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孔子《论语》这本书的人,或者不会忘记里面的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早上知道了神马是“道”,到了晚上死了也愿意。到了晚上,孔子想到的是“死”,而不是大把大把的金钱和美女。这是孔子与现代人有所不同的地方。可见,“道”是孔子要追求的最终目标,而不是什么富与贵——“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这句名言,困扰中国人两千五百年。其实,“道”不易知。“闻道”难,“得道”更难。
但总有一些狂徒,炼了几年功,就以为自己“得道”了,可以呼风唤雨了,可以举大事了。这只能说是“走火入魔”!结果会怎样?误人误己而已。
故事回到十六国时期,就有这么一个狂徒,名字叫李暠。这个人也不是愚味之人,词辩敏捷,文章又好,居然出家当了道士——当然,个人取向,我们不必评论;自由社会,个人有选择的权利。这个人当了道士之后,苦修几年,变成半人半妖的样子——可能是浮躁的原因,常说自己头上发紫光。有人偶尔也果真见到他头上冒出紫色气体来,以为是大富大贵的象征。因此,在他的足下,信众过万。
十六国时期,是一个动乱的时期,是一个容易变天的时期,想当皇帝的人排队有十公里长,李暠是其中一个。可惜,天不赋其命,李暠一举事便遭扑灭——妖众四散,他也身首分离。
李暠被击杀前,曾修书一封给他的同道好友杨德辉,邀请杨德辉赴斋会,参与举事。杨德辉有幸得一个老道士的点化,救了一命。
老道士的名字叫崔无斁,史书有留名。这个老道士,天生耳聋,却是一个有道之人,隐伏逃亡、山藏地秘、生期死限、千里之外骨肉安否……统统能断。
杨德辉问老道士:“此次北行一趟,不知吉凶如何?”
老道士要杨德辉在地上画字。
杨德辉执起一根小树枝随手在地上画了“北千”两个字。
老道士接过小树枝,在“千”字上画了个圈,然后拖一个箭头到“北”字上,意思是要把“千”字插到“北”字上去。
杨德辉明白,这就成了一个“乖”字了。
老道士说:“此一去则乖了。”
“乖”是什么意思?这可是乖孩子的“乖”啊!查了一下字典,字典说,除了乖孩子的意思外,还有不和谐、不合理的意思。“不和谐”,这可是严重的政治问题啊。
听老道士崔无斁这么一说,杨德辉果断决定,取消此次行程。李暠等人就是在这次斋会上被一举擒拿的。书云:“杨之幸免,由崔之力也。”
日期:2011-5-30 20:54:00
二十九、此
古代有一种游戏非常流行,这种游戏叫射覆。什么是射覆呢?,射为射中,这里是指猜中;覆为覆盖,如覆转饭碗盖住某样东西在里面。射覆就是要人猜中覆盖在里面的东西是什么东西;再浅白点的说,东西不要你见,让你去猜是什么,这就是射覆。
若把一只老鼠放入盒子中,古人中的射覆高手非常厉害,可以猜中老鼠的颜色,如白色;可以猜中老鼠身上有箭伤,伤在左股;可以猜中老鼠已身孕五子,五子是三雄二雌。
古人射覆一般是要透过卦象来作判断的。这种游戏,现代人玩不起——有木有人能玩,我相信有,但不多。
《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卜周易管辂知机,讨汉贼五臣死节”写了管辂能射覆——
