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5-4 15:41:00
106
正在此时,毛哥却慌慌张张地跑过来此屋子前,见到了眼前的情形脸色难堪,捶胸顿足地大声叫道,主任,我不是跟你们说过吗?最后日期是后天早上,到时不见人再由你们自行决定,怎么现在就动手了,并且也不告诉我?
那位中年人气定神闲地望了望毛哥,然后严肃地说道,时间已经到期限了,如果不这样做,怎么会有威慑性?其它合条件的待结扎妇女怎么会乖乖送来?现在我们不要跟他们谈条件,本次合条件的待结扎妇女必须无条件地进行结扎,否则全部掀掉屋顶,让他们无家可归!不然任务难以完成。
毛哥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然后语重心长地说道,主任,我不是跟你说过嘛,我已经知道了曾来的去向,只要我找到他后,好好跟他谈,应该没有大问题的,只是现在你把他家屋顶都拆了,我怎么还好意思再跟他谈?
中年人郑重地说一句,阿毛,这是你的事!我的事就是把不配合工作的全部屋顶掀掉。
毛哥听完,摇了摇头,然后一言不发地离去。毛哥他深知自己的工作难做,自从这次的计划生育的整风运动开始之后,毛哥为了配合镇计生办驻村的工作人员已经忙的焦头烂额。他必须两边讨好,这边和颜悦色地面对镇政府派来的人员,那边又要到村中各育龄妇女家中做思想工作,宣传国家政策。毛哥确实是个国家的好干部,但却不是村民眼中的好同志。但是,凭心而论,他的这种工作的展开确实非常艰难,因为有时代的特殊性。
2011-5-4 16:36:00
107
我曾经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在我村中,凡是出生在70至80间的人,兄弟姐妹人数在4个左右;出生在80-90期间的,兄弟姐妹人数在3个左右;而出生在90-2010间的,兄弟姐妹人数普遍为2个。而发生在故事开头的一幕时间在曾江读二年级的时间,大约就是90年左右,当时大部分村民还是停留在生三个小孩,突然间被强迫到不问青红皂白而生两个小孩,这怎么可以迅速在那一代人的观念中接受?特别是,那些男人中,部分X染色体比较强烈的,因为女儿频频的出生,怎么可能让他们走进村民认为的断子绝孙的结扎行列呢?因此,当时的毛哥做了一份不应该做的工作,因为他的“帮凶”势必会成为一部分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本来本村本寨的,却因为这种事情反目成仇也并不难理解。后来毛哥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故,有人说是毛哥年轻时的原因,但以我看这样有点牵强附会,毕竟那叫国策,他不是损人利己,因为别人的断子绝孙,他并没有从此事身上得到任何好处。
可是,当时的计划生育工作在农村的开展,确实是令人发指。掀瓦只是无可奈何的动作,很多符合条件的是直接拉进了镇卫生院,切断了女人的那根管子。为了逃避结扎,在工作组下来的时候,有人上山逃避,跟工作组玩捉迷藏,后来没有办法,政府的反扑更加疯狂,有部分人只能出外逃避了。比如来叔家就是如此,据说,掀瓦时,早已一家人逃去别市自谋生路。可见,当时工作组可谓是赶尽杀绝呀。
据说,当时毛哥成为村委的一员,老母亲赵伯母极力反对,因为她在村中生活了三十多年,她深知我村村民或者是中国国民的人性。但是毛哥为了自己的前途,我行我素,并且当时的书记也找了赵伯母,做了赵伯母的思想工作,赵伯母才勉强同意。但几年之后,计划生育的工作如火如荼在村中进行,而自己的儿子也必须参与其中,为此,老母亲特地因为此事跟儿子毛哥起了口角之争。
2011-5-5 15:32:00
108
在一个傍晚,老母亲警告着毛哥说,阿毛,你就不要回村委做事了,我担心你!
毛哥眼珠子溜溜地看着老母亲,然后问了一句,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显然毛哥是明知故问,与人树敌,祸患无穷!老母亲苦口婆心地说,只让人家生两个子女,就拉人家去结扎,这会犯众怒的!这合理吗?即使你老婆以后才生两个小孩,就去结扎也不可能吧?赵伯母说完,妻子也来劝说,妻子说完,连兄弟也来说,可谓轮番上阵,让他应接不暇呀。可是,毛哥却有他自己的道理,他对着众人说道,你知道现在中国多少人吗?如果大家还是这样毫无节制地生,以后一个地球怎么可以住下这么多人?
显然,毛哥的道理站不住脚,对着一大堆农村人论地球、谈宇宙的话题,有点对牛弹琴,果然还没有说完,赵伯母立即凶巴巴地骂道,你放狗屁,这世界,多一个人不多,少一个人不少,别人生多几个,你又不是他们爷爱(爹娘),不用你养活,关你什么事?
毛哥见到母亲大发雷霆,也不敢反驳,过了一会,他轻声细语地对赵伯母说,妈,我又没有拉别人去结扎,只是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而已,这有什么?你不要把事情想象的这么严重。
听到毛哥还不把这当回事,这下赵伯母可急坏了,连忙说道,哎呀,阿毛,你不知道,村里人怎么说你的呀,流言蜚语可多了。说你这样做,是让别人断子绝孙呀,以后会遭报应的,你自己也会不得好死啊。
赵伯母说完,一脸悲伤,现场陷入了死寂,这确实是致命的骂人言语呀。毛哥当天晚上在床上辗转反侧,想了很多,他几乎因为母亲的警示,差点动摇了自己的立场,他准备真不干了。但当他第二天去到书记家说明原因时,却遭到了书记的当头一棒,书记娓娓道来,阿毛,你也真是的,怎么跟普通人一般见识,党就需要有先见之明的人才,如果现在做这些事情都畏畏缩缩,以后如何去做大事。
为了做“大事”,毛哥在村委留了下来,当然也有人私下传言,书记一直在培养毛哥做接班人。或许这就是诱惑,让毛哥对赵伯母的话置若罔闻,而对党的忠诚首先表现是领导要有模范作用,这让毛哥逐渐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而走向深渊的第一步,据说是来叔偷偷回来的那一天的晚上,说来实在是有点诡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