他说,只靠裁剪书,根本学不会裁剪,否则,厂里的缝纫工早就会裁剪了,还用每次厚着脸皮去求那些懂裁剪的师傅帮忙吗?苏丹俊不止一次地看到,缝纫工每次请求别人帮忙裁剪一次服装,都不是很容易。
  可是苏丹俊想,假如服装裁剪书无法教人学会裁剪技术,这些书还有什么用呢?又怎么会有人去买呢?苏丹俊不信这个邪,他不但从书店里购买了服装裁剪书,还从同事那里借了不少不同版本、不同地方出的服装裁剪书。苏丹俊很快就把一本服装裁剪书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他发觉,服装裁剪似乎并不是多么深奥的技术,裁剪一条裤子,不过是裁剪四片库片加一个库腰,裁剪一件衣服稍微复杂一些,也不过是裁剪四片衣袖、三片衣身、一个衣领而已。

  可是当他真要动手裁剪的时候,才发觉寸步难行。根据服装裁剪书的介绍,即便是最简单的一片裤片,在裤料上画出每一条裁剪线,都必须根据人体测量的数据,通过一个复杂的计算公式,算出一个数字之后,才能下笔。比如说在裁剪裤裆这个关键部位时,究竟应该倾斜多少度?究竟应该翘起多少高度?都得一次又一次地计算。这样不但让裁剪变得很繁琐,更加令人头痛的是,不同版本的裁剪书给的计算公式还不同。这样一来,你看的服装书越多,就越不知道究竟什么尺寸才是最准确的。

  对于那些懂裁剪的师傅,在裁剪的时候,从来不需要什么计算公式,他们在向徒弟传授裁剪技术的时候,也从来不传授什么计算公式,有些高水平的服装师傅,甚至连测量人体尺寸都不需要,只要看一眼这个人,就能为这个人裁剪出合体的服装。对于任何一个初学者来说,一想到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很难不感到绝望。苏丹俊这才明白,为什么同事们会说,靠裁剪书学不会裁剪技术。
  然而,苏丹俊可不是一个轻易屈服、放弃的人,起先,他也像其他初学者一样感到过困惑,但是通过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和比较,他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比如说,对于同一个裁剪部位,不同的裁剪书给出的比例不同,这固然会让人觉得不知道以哪个为标准好,但同时也让人明白:这个部位的尺寸多一点少一点问题不大!
  想到这里,他脑子里灵光一现,他忽然想起,服装厂里的裁剪,不是一件一件的裁剪,而是一堆布料重叠在一起用电推剪来裁剪,这样裁剪出来的衣片,往往最上面一层的衣片尺寸与最下面的相差很大,可是通过缝纫工的加工,却能做出同样规格的衣服。他想起了同事们经常说“三分剪、七分做”,恐怕就是这个道理吧?也就是说,裁剪和缝纫都可以左右一件衣服的尺寸。好的缝纫工,能把裁剪得不合格的衣片做成合格的衣服,不好的缝纫工能把裁剪得合格的衣片做成不合格的衣服。

  (未完待续)
  2011-6-1
日期:2011-06-02 07:44:37

  2,9,书是最好的老师(2)——《脚印》:从落榜生到跨国总裁
  苏丹俊又把服装裁剪书从头到尾认真阅读了一遍,边读边琢磨,经过反复思考,他终于发现,裁剪书上介绍的计算公式裁剪法、与传统服装师口耳相传的裁剪法、其实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以标准尺寸为基点,然后根据穿衣人的身材做适当的调整。裁剪书上的尺寸是通过精确的计算公式来调整,传统的裁剪师傅的尺寸是通过经验来调整。
  想通了这一点就会明白,原来觉得很神奇的不需要测量身体、只要看一眼就能裁剪出合体衣服的高超裁剪技术,也就并不那么神奇了。说穿了也是一样的道理,那就是在裁剪师傅的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标准的衣服尺寸,只要看一眼这个人与穿标准衣服的人有什么不同,比如是胖一点还是瘦一点?高一点还是矮一点?有什么身体特点?胸部是大一点还是小一点?小肚子挺不挺?后背驼不驼?左右肩膀是否有高低等,然后做适当的调整,就不难做出一件合体的衣服了。

  苏丹俊在家研究了一个星期的服装裁剪书,又花了一个星期用报纸练习裁剪,然后就买了一块裤料开始实践。他整整花费了四个小时,经过反复确认,终于下刀开剪。成功裁剪了第一条裤子,尽管成熟的裁剪师傅裁剪一条裤子只需要十几分钟,但他觉得这四个小时花费的值。
  裁剪出第一条裤子之后,他迅速缝纫完毕,然后将完成品带到厂里。这次他学乖了,不说是自己裁剪的,只说是自己缝纫的,然后请教张师傅哪里做得不好 。
  懂技术的人往往都有一个通病,你真心想跟他学技术,他未必肯教你,但你要问他别人的技术好不好,他会非常热情地告诉你别人的技术哪里不好。
  张师傅把苏丹俊做的裤子轻轻在案板上一抖,这里抹一下,那里拉一下,然后告诉他说,“缝纫上基本合格,但不知你是请什么人裁剪的,手艺比较差,许多地方剪得不到位,最大的问题是裤裆这里稍微紧了一些,可能会吊裆。”

  “有什么办法可以补救吗 ?”
  “可以插裆,就是把这里拆开,加上一块布,缝上去,不过那样人家会不会有意见?好好的新布料,做成了补丁裤?”
  苏丹俊暗暗把问题点一一记在心上,在随后的裁剪中加以纠正。裤子裁剪成功之后,他又大胆地开始裁剪衣服,从简单的衬衫逐渐到相对复杂的春秋衫。像第一次那样,他每裁剪一件衣服或裤子,都会拿到厂里去请懂行的师傅点评,为了避免引起师傅们的怀疑,他甚至轮换请不同的师傅点评,今天请张三,明天请李四。起先,每次师傅们总能找出这样那样的毛病,但很快 ,师傅们就再也跳不出什么大毛病了。

  为了迅速提高裁剪技术,他需要大量的实践机会,为此,他主动为同学、邻居、甚至兄弟姐妹的同学等免费做衣服。因为是免费,质量稍微差一点,别人也不会计较。他胆大、心细,运气也不错,在学习裁剪的日子里,总算没有因为大的裁剪失误赔过别人布料。谁知就在这时,他却突然在厂里遇到了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也因此在厂里一举成名。
  (未完待续)
  2011-6-2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