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讲讲古代的奇异方术-正史有载》
第2节

作者: 天问21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茅山师傅姓姚,下四府人,就在王亭之所住的街尾开一家小杂货店。跟他认识,是因为买香港烟。那时香港烟只有一个牌子:「好彩」,每包人民币一元一角,整条买便只卖十元。王亭之每月要买十五六条烟,算是大主顾,加上他喜欢下围棋,常常在杂货店的柜台摆一局棋,只有王亭之才是他的对手,因此便相交莫逆。

  既然相熟了,便无事不谈,他看得出王亭之修道家,又说道家西派有许多上茅山的功法,只不过没炼上茅山的「五雷都功」,因此不懂斩邪治鬼。经王亭之追问,他自认学过上茅山,是神霄派的弟子,不过算是辈份低。
  上茅山分神霄、清微两派,一向以清微派为正统,祖师是晋代的魏华存夫人。神霄派则是支流,在宋代时出过一位白玉蟾,因此才一度声势显赫。白玉蟾是海南岛人,於修炼丹法之外,还练「雷法」,所以神霄派便亦有斩邪治鬼、医瘟疫、求雨一套画符噀水之术,道家西派则不屑为之。
  从此,王亭之便把这姚师傅称为「茅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王亭之说他下棋下得「茅」,因为他久不久就争著要回棋。
  那茅哥不断劝王亭之想办法去香港,又说其实不舍得,因为在广州,他就只有王亭之这么一个忘年。他又悄悄打听,道家西派是不是修「房中术」,可不可以过两招给他。王亭之只笑笑不答。
  後来忽然有一天,他一本正经要约王亭之去越秀山听雨轩吃晚饭。到了听雨轩,他特意选一个偏僻的座头坐下,自斟自饮一会,才对王亭之说,他真的很想学房中术,因为神霄派本来有这一套功法,学完雷法,便要学房中,然後才可以进高一层境界。只是他当年学法,对房中只知皮毛,所以多年修炼未有进境,是故便来讨教,甚至可以拜师。

  王亭之说:「你年纪大我二十几三十年,怎可以拜师。」茅哥却说:「那就不妨互相交换。」他可以教王亭之神霄派的雷法。接著便把雷法说得天花乱坠。
  王亭之要他表演一两手来看,茅哥想了想,说道:「好吧,我下一场小雨给你看。」
  他於是便叫伙记拿来一杯清水,对著水念念有词,又凌空在杯上画符,良久,拿起那杯水走到窗前,像漱口般向空噀水,然後施施然回座,叫王亭之稍候五分钟,包管要拜他为师。
  果然,真的隔五分钟,窗前就淅淅沥沥洒起雨来。这时,茅哥一直放在下的双手,突地向上一扬,王亭之才知道他回座後一直结著手印,如今是往顶上散印,
  不一会,雨就停了。茅哥得意洋洋,望著王亭之,等王亭之开口,他以为一定要求传法了,谁知王亭之却说:「才下二三十秒钟的雨,不过是掩眼法。这是下茅山的技俩而已。」
  茅哥这时,只好叹一口气点点头,承认是下茅山的法术,因为上茅山神霄派的雷法要结坛,不好在此地表演。说到这里,他才自报师门,跟王亭之娓娓而谈他的学法经过。

  茅哥学茅山术
  茅哥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是个道家的法师,属正一派,即是所谓喃呒佬,乡人则称之为姚道士。兄弟姊妹一共十一人,靠父亲做点小法事,实在维持不了生计,所以他从小就替人放牛,自己养活自己。
  有一次放牛,发现牛只吃山脚的草,不肯上山去吃,十几只牛,只只如是,开始他也不以为意,後来山脚的草吃光了,牛不上山就无草可吃,因此就鞭赶那些牛,然而牛却都仍然不肯上山,他心想,山上到底有甚么怪事呢,莫不是有蛇?
  那时他虽然只才十岁不到,不过光天化日,倒也不害怕,随手检起一根竹枝,便慢慢沿山径拨草而上,想看个究竟,於是便一直上到山腰。
  这时茅哥回头一望,却见有两三只牛已肯追随他,沿山径而上,边走边吃山径旁边的野草,心中一喜坐下来,招呼牛群上山。

