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有隐情》
第34节

作者: 鬼笑我好财
收藏本书TXT下载
  对子有三大妙处,第一工整,第二对仗,第三平仄有律。玩家把拆字元素加入进去,又添多一妙,而且是极其机巧的一妙。
  楼主找到一些这样的例子,供大家欣赏。老实说,互联网时代,这样的例子很轻易就能找到,不用翻各种各样的书籍去寻找资料,真是方便。
  话说清帝康熙在宫中与一个和尚下棋,连输三局,不下了。接下来,他想通过对对打比挽回面子,于是出了上联,说道:“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

  和尚想想,笑笑,回应道:“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
  康熙听了,不得不叫声“师傅”了。
  康熙上联分拆“岩”、“枯”、“柴”三字成句,和尚下联则分拆“泉”、“好”、“妙”三字作回应,可谓珠联璧合,无懈可击。
  一日,纪晓岚来见乾隆帝,欲言又止。乾隆看得出他是来请假的,于是说:“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纪晓岚慌忙下跪,说:“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请圣上准许臣回乡省亲。”

  纪晓岚对答如流,乾隆本已圣心大悦,恩准假期不在话下。
  乾隆上联把一个“思”分拆为“口十心”三字;纪晓岚则将“谢”字分拆成“言身寸”三字给对上去。对得妙呀!
  据传,唐伯虎有同类型的一副联,上联是“十口心思,思国思君思社稷”,下联是“八目尚賞,賞风賞月賞秋香”。
  “賞”字分拆为“八目尚”。“秋香”是谁?巩俐是也。
  日期:2011-6-25 15:42:00

  相传广西韦小姐,人才貌过人,高未成低又不就,做了个剩女。一日,她突发奇想,出上联征婚,能对出下联的男士就是他的老公,不论贫贱富贵与美丑,也不论年纪大小与残疾否。她是一个爱才(不要听错,不是那个财)如命的人。不过,有一个问题,假如有N多人对上了,不知她如何选择,成为众人妻吗?幸好是天意的安排,只有一人能对得上。

  韦小姐的上联是:“鳳山山出鳳鳳非凡鳥”。
  韦小姐的命中猛男作的下联是:“龙口口回龙龙本宠身。”
  上联中的“鳳山”是韦小姐的本地地名,下联则以山东一市名“龙口”作回应。“山山”是个“出”字,“口口”是个“回”字。其实,猛男的下联并不是极品,为什么这样说呢?上联“凡鳥”是从“鳳”字分拆出来的,下联“宠身”则无据。对成此对相当有难度,能对成这个样子也已经难得,韦小姐恨嫁,亦就将就下算了。
  有一日,朋友祝允明来找唐伯虎聊天,说了一件喜事。他说:“徐贞卿兄之妻昨晚生孩子了。”
  唐伯虎问:“什么时辰?”
  “我也说不准,不是亥时就是子时吧。”
  唐伯虎说:“半夜生孩,亥子二时难定。”

  祝允明的神经一下被触动了。他大叫:“‘半夜生孩,亥子二时难定’,伯虎兄好句!”他低头想了想,突然说,“有了,我也有一个妙句。我知道徐贞卿兄夫妇一个属蛇一个属鸡,蛇鸡为巳酉,因此有——百年匹配,巳酉两属相当。‘百年匹配,巳酉两属相当’对你‘半夜生孩,亥子二时难定’,如何?”
  唐伯虎说:“妙!”
  这里,“孩”字分拆为“亥子”,“配”字分拆为“巳酉”。
  有一个翻版传说,传说朱元璋在爱神的引领下,撞入一个单身女子房间。
  房间中女子中了爱神之箭,迷迷乎乎要献身朱元璋。献身前说了句台词,台词说道:“深山藏珠宝,你说是朱家宝,王家宝?”
  朱元璋见到美人,也有点支持不住了。他流利地说:“半夜生孩儿,我管他子时儿,亥时儿!”
  “你很是坏,这么快就要人为你生孩子!”
  ……

  女子上联的“珠”分拆为“朱王”二字,朱元璋下联的“孩”依理分拆成“子亥”二字。
  日期:2011-6-25 15:55:00
  世上必有潘何两家联姻的。看这家的对联啊,颇为别出心裁的。上联是:“嫁得潘家郎,有水有田方有米”。下联是:“娶得何家女,添人添口便添丁。”
  上联“潘”姓字分拆为“水、田、米”三字,下联“何”姓字则分拆为“人、口、丁”三字。分拆后再组装成句,如意吉祥。
  据说,西湖天竺顶有一座名为“竺仙”的庵观。观内有一口井泉,泉水清冽;常住着两个道修师傅,德高望重。庵门的门联是这样的:上联“品泉茶三口白水”,下联“竺仙庵二个山人”。
  上联把“品泉”两字分别分拆为“三口”和“白水”,相对应,下联则把“竺仙”两字分别分拆为“二个“和”山人“。
  现在,这座“竺仙”庵观还在不在,楼主不知,但可以肯定那两位德高望重的道修师傅必是不在了。
  有一日,苏东坡请佛印和尚到家里来宣讲佛经。

  苏东坡的妹子——苏小妹,小孩子嘛不怎么懂事,竟然对大师出言不逊。她说:“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佛印和尚则反唇相讥,回应道:“女卑为婢,女又可为奴。”
  他们都在玩分拆汉字游戏。苏小妹分拆“僧”字为“人曾”,“佛”字为“人弗”; 佛印和尚则分拆“婢”字为“女卑”,“奴”字为“女又”。
  这里得要说说这个佛印和尚。修道的人不应有“反唇相讥”的态度,不应该以这种态度对待一个尚未懂事的小女孩,说话如此刻薄。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有两个,一是佛印和尚尚未是大师级,二是这个故事是不懂事的人虚构的。楼主认为第二个原因可能性最大。
  清朝咸丰年间,有三个小朋友既聪明又顽皮。处于弱势的那位,姓卜名昌。有一天,在学馆内,他们三个小朋友举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坛大骂战”。
  卜昌首先发话,说道:“两火为炎,既然不是盐酱之盐,为何加水变淡?”未有料到的是,此语一出,惹来小朋友A对他的人身攻击。
  小朋友A说道:“两土为圭,既然不是乌龟之龟,为何加卜成卦?”

  小卜昌被人指骂成疑似乌龟,气得手舞足蹈,好像要动粗的样子。
  小朋友B没有站在小卜昌的一边,而是火上加油,让火烧得猛烈些。他说道:“两日为昌,既然不是娼妓之娼,为何加口便唱?”
  年纪小小就知道“娼妓”是怎么一回事,可见清朝政府没有把教育小朋友的任务落实好,肯定是上演的画戏没有三级制分类,或者不是严肃执法。
  小卜昌彻底气坏了,他说:“你们两个太欺负人,我以后不跟你们玩了。”形势是一对二,除了这样,他能做什么?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
  暂写这么几个例子,或者以后会再续。

  日期:2011-6-26 22:15:00
  六十八、劉昉
  “劉昉”二字,本是一个历史人物的姓名。此公脚踏两朝——南北朝(北周)与隋朝,因为在历史上没有多少“丰功伟绩”,所以现代很少人知道他。楼主是看中“劉昉”二字引发出来的故事,拿来到这里来“818”。
  你的名字他的意义。侯景、李顺与吴曦是他人闻出了姓名的玄味,而这个刘昉却是自己嗅出了姓名的异味。他人闻出的,往往比较客观,而自己嗅出的往往比较主观。主观往往出现误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