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轶事》
第4节

作者: 87071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话说当年阳家夫妻带着儿女们从颜家出去后,顺着山路往前赶,路上遇到了强盗,把他们身上值钱的东西全抢了,还把阳家男人打伤了,后来翻过几座山,过了几条河,来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住着几户人家,都是落难到此,夫妻俩也搭了个草棚,算是落下了脚,他们也不晓得离开家乡有多远了,离开颜家有多远了。安顿下来,寻着山菜野果充饥,想方设法先把肚子填一填,只求这日子一天天过去。

  时间也过得很快,那最大的孩子都长到二十多岁了,为了混口饭吃,跑到山外边跟着一个部队走了,后来一直没有消息。夫妻俩身边就剩下二男一女了,真是祸不单行,当兵的大哥哥走后没多久,有一个弟弟发高烧几日不退,买不起药,病死了。正常的人哪里经受得这般打击,儿女们不是饿死就是病死,阳母的泪水几乎都哭干了,阳家男人自从被强盗打伤后,一直带着暗病,也是越来越严重,最终还是撒手去了,死的时候,眼睛都没有闭上,手上还拿着一把锄头。阳母伤痛欲绝,几度晕去,一家的靠山倒下了,下面的日子该如何过下去呀?身边两个孩子都没有成年,自己拿什么去养活他们?

  悲痛之后,阳母知道,就算不为自己活着,还要为孩子活着,也要坚强的活着。
  每天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偷偷地哭泣,除了身边二个孩子,在世的也就部队的那个儿子与送给颜家的孩子了。虽然知道这辈子知道可能与送走的孩子没有多大可能再见面,但部队那个长子总要回来看一看吧,一年过去了,大儿子没有回来,二年过去,十年过去了,儿子仍没有回来,她还是那样盼望着,身边唯一的儿子都娶妻生子了,仍没有大儿子下落,更没有送给颜家那孩子的消息。有一天,女儿哭着从外面带回来信,说大哥在战场上战死了,尸体都没有找到……老太太听后就晕倒了。

  人上了年纪,哪里经受得这般折腾,老太太天天的哭呀,哭呀,眼睛哭瞎了……现在心中的念想就是,在自己入土之前,多么希望知道颜家那儿子下落,当时他排行老三,要是在世的话,也有四十一岁了,就这样,终于病倒了。儿子请了当地郎中,郎中说是忧劳成疾,然后抓了药,但没什么效果,停药后,病情越来越严重了,口中不停的呼唤着“三儿”和老头子的名字。眼看母亲支持不久了,前几天那郎中还说过不了这个冬天了,儿子决定去山那边的衡山县城请一个有名的郎中,来为母亲治病。

  借了盘缠,带上行具,就出发了,到了县城,他人生地不熟,打听了一天也没有问到好的郎中,第二天,他请先生写了一个告示,大意是**地界一位老太太,八十多岁,因思子心切,忧劳成疾,久无良药,请有士之郎中先生开方救人,必有酬谢。他希望好心的郎中能看到这则告示,几天过去了,围观的人不少,却仍无人问津,担心母亲的病情,送不了终,就回去了。

  奇巧的是,颜首义那天从外地治病回来,路过县城时,刚好看到了那则告示,平时他也曾见人写告示求人治病,这次他是被“思子心切,忧劳成疾”吸引了,难道可能是自己苦苦寻找的生母?心中万分激动,他没有细想,救人如救火,决定翻过山头去看一看,让颜首义没有想到的是,告示上的那个地址竟然让他走了二天才找到。要是一般人,这么远的路程,或者干脆不去了,或者要重金方能治病。他不一样,他是抱着一丝“幻想”去的。