  坐下不久,却忽见天色突然暗下来,山风四合,吹得他毛骨悚然。心想莫非要下大雨,便立刻站起来向山下跑,边跑边招呼牛群下山。及至下得山来,真作怪,才一到山脚,却依旧日色晴明,风平浪静。
  茅哥是小孩子心性,不忿气又沿著山径往山上跑,才到山腰,见天色冥合,风吹树摇。他脾气倔强,便站著不动,且看有何变化。然而站了良久,却不见有异,望望牛群却正聚在山坡上吃草,一时好事,便丢开牛群不管,迳自上山。
  上到高处,隐隐听见有些声响,他站著细听,又听到有人摇铃。这里的山势他很熟,便寻声转过山去,去到一处山岩,他知道那里有一个岩洞,相当隐蔽,传说古代曾有人在洞里升仙。於是他便爬过山岩,向岩洞走去。这时天色更暗,山风更大,其实有点心惊。不过愈走愈近岩洞,念咒的声音便听得愈清楚,他才大著胆子,要看到底是甚么人在这里作法。他看父亲作法看得多,对作法倒也不怕。

  才转入往岩洞的路,就见有人披起道衣,在岩洞的草坡前,结坛烧纸,摇铃噀水。望望这个人,似是邻村的人,面口有点熟。
  那道士见到茅哥,不很开心,却用眼色示意他走到自己身边。茅哥一站定,便立时觉得风势小了许多。他心性顽皮,还想再走开去试试,看是不是一离开那道士,风势就觉得大。那道士却严厉地看他一眼,茅哥才不敢走动。
  道士又炼了许久,後来他向东一喝,一比手印,隔一瞬,东方隐隐起了一声雷,那道士才笑了笑,於是作法结坛。他说自己炼了雷几天,今天遇到茅哥,才初步练成,所以跟茅哥有缘,便拿著坛上的供品,分给茅哥吃。他们一老一小,边吃边谈。
  道士又问茅哥的生辰八字,掐著指头算了一会,知道他是姚道士的儿子,很高兴,当下也不说甚么,只叫茅哥快点下山。
  第二,茅哥照样放牛,牛群却自动溜上山腰吃草了。及至黄昏回家,却见昨天碰到的道士,正跟父亲坐在门前。道士见到茅哥,笑了笑,他父亲却叫他向道士叩头,又叫妹妹捧一盏茶出来,叫茅哥递给那道士。
  茅哥做完,父亲便对他说,他福气好,碰上道长肯收他为徒,几天,就会送他到邻村,做道长的道僮。茅哥听说要离家,心中不很愿意。那道士似乎知他的心事,拍拍他的膊膀,对他说:「就在邻村,有甚么了不起,将来你离家还要离得远。」他父亲也接口说:「男儿志在四方,离家有甚么不好。」
  从此,茅哥便住在那道士家里,道士不准他喊师傅,只叫他三表伯,因为他们两家算起来,原来有点表亲的关系,对外人只说姚道士孩子太多,所以送他来做「住年」,即是帮闲工的小工。外人也不疑心。茅哥安顿下来,就跟三表伯修炼。他只告诉王亭之一点大概,叫做「春拜雷、秋拜斗」,即是春天趁著雷响时炼功,秋天晚上则望著北斗七星来炼。这时候,就可以吸收雷气与斗气。炼功炼到一个阶段,便学结坛,画符念咒,还要学魁罡指印,以及作法时用的步法。如是一学十年,才回家聚妻。那持候,家乡刚刚解放,三表伯给了他点盘躔,叫他们夫妻出广州去谋生,还给他一个地址,到广州可以依址找三表伯的朋友照顾。

  三表伯的朋友,原来是下茅山的术士,见面後,看过三表伯的信,很高兴,知道他是三表伯的唯一传人,便相当照顾,後来相处久了,便又收茅哥为徒,传他点下茅山的法术。茅哥从此便在广州安顿下来。几年间
  日期:2010-6-18 23:49:00
  补注:什么是祝由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