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玉器的河南女人教给我的真知灼见……》
第58节

作者: 快乐又美丽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4-12 15:15:37

  2011年4月12日内容更新之一:
  “你终于改变想法了?”主任问。
  “将来也许会,但是至少目前没有。”我整理了一下思路,“高价的课外辅导是不是能够实至名归,让学生学到的与家长所付出的成正比,这是职业道德问题。今年暑假,那么多家长投诉高价培训,包括消委会都发了给广大市民的消费警示信,这可以说明一部分问题。当然,市场这么大,别人怎么做,咱们干涉不着,这世上愿打愿挨的人也不少。各自凭本事吃饭呗。”
  我说这些的时候,主任的脸色有点儿沉,我想到了他当时要和香港合作的记忆培训课程。心里暗骂自己一句:哪壶不开提哪壶!决定不再在这一点上啰嗦下去。
  “高价培训盛行,导致老师的行情暴涨,好一些的培训课程的价位就更无法下降。这样,就有很多真的需要辅导的孩子无法得到好老师的帮助。而有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对价格不是很在乎,甚至会把孩子进的辅导班的价钱高低当作攀比的一个方面。最后导致,不爱学习的孩子花着高价混时间,想学习的孩子花不起钱学不了。”

  “社会上这种事情不是很多吗?不需要的人手里掌握着资源,需要的人享受不到资源。需要资源的人为了得到资源,付出代价,而掌握资源的人由此盈利,这是商业的游戏规则。在我们这个城市教育培训市场才刚刚开始萌芽,你还可以坚持,但是到了后面,你一定会看到,事情就会变成我说的这个样子,而且最终你也会加入到这个游戏行列中来的。”
  主任是一副笃定的语气。如果在他的办公室里,我就不会吭声了,可现在,我好像变得不知进退了。
日期:2011-04-12 15:17:43

  2011年4月12日更新之二: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更要坚持。我觉得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教育上的多元化要求会越来越高,这种需求很大部分需要市场来实现。可是我们不能因为市场有这个需要,就把自己的价格抬到脱离实际的水平上去。高收费短期可能会有可能会有巨大的利润,但最终会对这个市场造成伤害,甚至是伤害了这个行业。如果在高收费的情况下不能提供合理的价值回报,甚至会使教育这一原本高尚的行业变成人所共愤的行业。”

  “哦?那你告诉我,你认为你能按照你原来的做法坚持下去的理由在哪里?你的信心很大啊。”
  得到主任的鼓励,我接着说下去:
  “现在的理想社会模式是中产阶层占社会的大多数,高收入和低收入的比例相对较小。一个橄榄形的社会结构会比较好。教育培训市场的发展应该和这个社会结构相吻合,走平民化培训道路,这样才会健康和谐地发展。我想:如果我们每天给孩子提供的教育辅导价格只相当于孩子一天的伙食费,也就等于家长给孩子加了一份精神食粮,这对于多数家庭来说不会构成很大的压力。教育是细水长流的事情,在没有大的经济压力的情况下,才可能持续下去。我觉得按照我的这个思路,我们一定会走得稳,也走得远。而你们报社,作为一个表达民声的喉舌,应该做积极的引导。”

日期:2011-04-12 15:29:02

  2011年4月12日更新之三:
  “那对于这个市场的发展,你的想法和观点是什么?”谈到这种方向性的问题,主任来了兴趣,甚至有点儿激动了。
  我于是对主任侃侃而谈。那一天,我们大家极其尽兴。过后,主任让他们报社的记者专门又采访了我一次,发了一篇文章放在校长论坛里。题目就叫《教育培训应该走平民化道路》。
  以下是该文节选:

  “尽管目前辅导机构众多,但许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辅导课程的时候还是会感到头疼,为什么?一些大的培训机构课时费太高,普通家庭难以承担,而那种家庭作坊式的私人培训虽然便宜,却难以保证质量。市场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形成畸形的“葫芦形”,最终导致很多有需要的家长和孩子无法享受到价格合理、质量可靠的培训服务。
  “造成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目前教育培训机构性质划分还比较模糊,管理上存在漏洞;二是准入机制不完善,入行门槛很低;三是部分大的教育培训机构只把教育培训当成赚钱的工具。
  “要改变培训市场现在的状况,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以大众的需求为标准设立起行业规范,通过行政干预以及媒体舆论引导等方式,自然淘汰掉那些质量差诚信差的培训机构,同时让那些懂教育爱孩子,价格适合大众接受的培训机构做大做强。只有这样,整个教育培训市场才能发展成正常的“橄榄形”,使优质的课外辅导走进大众消费领域。”
  这一篇文章在行内的影响很大。因为,我们有太多坚守着良心做培训的老师了。面对着外来资本气势汹汹的侵入,把教育培训市场搅成这样一淌浑水,大家都只有摇头叹息的份,今天终于有人肯出来说话了,并且而站上了报纸!我们的老师也很高兴,大家觉得我们之后和报社的合作一定可以顺利进行下去了。
  我问他们:“一个人一心想得到一份工作,但是老板的态度一直不明朗。这时,你对他说,瞧,我有新意向了,我还打算自己创业开两家公司。你本来是想说,你是个挺有想法也挺能干的人,想借此表示一下自己,或者希望对方看重你。你们告诉我,那个老板对你的举动会有什么反应?”
  小石说:“那还不赶快抓紧把这个人给聘了呀?这么有能耐的一个人。不聘就损失人才了呀。”
  小周说:“肯定是以后不会请他了。天下找工作的人那么多,还没开始工作呢,已经三心二意了,还有能力和老板叫板。”
  我看着她们,然后说:后面会怎样,自己琢磨吧。

  该来的总会来,要走的路,一定要走下去!
日期:2011-04-12 15:33:26

  2011年4月12日更新之四:
  小石说:如果像小周姐说的那样,那他们和咱们合作的可能性还更小了呀?那他们为什么还会发表你的文章啊?

  我说:“报纸有报纸的社会责任。我的话,体现出来的价值观他们是认同的,也是符合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愿望的。这一点上,和他们不冲突。报纸,总要有东西可写啊。另一方面,落实到具体的商业操作上,这个不是开玩笑。他们不会陪着我一年年地玩下去,报社是个经济利益体,他们的员工要吃饭。走这种平民化培训的道路,不到规模化阶段,他们不会理我的。”
  “哦,这么复杂啊。”
  ================================
  今日更新结束,谢谢朋友们的支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