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轶事》
第19节

作者: 87071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也许有的同学看了上面说我爷爷是‘田秀才’的事,难免不会发出笑声,‘田秀才’,不就是个种田的农夫嘛,有什么好说的?是的,爷爷的确是个地地道道,彻头彻尾的农民。但至少我这个孙儿认为他与其它种田的人不大一样。54年全国发生大面积大范围的洪灾,惊动了党中央毛主席。洞庭湖区一片汪洋。很多人家由于洪水来临,淹死的淹死,饿死的饿死,洪水退去之后,还有好多人感染了疫病,夺去了生命,爷爷事先做了一个大木排,把粮食、家禽等一一搬到了木排之上,别人没有饭吃时,奶奶还能煮出香喷喷的米饭,而鸡鸭笼中还能天天捡到蛋,那次洪灾,爷爷救济了村里三十几户人家,150多口人,等洪水一退,我家事先准备好的粮食与牲畜全吃光了。改革开放后,很多老爷子老奶奶们都来爷爷坟前上香!但在文丨革丨期间,曾吃过爷爷粮食的一些白眼狼,狠狠的斗过我爷爷,令他痛不欲生,后话不提。

  多年以后,我家养了一头大角水牛,爷爷用来给村里人耕地,那大水牛我没见过,却是我爸儿时的伙伴,家里还养了一条黄狗,黄狗养久了,也通了人性,人不在时,居然也能咬着牛的绳索把牛牵回家。我爸的笛子就是在这头大角水牛背上吹熟的,呵呵。大约是在大跃进的时候,58年以后了吧,牛也养了十来年了,有一天,爷爷从外面犁田回来,把牛拴好,取下斗笠,挂上墙上,走进屋内,坐在桌边,端起一杯茶,对我奶奶说道:“婆婆子,我们把牛卖掉吧!”

  “么子?把牛卖了,你是不是颠了哟?!”奶奶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看牛的脚开始有点打跪了,眼神也大不如前,我看它搞不蛮久哒,想把这畜生卖了!”爷爷解释道。
  “……还真的卖啊?……你是当家的,你自己作主,莫要到时候卖了又后悔!”奶奶停顿了一下说,感到牛喂了这么多年,也不记得为它割过多少捆青草了,很舍不得。
  第三天就来了牛贩子,把牛牵走了。
  七天不到,牛贩子传了话来,从我家卖出去的那头大角水牛突然死了……
  平时只听说过相面、相手、相人,没听过相牛,奶奶回忆起这个事时,又想念起爷爷来了:“哎,要是老倌子还在世,多好啊!可惜好人命不长!”说着说着,眼角又淌出了泪水……
  日期:2009-8-21 20:34:00

  【彭翠兰】
  七十年代末,洞庭湖区的堤坝年年都要修护,春夏秋冬四季都要有人看护堤垸,尤其是冬天,大水退去,河床显现,正是修筑外围堤坝的好时机,每家每户派一两个劳动力上堤修垸,要把垸子加宽加厚两三米,从五四年到那时每年都要修,在河床之上种上杨柳树,在堤坡上铺上草皮,以加固堤坝,防止水土流失。我家就派了爸爸去的,每家每户都是自己带粮食和菜去挑堤修垸,不像现在,防洪抗灾国家还有补贴,更不用临近年关了还要去守护。

  再过几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天灰蒙蒙的,外面刮着北风,吹得门缝与篱笆上的竹筒‘呜呜’直叫!让人听了有些惊魂,年关一天天逼近,这天气也‘配合’得紧。爷爷头顶围着一条深褐色的条纹头巾,腰间系一条兰灰色围裙,坐在灶头熟练地编织着草鞋,口里还叨着一根纸烟,不时停下来拨一拨烟头的灰,把头偏开烟雾,咳嗽几声。奶奶和妈妈就坐在他旁边搓着草绳,准备来年盖屋或者围篱笆再用。

