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坟的那些诡异事儿——现代都市边缘不说不知道的故事》
第51节

作者: 中原杨伟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而那边的Mark唐,也于屋子正中站定,将双手握于胸前,迅速的变换了几个手型,随后张口朗声诵道:“嗡(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òng)!”他所念的,正是密宗与佛家其他流派所共通的六字真言。这六字真言刚刚念罢,只见Mark唐的双手间蓝光大盛,转眼间,一个五指张开的蓝色大手印从Mark唐的双手里飞了出来,也直向窗外而去,最终消失在天空中。那Mark唐做完这一切后,也不说话,仍是面色冷酷的来到摆满了酒菜的桌旁。

  看老道和Mark唐施展完法术,老夏连忙招呼众人入席,大家按长幼次序在桌边坐定。此时的苗老汉,已恢复了之前能言善辩的精明模样,指着老道和Mark唐对瞎子老黄说:“三哥,你这次带来的帮手,本领真是了得,看来弟兄们这次获救有望了。”
  除外瞎子老黄以外,众人听了苗老汉所言,不由得面面相觑,不知他这弟兄们获救有望,所指的究竟是何事。
  瞎子老黄听众人均默不作声,想是明白众人心中的疑惑,他长叹了一声,这才朗声说道:“照这般没头没脑说将下去,尔等诸位终是听得糊涂。老朽已过了古稀之年,想来在这世上已然时日无多,这些陈年旧事此时若不说与各位,以后怕是再无机会,就要被老朽带往那棺材中了。不如趁此好酒好菜,各位能人异士高朋满座之际,让老朽从头娓娓道来,好叫你们彻底明了这其中的来龙去脉,将来传扬开来,也好教世人得知,在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烽火年月,吾等这一辈人有过怎样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惊天壮举!”

  日期:2013-03-31 17:35:00

  话说咱们这个位于大河九曲、四江三海之间的古老国度,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自古以来皆崇尚土葬。这入棺下葬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人生中的最后一件大事。有句老话叫做盖棺方能定论,是说人一生的功过是非只有在死后盖棺时才能有个公道的评价。时间久了,人人又都觉得,这棺盖得如何,与世人对死者来此世间走这一遭的评价也息息相关。所以,不仅是大富大贵之家,就连平时生活甚为拮据的清贫百姓,在为至亲办理土葬丧礼时,也会倾其所有,尽可能办得风光体面。

  夏朝末年,那周文王依据上古时候流传下来的河图洛书,演绎出先天八卦图,从此之后,阴阳风水、术数易学之说在中华大地盛行。人们在为至亲操办丧葬礼仪的同时,也要依据这阴阳风水之说,为死者寻一块藏风聚气、福荫后人的风水佳穴,这样一来是为了使死者能在地下安宁,不再留恋阳世,二来也是为了先人死后,仍能更好的福佑后人,将财富、幸运或福气带给阳世上的后世子孙。
  但那所谓风水地脉,怎会是一成不变之物?!桑田沧海,斗转星移,这世上的万事万物,无一不处在时刻的发展变化之中,这风水地脉更是如此!当初将先祖埋下之时,端是块地臻全美、景物天成的龙脉吉穴,若干年后,也可能成为一块阴差阳错、山飞水走的凶地。祖先的埋骨之所若变为如此之地,则势必连累后人,使后人运程阻塞不通、家中凶事不断。常言虽说穷不改门、富不迁坟,可一旦出现上述所说情况,则就不得不为祖先迁坟了,而且要从速!

