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说:“昉轻狡,有奸数。”要认识这个刘昉,只要读懂了这几个字就可以了。“狡”与“奸”都好懂,独“数”字不好懂。“数”是什么?计算!既计算自己,又计算别人,刘昉天生有这种能力。
刘昉的父亲是北周开国功臣。故此,他以功臣儿子的身份与皇太子同混,成为皇太子圈内的主要骨干。皇太子登基,史称“宣帝”。宣帝福薄,在位一年便驾崩,由静帝继位。静帝却年幼无知。
宣帝有一个亲弟,是汉王宇文赞,正为国事奔走。
刘昉精选了一个美妓进献给宇文赞,宇文赞非常高兴。他对宇文赞说:“大王,先帝之弟,时望所归。孺子幼冲,岂堪大事!今先帝初崩,群情尚扰,王且归第。待事宁后,入为天子,此万全计也。”
宇文赞性识庸下,信以为然,听从了刘昉的摆渡,怎知原来是一个陷阱。
其实在这时,刘昉看准的方向是名重天下的静帝的外公隋文帝(将来时)杨坚。他劝杨坚站出来辅政。他说:“公若为,当速为之;如不为,昉自为也。”
杨坚心想:“哪有你‘自为’之理?”于是,他当仁不让,当了静帝政府的丞相。他给刘昉贴上了“定策有功”的标签,拜为上大将军,封为黄国公,前后赏赐金银巨万,出入有甲士保卫。
当时,杨坚的心腹左右手,一是刘昉,二是郑译。那时的人这样说:“刘昉牵前,郑译推后。”二人的显赫架势,朝野倾瞩。然而,这种三角关系并不能长久,很快便消失了。
史书说:“昉自恃功,有骄色。然性粗疏,溺于财利,富商大贾朝夕盈门。”刘昉是这么一个人,以致杨坚要在刘昉、郑译二人中选一人作监军前往平息战事时,刘昉以未尝当过军事将领为由推辞,郑译则以老母年纪大了为由婉拒。这使得杨坚大为不悦。三人关系从此降温。“昉逸游纵酒,不以职司为意,相府事多所遗落。”对此,杨坚更是耿耿于怀,对刘昉不再抱有希望。关系降温到了冰点。
大权在握,面对一个年幼无知的君主,杨坚把皇帝之位据为己有是垂手可得的事情。历史告诉我们,杨坚禅位成功,并且建立了隋朝。
改朝换代后,刘昉闲居无事,不复任用,因此郁郁不得志。一日,他倏然发现自己的姓名——内有乾坤。分拆“劉”字看来是“卯金刀”,分拆“昉”字看来则是“一万日”,“万”是“万岁爷”——天子。楼主不明白,“万”繁体字是“萬”,这个简体字“万”是一千四百多年前就在使用了?他在内心深处狂呼:“刘氏应王,为万日天子!”
那时国公梁士彦、宇文忻两人也是失职,都怨望隋文帝杨坚。
梁士彦更是一个超级野心家。有个看相先生曾为他相了一回,说他“年过六十,必据九五”。他笃信此语,问鼎天子之位的心愿不泯。
三人相遇,一拍即合。要谋反,要扳倒杨坚,要推举梁士彦为帝。世间事不是你要成就成的。这项壮举最后因为行动不密导致“事泄”而败。
这里省略了许多细节。例如,谋反的过程是怎样的?在这里,我们需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行动怎么就事泄了?我们也不必细究。世界上因泄密而把事情弄砸的个案多得是。所以这是极其有力的原因。
《周易系辞》说:“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刘昉,“性粗疏”!
临刑时,行至朝堂,宇文忻见了监斩官,向监斩官叩头求饶。刘昉勃然大怒,大声斥责宇文忻,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何叩头之有?!”于是伏诛,颈项遭遇一次“卯金刀”。
“昉”字,“一万日”,也是“一日万”。怪力乱神,子不语。
日期:2011-6-27 21:50:00
六十九、竒
南宋两大奸臣,一是贾似道,二是秦桧。术人撞在这两人手上,也是在劫难逃啊!
前面说过的谢石,被秦桧放逐,死于他乡。
有一日,南宋高宗皇帝把谢石传唤到殿堂,写了一个“春”字,摆在谢石的面前。由于落笔时着墨过重,整个字显得头重脚轻。
谢石问:“主上,要用这个字论什么事呀?”
宋高宗说:“论国家政治。”
谢石说:“主上,我只说一句话。”
宋高宗说:“你说!”
谢石说:“秦头太重,压日无光。”
宋高宗听后,默然不语,向谢石挥挥手,示意谢石退下。他心里明白,“秦头”是指秦桧的势力,而这个“日”就是他自己,所谓“日为君,月为臣”是也。
我们把“春”和“秦”两个字对比一下,可以看出,“春”和“秦”的上半部分是相同的,“春”的头“”是“秦”的头,“秦”的头“”又是“春”的头。一个“春”字,象征君主的一个小小“日”字藏在“秦”头之下,完全被遮蔽了,无法向外发出光芒。
这件事传到秦桧的耳里。秦桧当时就决定置谢石于死地。
有一个玩家,跟谢石一样,玩拆字神乎其神,但史上不知其何名何姓。楼主想,这类人或者并不希望在史上留什么名;在他们看来,神马皆是浮云。他在历史上留痕,是因为遇上了贾似道;他的生命终结,也是因为遇上了贾似道。从贾似道住所出来,他行走在回家的路上,死神突然出现,夺去了他的生命。
贾似道有卖国求和的想法,但成与不成毕竟是一半在人一半在天。
心腹进言道:“在下知道一个人,是玩字的,能知成败。不如把他请来,推断推断,如何?”
贾似道说:“好。但要小心,不可有分毫外泄。”
心腹把玩家带到。
贾似道说:“请先生来的原因,他(指心腹)跟你说了吧?”
玩家说:“说了。请公相大人写字。”
贾似道写了个“竒”字。
玩家看着“竒”字,斟酌了一下,说:“公相大人的志向不和谐。立则不可,可则不能立,在生死之间争持。”
“此话怎解?”
“‘竒’字上面的‘立’字成了,下面的‘可’字就不成;下面的‘可’字成了,上面的‘立’字就不成。所以说‘立则不可,可则不能立’。‘立’与‘可’争持在中间那个‘一’字上。‘一’字是‘生’字之终‘死’字之始啊。”
贾似道默然不语,命心腹送上一份礼后,让玩家返回。
临别前,玩家对贾似道说:“请公相大人以国家民族的福祉为重。”
“他会算,他能算得出自己马上就会死掉了吗?”贾似道对那个心腹说,“为防事情败露,这个人必须死。”
“好,在路上我把他干掉。”
玩家死了,贾似道也未能活多久。他的求和不抵抗阴谋激起军民的反抗浪潮。他最终被免职放逐,最终被一个姓名叫做郑虎臣的人击杀在厕所坑内。历史记住了这个名字——郑虎臣。
日期:2011-6-28 22:19:00
六十九、桒相
大家知道,明朝之前是元朝,是外族入主中原的一个朝代。蒙古孛儿只斤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忽必烈于1271年正式定国号为元,在1279年灭了南宋,中国又一次被统一。
忽必烈在位三十五年,后期阶段曾任命一个名字是桒哥的语言、财务专家为丞相,四年后又诛之。
“桒哥”,这个名起得有点怪异。不是起得……据说,这原来是源于梵文的藏语名的汉字译音,意为狮子;又可译作“桒葛”。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