  “挑堤不晓得挑得么子样了,都要过年了!”爷爷编着草鞋,自言自语般说了这样一句。他知道奶奶肯定会搭腔。
  “是的撒,小年都过了,过几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堤上的人怎么还不下来啊?”奶奶也盼着爸爸和邻居们从堤坝上早点下来,回家团聚。
  “总不可能在堤上过年吧,再怎么急,也得把年过了再去修啊!”是我妈的声音,她都半个多月没见我爸了。那时她们才结婚不久,我才两岁不到,一点事不懂。
  “凤平啊,我明天去问一下刘支书,看我们那一段堤修得怎么样了,要是修好了,先良就回要来了!”奶奶听出了妈的心思,安慰妈妈说道,笑了一笑;凤平是我妈,先良是我爸的名字。
  妈妈点了点头,手里的草绳没有停下来,搓得更快了!
  “问什么子鬼吧?要回来自然会回来的,我们又不是作官的,还不都得听他们的‘调摆’?”爷爷头一抬,粗声的说道。其实他心里也想儿子早回来过年,无意暗示出了咱老百姓的那种苦楚与生命的无奈。
  说罢,爷爷从竹椅上站起来,抖了一抖身上的草屑,解下身上的围裙,从门后面拿下烟头,顺手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塑料袋儿,那是装旱烟丝的,拨出一小撮,塞在烟斗口里,划了根火柴,就‘叭嗒叭嗒’吸上了,边抽着烟,边走出了灶屋,看着天上的乌云,从北方向南面快速的飘移,若有所思,仰观了一会儿,忽然一个人影从门前走过,一看是隔壁邻居彭翠兰。正准备与她打个招呼,彭翠兰头也没抬的走了,‘哎……’爷爷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烟抽得差不多了,就准备进屋继续编草鞋。

  “先伢子今天晚上可能就会回来!”爷爷进到灶屋(厨房)第一句话就这样说。
  “真的啊……!”妈妈高兴得都站了起来,又马上坐下来,感觉有点激动与失态,又迅速坐了下去。
  “你刚才出去听哪个说的咯?”奶奶明知道就是爷爷自己瞎的,才这样有意抬杠。
  “你们到时候看吧……”爷爷也不为自己辩解,系好围裙又坐下来编草鞋。
  其实奶奶心里明白,很多次爷爷说的事都应验了,她测试过了多次,都没有错过!

  “彭翠兰只怕搞不久了,不晓得过年过得成器不?!”爷爷轻描淡写的说道。奶奶和妈妈万万不会想到爷爷突然又暴出这样一句惊人的话来!但却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且有些愕然。
  “你老人家快别这样说,大过年的,莫说这样不吉利的话!别个听见了不好。”妈妈偏过身子过来,有些紧张的对爷爷说。
  “是撒,老倌子一点都不怪气(聪明),她就是真的会死,你也不能说啊!”奶奶在责怪爷爷说话不转弯!
  “蠢包,当然只在自己屋里说,哪个会到外面去抽胡血(胡说)?”爷爷不以为然,他自然分得清与什么人说什么话。
  忙活了一阵子,都没有说话,只顾着做事。

  妈妈毕竟年轻,也好奇,心里还在想着彭翠兰是不是真的过不了这个年,才五十来岁人,没念过一天的书,不识一个字,但家里家外,勤勤恳恳,五六个孩子的吃穿住行张罗得井井有条,只是丈夫很不心疼她,生性好赌,还常常打骂她。一想起来,也挺可怜的,然而身体好好的,还能背一百多斤的稻谷,怎么可能说死就会死呢?不可能,绝对没可能的事!

  吃了晚饭,洗了脸和脚,都准备睡觉,虽然冬天没下雪,但天气冷,都睡得早,妈妈睡下去不多久,村头的狗便叫过不停,叫声越来越近,一直听到有人敲门,我妈一直胆子都挺大的,点起马灯去开门,一看,是我爸挑着一担簸箕和锄头、锹站在门口,才忽然想起公公下午说的话。
  (未完待续……)
  日期:2009-8-22 18:42:00
  接上面……
  〖 吃挂面 〗
  我爸从堤垸工地回来第二天,就忙着一些过年的事情去了。爷爷、奶奶、妈妈仍在家里做些家务事,搞卫生、搓草绳、打猪草等,就准备杀年猪过大年了。老人也闲不住,爷爷快六十岁了,身体不太好,已做不得太重的体力活了,他是木匠,家里的桌子椅子都是自己做的,没事就敲敲钉钉,打发时光。

  爷爷忙活得累了,弯下腰来捶一捶背。我妈端了一碗芝麻豆子茶过来,说:“牙牙(爸爸),休息一下,喝杯热茶。” 说完就去扫地去了。
  过一会儿,妈妈似乎想起什么,走过来问爷爷,“牙牙,恩(你)昨天说先良会回来,他昨晚真的回来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呀?”我妈也算是个念过初中的人,不太相信这种奇巧之事。
  “我昨粒子(昨天)打了一时,南方有云涌,离家必有归。”爷爷回答。妈听不太懂,
  这‘打时’是预测的一种叫法,像与梅花数有些相似,就是一事一占。妈妈不知道爷爷在昨天问爸什么时候会回来的那一刻,就起心占了这么一卦。爷爷从来没有给其它人占过什么事,难怪妈妈不知道爷爷会这个。
  “那你昨天说彭翠兰的事……”妈有些相信爷爷话,虽然还有些疑惑,但好奇心又让她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说法。

  “哦,她啊,会呷‘挂面’!”爷爷说得斩钉截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