  这迁坟的习俗,自古皆有,流传的年月几乎与那阴阳风水之说一样长远。几千年的传承下来,这里面也积累下许多雷打不动的习俗,和因各地条件不同而特有的习惯。迁坟,也称启攒,向来就有北拾金、南洗骨之说。
  日期:2013-03-31 17:44:00
  所谓拾金,便是说在那后人的眼中,先人遗骨颇为金贵,一块骨质宛如一块黄金一般。而在北方地区,天干地燥,水土深厚,迁坟开棺之时,先人的血肉多已腐烂销解,棺中仅剩累累白骨。拾金的匠人需将棺中白骨一一拣出,放入新棺之中,再按照人体骨骼构造,在新棺中一一摆好复原,随后封棺运金,将新棺送往预先选好的另一块风水宝地埋葬。
  而那洗骨,多是指在南方地区,天气潮湿,一年四季多生雨水,先人的遗骸埋入地下,数年后血肉仍不得销解完毕。国人向来以为,人死之后,灵魂附于白骨之上,等待往生投胎。而那血肉,则是在今世生成的肮脏之物,必须尘归尘土归土的化尽之后,白骨上的灵魂才能安息。所以在迁坟之时,若开馆后见到先人的血肉销解得仍不完全,则需要将拣出的白骨放置于清水之中,将骨上的腐肉一一洗净,再将干净的不带一丝血肉的白骨放置于新棺之中摆好,方可将先人迁葬。

  这拾金洗骨的匠人,由于常年与死人的尸骨打交道,街坊四邻都觉得晦气,所以一般若无这迁葬这类的白事儿,见了面则是能避则避,以免沾惹上匠人身上所带的死尸的晦气。这些匠人们也知道自己身份特殊,久而久之便不再于凡人同住,而尽量将家安在坟地旁边、法场边缘等晦气重,旁人不大来的地方。
  但中国这三教九流、各行各业,吃同一碗饭的手艺人又多爱拉帮结派,都有自己的帮会,图的是单个生意人、手艺人的力量太过微不足道,同吃一碗饭的弟兄们联合起来组个帮会,有事一起出头,便把力量壮大了许多。
  这拾金洗骨的匠人也是如此,这北方拾金的匠人们,便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做拾金客,拜中国古代妙手仁心、又善于外科接骨的名医华佗为祖师爷。有了难处,互相见面时报自己是拾金客,拜的是华祖师,便可按江湖规矩在同行间求帮。而那南方洗骨的手艺人,则称自己为洗骨匠,拜的是春秋时代的先贤墨子,据说是因为这洗骨的习俗最早见于史册,便是墨子在春秋时周游各个诸侯国,规劝各国君主“兼爱”、“非攻”时,在楚国所见,并记录在册的。

  日期:2013-03-31 18:39:00
  这瞎子老黄早年间,便是陕西关中地区的一名拾金客,而他的出身也颇具传奇色彩。
  话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陕西三秦之地也是一片兵荒马乱,大小军阀刀兵相见,寻常百姓生灵涂炭。
  当时,在那黄河之滨的潼关县港口镇,住着一名远近闻名黄姓的拾金客。这港口镇位于黄河之南,北与山西风陵渡隔河向望,乘船渡过黄河则可经风陵渡进入山西,向东走陆路又可经灵宝进河南,是一个鸡鸣一声闻三省,往来陕西、山西、河南的要冲之地。因往来停留、歇脚的行路之人颇多,这港口镇也是人丁兴旺,喧嚷热闹。
  那黄姓拾金客在此地也算颇有名气,家家迁坟拾金,皆要请他出马。在那清平盛世,这拾金迁葬确实是一门广进银子的好营生,百姓对于拾金客是敬重有加,万万不敢得罪。若是开罪了拾金客,他于拾金迁葬之时故意使坏,在先人的骨质上做些手脚,趁着主人不备将死者的臂骨、腿骨来个对调,这主家日后便少不了房倒屋塌、儿女误入歧路的麻烦事儿。

  可这说的是清平盛世,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活人尚且朝不保夕,还哪有那多余的财力、精力照顾死人,因此这黄姓拾金客空有一身好手艺,却过着勉强糊口的清贫日子,眼瞅着年过四十,连房媳妇都没讨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