“客言辂能射覆。诸葛原不信,暗取燕卵、蜂窠、蜘蛛三物,分置三盒之中,令辂卜之。卦成,各写四句于盒上。其一曰:含气须变,依乎宇堂;雌雄以形,羽翼舒张——此燕卵也。其二曰:家室倒悬,门户众多;藏精育毒,得秋乃化——此蜂窠也。其三曰:觳觫长足,吐丝成罗;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满座惊骇。乡中有老妇失牛,求卜之。辂判曰:北溪之滨,七人宰烹;急往追寻,皮肉尚存。老妇果往寻之:七人于茅舍后煮食,皮肉犹存。妇告本郡太守刘邠,捕七人罪之。因问老妇曰:汝何以知之?妇告以管辂之神卜。刘邠不信,请辂至府,取印囊及山鸡毛藏于盒中,令卜之。辂卜其一曰:内方外圆,五色成文;含宝守信,出则有章——此印囊也。其二曰:岩岩有鸟,锦体朱衣;羽翼玄黄,鸣不失晨——此山鸡毛也。刘邠大惊,遂待为上宾。”
管辂轻易地猜中盒子中的燕卵、蜂窠、蜘蛛,还有印囊及山鸡毛。从上文中可见,管辂先是“卜之”,然后“卦成”,然后说出几句辞,最后判断是什么东西。
透过卦象来作判断,这是射覆通常的玩法。但也有人不用卦象,而是用汉字,因为字易同功——我在开篇中就这样说过。老道士崔无斁射覆就是用汉字不用卦象的。
日期:2011-5-30 21:01:00
前篇交待过,老道士崔无斁“每观人书字而知休咎,能察隐伏逃亡、山藏地秘、生期死限、千里之外骨肉安否,未尝遗策。”当时朝中贤士奉之如神明。
一日,有一个道士先是指使一个小孩捧着里面装有萝卜的容器,去到老道士崔无斁那里,乞求射覆。崔无斁命令小孩在地上画一个字,小孩画了个“此”字。崔无斁说:“里面是萝卜啊!”小孩捧回容器,向道士复命,换粒糖吃了。
道士换了一片梳子放入容器中,要小孩再到老道士崔无斁那里,乞求射覆。崔无斁同样命令小孩在地上画一个字;小孩按照道士所教,在地上画了同一个“此”字。崔无斁说:“里面是梳子啊!”小孩捧回容器,向道士复命,又得了粒糖吃。
这次道士教小孩到老道士崔无斁那里去,只抱空拳乞求射覆。崔无斁问小孩:“你不写字啦?”小孩抱着拳写不了字呀!小孩说:“不写了,就用上次那个‘此”字。”崔无斁说:“你手上什么都没有,就只有一个空拳。”
道士终于现身了。他知道老道士果真是有道之人,亲自面见老道士,问:“同一个字射覆三件不同的物品,为何都能猜中?”
崔无斁说:“‘此’字像萝卜,又像梳子,亦像小孩的空拳,如此而已。”
一个“此”字像这三样东西吗?像梳子、像小孩的空拳可以说得过去;至于像萝卜,怎么看都不像,楼主蒙味!
日期:2011-5-31 7:04:00
三十、此(补充)
兄弟情不相忘!
今日门前相送,明日阴阳相隔,催人泪下。
话说朱某把亲弟送出家门口,目送着亲弟远去的背影;一转身,直奔栎园先生的住所而来。
朱某见到栎园先生,语气带着焦虑,说:“我弟北上返回京都,行时有病在身;路途遥远,车马劳碌,我真担心他的安危!”
栎园先生请朱某书写一个字,朱某随手写了个“此”字。
栎园先生想了想,说:“以‘此’字看兄弟,不是……”先生摇摇头。
朱某看得出先生的意思,泪水都要涌出来了。
栎园先生说:“‘此’字里面有个‘比’字,比肩者兄弟也。‘比’字旁多一竖,引出个‘止’字来,比肩止了。”
朱某已经被泪水模糊了双眼。
栎园先生继续说:“‘此’字弱弱的、隐稳的有‘死’字形,你兄弟恐怕生不了。”
朱某问:“我弟能不能回到家中,还是只能在路上?”
栎园先生说:“‘此’字与‘北’字已经很相近,你弟即使不能到家,离家也不远。”
半个月后,传来消息,朱某的亲弟死于天津的河道上。
唉,人生呀!哭吧,哭吧……泪水终叫不回我兄弟!
日期:2011-5-31 12:41:00
三十一、蘇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