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仪师手记:我在四川音乐学院旁的殡仪馆当临时工》
第28节

作者: 雷立刚
收藏本书TXT下载
  “北纬30°上,有闻名于世的百慕大三角区,自从16世纪以来,这片神秘的海域共失踪了数以百计的船只和飞机。二战时期,在川藏这条北纬30°线上,美军共损失468架军用飞机。这条线是飞机、轮船失事最多的地方,人们习惯上把这个区域叫做‘死亡旋涡区’。除了‘百慕大’之外,着条线上还有日本本州西部、夏威夷到美国大陆之间的海域、地中海及葡萄牙海岸、阿富汗这5个异常区。
  这条线附近,还是令人恐怖的地震死亡线。这一地区发生的灾难性地震,死亡在2000人以上或者震级在7级以上的就达几十次,如日本大陆的地震达到8级、葡萄牙里斯本两次8级地震、土耳其埃尔津登的8级地震、美国旧金山的8.3级地震,意大利拉坦察的9.8级地震……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0级大地震,震中也在北纬31度,离30度很近。震及30°的地方均被破坏。2010年4月14日发生在青海玉树的7.1级地震,震中33.2的北纬纬度也大概接近30度。与汶川地震相同,玉树地震的震源深度同样为14千米。

  在我们中国,北纬30°线附近也是神秘区域很多。例如,安徽省黄山市新安江屯溪段北纬30°附近,环溪矗立的山间有36座古石窟,洞中空间奇大,结构怪异,有的层层叠岩,洞中套洞;有的水波荡漾,迂回通幽;有的石柱擎天,奇幻神秘。洞中无壁画、无佛像、无文字。其中被命名为35号的石窟,洞深170米,面积1.2万平方米,仅掘出的十几万立方米石料,就足以铺就成一条由黄山市通往杭州市的公路。

  北纬30°线附近的鄱阳湖,也非常神奇,1945年4月16日,2000多吨级的日本运输船“神户丸”行驶到江西鄱阳湖西北老爷庙水域突然无声无息地沉入湖底,船上200余人无一逃生。其后,日本海军曾派人潜入湖中侦察,下水的人中除山下堤昭外,其他人员全部神秘失踪。山下堤昭脱下潜水服后,精神恐惧,接着就精神失常了。   抗战胜利后,美国著名的潜水专家爱德华?波尔一行人来到鄱阳湖,历经数月的打捞仍一无所获,除爱德华?波尔外,几名美国潜水员再度在这里失踪。   过去了40年后,爱德华?波尔终于向世人首次披露了他在鄱阳湖底失魂落魄的经历。他说:‘几天内,我和三个伙伴在水下几公里的水域内搜寻神户丸号,没有发现一点踪迹。这一庞然大物究竟在哪里?正当我们沿着湖底继续向西北方向寻去时,忽然不远处闪出一道耀眼的白光,飞快向我们射来。顿时平静的湖底出现了剧烈的震动,耳边呼啸如雷的巨响隆隆滚来,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将我们紧紧吸住,我头晕眼花,白光在湖底翻卷滚动,我的三个潜水伙伴随着白光的吸引逐流而去,我挣扎出了水面……’

  而鄱阳湖畔的鄱阳县莲湖乡朱家村,村民朱满善、朱松善家里无缘无故地不断发生火灾,火星红色,线型走状,每次起火都很奇怪,易燃的东西没烧着,难燃的物体偏偏着火,而且火势无论多大,每次浇上一点水即灭,1995年3月23日至4月6日,朱家已发生大大小小不明原因的火灾20多起。”
  当老金说到这里,整个教室里鸦雀无声,几乎每个人,都被震慑住了。老金最后总结说:
  “这条纬度线附近发生的一切,究竟是偶然巧合,还是造物主的有意安排,抑呈是受人类暂不可知的某种力量主宰?
  人类正在逐步陷入一个怪圈,即多数考古学者总是以人类的科技力量去衡量大量留存于世上的史前文明,然而,这种科技——人类数千年来自以为是的法宝——往往却总是无能为力,因而显得十分的稚拙和可笑。
  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严肃的考古学者,逐渐醒悟了,他们发现把现代集约技术用于研究过去时代的秘密不足以见效,立即改弦易张,小心地收起了各种对科技的依赖,而从人类隐秘思想里寻求线索。
  最后,我要告诉同学们一个你们都没觉察的知识:你们此刻置身的成都,就正是在北纬30度线上!”
  下了课,同学们都兴奋地跟着老金走出教学楼,我和牛鞭、雷立刚也兴奋不已地尾随着老金,这个话题实在太吸引人了,何况黄大叔的约见还早,于是我边走边与老金探讨,也许是北纬30度确实也是老金兴趣所在,他罕见地没有急着回家,而是饶有兴致就地跟我们几个,坐在四教外面的林间石椅上,继续聊起了。不知不觉间,又过去了个把钟头,我忽然想起黄大叔事儿,一看手表,已经十点三十五了,我赶紧把书包丢给牛鞭,快步就向四教里跑去。

  当我跑到四教三楼的时候,迎头看到方纵正往楼下走,我拉住他,问:“你不是不来吗?怎么又来了?”
  方纵说:“我本来是不打算来,但放心不下你,怕你出麻烦,所以我把自己的事推了,专门赶过来,但到了这里,却没看到你,所以我正要下楼去找你呢。”
  我说:“那,黄大叔在吗?”
  方纵说:“我不知道,我也是才到这里,一看你不在,转身就下楼去找你了。”
  我让方纵留在楼梯口别动,独自快步走到那间小房子门边,按黄大叔说的,敲三下门,然后停5秒钟,又敲三下门,可是,里面却没人来给我开门,我站了十多秒中,又敲了一次,还是无人开门,我正在疑惑,打算下楼,并随后推了那门一下,没想到,门却“吱”的一声,被推开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