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6-09 16:20:52
八十七、降龙神功(2)
第十一式:终日乾乾。出处:易经乾卦,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气通天池,天泉,曲泽,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气凝掌心。
第十二式:时乘六龙。出处:易经乾卦,《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气走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凝气双掌。
第十三式:密云不雨。出处:易经小畜卦,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气行睛明,攒竹,眉冲,曲差,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凝气于掌。
掌势:虚无归一,以雨化气。
第十四式:损则有孚。出处:易经损卦,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
气走手太阳小肠经,回任脉,下至气海,玉堂,上脘,至清冷渊,逆行至带脉,凝于手掌。
掌势: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成若缺。
第十五式:龙战于野。出处:易经坤卦,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真气通五枢,维道,足临泣,中封,中都,凝气二间,商阳。
掌势:刚柔并济,阴阳相生。
第十六式:履霜冰至。出处:易经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气走任脉,行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上行至手少阴,心经,走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 ,凝于手掌神门穴。
此式为降龙十八掌中至阴一招。足踏坤位,手处命门,心中守空字诀,以无意之意发掌,忌狠辣霸道。
第十七式:群龙无首。出处:易经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气自丹田上行督脉,至百会,下行任脉,内气盘旋丹田三周,会于膻中,分注任督,带冲,阳跷,阴跷,阳维脉,阴维八脉,凝于手掌之少府,劳宫,大陵。
此式为十八掌中威力最大一式。沉气,提气,真气凝于双掌间,阴阳互易,乾坤倒行,沉肩,坠肘,发掌。
第十八式:神龙摆尾。出处:易经履卦,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
气走冲脉,经公孙,会阴,阴交,气冲,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回丹田,回旋于手太阴肺经,凝掌发出,威力无穷。
此式为十八掌中最后一式救命杀招,往往败中取胜,无往不利。用于劣势反扑,错步旋身。双脚踏玄位,沉肩,右掌自右腋下发出,取敌丹田,左颈,协下要穴。
(周伯通注:此神功有无上之妙用,忌讳亦多,练习者如有不适,赶紧跟帖咨询,勿私密,谢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