  进得门来,他看到老太太躺在床上,只有进气,没有出气,凭他的经验,知道如何去下方子,他药箱里带来了一些药物。
  “老人家,您好,我是您儿子请来给您治病的!”首义凑到床前开门见山的告诉老太太。
  老人试着要坐起来,“先生快快请坐,麻烦您了。”颜首义示意她不要坐起来,但看她还在挣扎着起来,这才知道老人眼睛看不见。
  “我给您开一些缓气的药,您的病会慢慢好起来的。”他知道老太太阳寿已不多,但还是这样安慰她。
  这时老太太的儿子从外面回来了,看到家来了客人,才知道是郎中来给母亲治病了,非常高兴,忙进屋与先生打招呼,首义看到老太太儿子的第一眼,心头猛然一震,对方好些地方长得与我一样啊,鼻子、嘴巴、眉毛、耳朵等处。老太太儿子可能也察觉到什么,但没有吭声,招呼先生饮茶,赶紧叫妻子做饭菜。

  首义就在老太太家住下来了。
  第二天, 老人吃了药,面色稍稍好转些,就与郎中先生聊起了天。
  第三天,老人气色更加好了一些。
  “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啊?”老太太问首义。
  “我是衡山县**沟人。”只要老人问什么,首义都配合老人。尽量让她心情舒缓一些。
  “哦……您是衡山县**沟人。”老太太‘哦’了很多,似乎想起了要说什么。
  “那离我们这儿挺远的。您辛苦了。”老太太觉得这先生这么远来为自己治病,不容易,很感动。
  首义心中有一些疑惑,老太太到底想问什么呢?还是人老了本来就话多,想聊聊天而已,他也想把自己心中想要问的事说出来,一直没说出口。生怕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日期:2009-6-26 19:12:00
  接上面
  母子重逢2
  颜首义在老太太家住了几天,老人的病似乎好了不少,能下地走路了。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老太太与首义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好像从首义的口中能打听到三儿的下落一样。一时问他家里有些什么人,又问起他是否婚配,他扶着老太太进屋吃饭时,感受从未有过的亲切感,也不嫌弃老太太是乡下人。老太太一个劲地告诉儿子与孙子们,说这个郎中先生是个好人。

  眼见在这儿逗留好几天了,也不知道家里情况怎么样了,当颜首义提出来要走时,竟然莫名的感到自己有些不舍,老太太抓紧他的双手,叫媳妇给他捎了一篮儿鸡蛋。她儿子也把一些钱塞到首义手中,首义死活不肯收,阳老太说,你无论如何也得吃了早饭再走,阳老太虽然眼睛看不见了,但还是亲自到厨房里做了几个荷包蛋,端到首义面前,“孩子,快吃吧!”

  “我三儿要是在世的话,也有你这么年纪了。哎……”老太太坐在首义身边,自言自语的叹道!
  “你那三儿子现在大概多大啊?”首义之前听老太太说曾提起过,就顺口问道。
  “算起来,今年应当是四十一岁了。当时送给人家时,才三岁大点儿。”老太太用手绢擦了擦湿润的眼睛。
  见姓氏与年纪都和自己相仿,首义放下了手中的筷子,侧过身来问老太太:“除了这些,还有什么特别的印记没有?”首义心里还在琢磨,真要是咱们那儿的人,只要在世,肯定还是能打听得到消息。
  他没有往深处去想,如果这次回去能帮老太太找到三儿子,也了却了人家一桩心愿,也算是做了善事。他万万没想到老太太接下来的话,让他的心猛的颤动,差点连碗都摔在地上。
  “我三儿的左脚是六个指头,从小脚指边上多生了一个指头。”老太太告诉首义。
  首义心里就似一个锣鼓,怦怦直跳,仿佛心会一下子从口中跳出来一样。他赶紧脱了鞋子和袜子,伸出左脚,放到老太太面前,拿起老人的手,让她去摸自己的脚指头。旁边的人都被首义的举动惊呆了。
  老太太顺着脚后跟摸到他的脚指儿,果然摸到了六个指头,第六指就在小指儿旁边长着。还没有醒过神来,本能的问道,:“莫非你就是?……”

  老太太话还没有落音,首义再也忍不住了,双膝跪在老太太面前,“娘……”,这一声娘,他盼了快四十年了,这一声娘,叫出了他对母亲的思念,叫出了他多年以来的企盼,叫出了他只有在梦中再能见到的亲娘,他感觉此时自己还在梦中,一时嗓子竟然说不出来话来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