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坟的那些诡异事儿——现代都市边缘不说不知道的故事》
第7节

作者: 中原杨伟
收藏本书TXT下载
  孬子娘见老道说到妙处便戛然而止,以为他又要向以往的神棍那样,等待对方开价,便试探地问:“道长,你预测吉凶祸福,收费几何?”“恩?”老道闻听此言,微微一楞,但随后赶忙解释到:“施主,误会误会!贫道偶遇这小儿,手起一褂,求个乐子而已,并不为了收钱。”

  “哈哈,”老道见对方误会了自己,便洒脱地一笑,又说道:“既然施主误会,贫道这就告辞,仅以一言相告,此子阳始阳终,阴生阴灭,缘来缘去,涅馨皈依。天机不可泄露,贫道只能点到为止拉。”说完,老道趁孬子娘正琢磨这四句话的工夫,起身上路,待孬子娘明白过来,老道已经走出去好远了。
  日期:2013-01-26 10:31:00
  九、四柱推命
  老道这事儿过去了有个把月,恰逢阴历七月十五,老夏又回俺村儿给他爹上坟。当天晚上,孬子爹专门把老夏请到了家中,好酒好菜摆了一桌子,酒酣耳热之际,将媳妇一月前偶遇老道的经历向老夏讲述一遍,问老夏,老道'阳始阳终,阴生阴灭,缘来缘去,涅馨皈依'的十六字言到底何解。
  老夏嘬了一小口儿酒,沉思良久,然后缓缓说道:“若这老道所说属实,他的道行应在我之上。当今这世道,依靠生辰八字预测吉凶祸福的,多是先张口询问对方生辰八字,对方告知后,再依照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属性之相生、相克关系,对八字进行推演。而老道心中用意念起褂,便可算得眼前小儿之生辰八字,可见此人修为之高。”
  “另外,这老道的四柱推命之术,怕也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老夏又向孬子爹、孬子娘解释起何为四柱推命来:“自远古起,咱的老祖宗们便传说,地上立有撑天的四根神柱。因为根神柱在,天地才分得出天和地,才不会合拢。而后,人类生于天地间,命运多舛,老祖宗们面对着许多对于前途的困惑、对于未来吉凶祸福的无法琢磨,就想通过一种方法来把握自己的命运。经过成百年上千年的仰观天象、俯查地理,老祖宗们发现,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这四项时间要素里,就储存了他一生的命运信息。年、月、日、时有如人命运中的四根支柱,支撑起此人一生的吉凶祸福、生老病死。”

  日期:2013-01-26 10:37:00
  “来,边喝边说,走一个先。”老夏和孬子爹娘碰了个满杯,看面前两位脸上聚精会神的表情,便接着继续说道:“当时,老祖宗们记录年、月、日、时这四项时间要素的每一项,都是用一个天干加一个地支,一共两个字来表示。渐渐的,他们发现,构成年、月、日、时的这四个天干、四个地支共八个字儿,都有自己阴阳五行的属性,依靠这八个字间阴阳五行属性之间的相生相克、刑冲会合,便可大致推演出此人一生的命运。”

  “那你说这天干地支啥的一共八个字,和咱平日里说的批八字,看八字合不合,是不是一回事?”孬子娘听了老夏的命理学基础知识普及,忙不迭的问道。
  “正是,”老夏答道:“所谓批八字,正是民间老百姓对于四柱推命术的通俗叫法。”

  “来,他夏叔,吃口菜,”孬子爹给老夏夹了一筷子菜,想了想,还是说出了心中的疑虑,“那你说,老道说'阳始阳终,阴生阴灭,缘来缘去,涅馨皈依'是啥意思?”
  老夏独自举起酒杯,喝了一小口,这才说道:“我说他道行比我高,就在于此。以我的修为,也只能参透这十六字中的前四字而已。以孬子这小的四柱来看,八字中四柱皆阳,命中阳火极盛。此命格,主命主个性刚毅,为人直率,但容易缺乏变通;且有此命格之人又往往胆气豪迈,生来不缺大丈夫的英雄气概,但将来一定要告知这小,要注意涵养,刚柔相济才是为人处事之道,一味的刚猛往往事与愿违。”

  日期:2013-01-26 17:01:00
  老夏看到孬子爹妈脸上浮现出对孩儿未来担忧的神情,又转言安慰到:“这命格虽晦涩难度,但毕竟只是说命主一生阳火旺盛,而没有带出任何大凶之兆,老哥老姐,这点还请放心。咱的老俗话虽说命由天定,但这只说对了一半,要加上另一半,事在人为,这才算完整。自古以来人们修习推命术,也是为了在知天命后,最大限度的尽人事,趋福避祸,让将来的光景好则更好,坏则没有那么坏。”

  “咱就拿孬子这孩子来说,虽说命格中显现,此子日后处事,刚猛有余,阴柔不足,做事不懂得变通。但若从小的调教中,咱就反复告诉他,遇事不可一味的急燥冒进,凡事多想变通之法,刚柔并济才是处事之道。长此以往,他必能养成遇事三思而后行的好习惯,克服性格中天生的弱点,这才不枉那老道和我为他推一回命。”
  “说得好!儿孙自有儿孙福,咱当爹娘的把心意尽到,该教的都教给他,以后混成个什么样,就只能看这小子自己的造化了。来,他夏叔,别光说话,咱再走个满杯。”孬子爹本就是豪爽洒脱之人,听老夏这么一说,顿时觉得宽心了不少。
  “尽人事,知天命,这话到哪都错不了。人的命天注定,咱这做父母只要尽了自己的力,也就问心无愧了,将来咋样,还得靠他自己。”孬子他娘这样说着,在旁也陪了个满杯。
  于是,在孬子未来十几年的成长岁月中,便经常听到大人们这样的说教声:“你这小咋是个信逑(河南话:傻瓜)了!你用这法儿整了这么长时间了都不中,也不知道换个法儿?你还真是一条道儿跑到黑,不见棺材不落泪啊?!”
  “你gao(声调:二声,河南话:滚)蛋吧去,就知道使住劲儿硬整,这会中喽?用劲儿轻点,慢慢来,慢慢来,这不都好拉。”
  日期:2013-01-26 19:52:00
  十、风筝事件
  也许是命中注定的兄弟缘分,自打上小学那天起,我和孬子便是同校、同级、同班的同学,甚至在小学、初中、高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我们俩还是同桌。
  我和孬子都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属于典型的80后一代。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经历中,由于社会的舆论氛围比较宽松,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也比八零年代以前丰富,所以我们这一代人,相比上一代70后,要早熟得多,很多知识的启蒙也比70后要早。
  上初中时,由于我和孬子同属于整日游手好闲,除了学习不干,其他啥事都敢干的祸害,班主任老陈便把我俩调成了同桌,位置放在教室倒数第二排的角落里,让我俩互相祸害去,别影响其他人。
  这天下午,上课铃刚打过,孬子这厮才从外面急匆匆的跑进来。“咋了?裤裆叫驴踢了?跑了跟条狗样了。”他刚在凳子上坐稳,我就开始刺挠(河南话:讽刺)他,我俩的每一天往往都是这么开始的。

  “gao(声调:二声,河南话:滚)蛋啊,给你这张嘴积点德吧,瞧你起的这个'阳痿'的倒霉名字,你再这么损下去, 当心有一天你真痿喽。”说完这句,这小子像突然想到了什么,向四周看了一眼,然后压低了声音,小声说:“你老实点,待会儿给你看样东西,保证你没听过,没见过,你小子就等着开眼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