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仪师手记:我在四川音乐学院旁的殡仪馆当临时工》
第27节

作者: 雷立刚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2-7-5 19:15:00
  《考古惊魂》
  26
  虽然我很想按黄大叔说的,独自去四教三楼那个拐角小房间找他,可是,毕竟是深夜的四教啊,太多关于那里的恐怖故事,使我忽然感到有些恐惧。
  晚上,回到寝室,恰好方纵到我寝室找我闲聊,雷立刚和牛鞭也都在,于是,我略微犹豫了一下,就把这事儿给他们说了,我咨询他们,去还是不去。
  方纵脱口而出:“啊,黄大叔又回川大了?”
  我有些疑惑:“你怎么知道他前段时间没在川大?”
  方纵略有点语塞,说:“恩,这个,这个,大家不都挺关注他吗?以前老见他在学校里转悠,怎么突然地就不见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学校里老见不着他,还真有点不习惯呢。”
  雷立刚是真有点为我担心,他打断方纵的话,说:“我说吧,这事儿也太不靠谱了,那个黄大叔,平常就神经兮兮的,深夜喊你去那里,还得一个人,你不觉得有点问题?”
  牛鞭说:“得,会不会是黄大叔搞什么恶作剧?这样,明天晚上咱们哥几个给你护驾,咱们一起去看看。”
  我说:“那可不成,黄大叔说了的,只能我一个人去。”
  牛鞭说:“哎呀,哎呀,我们不进去就是了,我们跟你在你后面,保持十米距离,万一你有个啥三长两短,我们也好冲上去救你啊。”
  “乌鸦嘴”,我说,“那好吧,你们明晚就远远地跟着,就当帮我壮壮胆吧。”

  方纵说:“我明天还有事,你们去你们的,我就不去了。”
  说完,大家嘻嘻哈哈地又聊了点别的,方纵就告辞走了,我们也洗洗睡了。
  第二天晚上在四教上课,讲课的人是老金。不得不承认,老金的课,总是特别能吸引人,例如这次课,他把考古和纬度联系在了一起。他问我们:“你们知道,在世界考古界,最看重的纬度线是哪一条吗?”
  同学们摇了摇头。
  老金嘿嘿一笑,说:“北纬30°线!这条纬度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美国有一部考古纪实报告,连续数月荣登畅销书排行榜。在那部令人惊悚和着迷的作品中,作者沿着北纬30°线,为我们打开了地球的记忆大门。
  沿地球北纬30°线,既有地球山脉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同时又有海底最深处——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世界几大河流,比如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中国的长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均是在这一纬度线入海。这些河流,都比我们想象中神秘,例如长江,表面上看着平平无奇,但多数同学恐怕不知道,历史上记录过长江的两次突然枯竭的史实,令人费解不已:公元1342年,江苏省泰兴县境内,千万年从未断流的长江水一夜之间忽然枯竭见底,次日,沿岸居民纷纷下江拾取遗物,突然江潮骤至,淹死了很多人;1954年1月13日下午4时许,这一奇怪现象在泰兴再度出现。当时,天色苍黄,江水突然出现枯竭断流,江上的航轮搁浅,历经两个多小时之后,江水重新汹涌而下……

  更加匪夷所思的是,北纬30°线又是世界上许多令人难解的古代文明之谜的所在地。
  比如,北纬30°线上有古埃及金字塔群,有狮身人面像之谜,神秘的北非撒哈拉沙漠达西里的‘火神火种’壁画、死海、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传说中的大西洲沉没处,叹为观止的远古玛雅文明遗址……地球上最著名的许多古建筑全部会聚于此线,不能不叫人感到异常蹊跷。以上都还是众所周知的,还有许多人不知道的,比如:
  黎巴嫩巴尔别克村的在北纬30°线上,有一个远古遗址,它的外围城墙是用三块巨石砌成,每块都超过1000吨,即100万公斤,其中仅一块石头,就可以建造三幢高5层、宽六米、深12米的楼房,且墙厚度达30厘米。这三块巨石在当时怎样运来的,有谁知道?
  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和瓦勒尔湖附近的北纬30°线上,有两处“死亡谷”,只危及飞禽走兽,而对人的生命却没有威胁。每年在上述“死亡谷”丧命的各种动物多达3万多只。
  坐落在意大利北部佛罗伦萨市北纬30°线上的比萨斜塔,至今已有828年历史。此塔建至一半以上高度时就开始倾斜,斜度为1.2至1.5米,看起来摇摇欲坠,却有望创下“千年不倒”甚至“万年健在”的记录。
  地中海中部岛国马耳他,在北纬30°线上有一条奇特的轨迹,凹槽深度达72厘米,一直延伸到地中海中深达42米的地方,说它是车轨吧,但它又显示出明显不同的辙印,从古到今,产生过关于轨迹的20多种猜想,无一能成立。
  更奇怪的,在北纬30度附近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塔柯斯小镇的郊外,有一个神秘地带,这里是一个片茂密的树林,所有的大树都向同一个方向大幅度倾斜,人也毫不例外,人进入此处无论如何也无法垂直站立,身子竟会不由自主地与树木向同一个方向倾斜而不跌到,且还能健步如飞,不费力地行走,即使从空中落下的物体,包括鸟类也都往一个方向倾斜,这片区域里的一切,完全违反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2012-7-5 19:20:00
  同学们听了,忍不住都啧啧称奇,老金表情更加诡秘地扫视了一下教室,接着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