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经历的30个奇闻异事》
第9节作者:
lizi
日期:2013-04-04 15:05:00
这个雕塑变活人的事,在我们矿,当年引起非常大的轰动,一直没有找到合理的解释。后来公丨安丨也查了,就是查不出那具雕塑是怎么不见的。奇怪的是,从那次以后,陈列室就不再闹鬼了,那个副科长的小孩也不再做恶梦了,不久贫血病也好了。老头因为肺病晚期,那晚受了大惊吓,喘不过气来,回去就咯血,没过多久就死了。至于为什么那个幸XX要找这个小孩,就有很多说法。传得最多的一种说法是,在学校组织参观的时候,这个小孩在陈列室不小心把手划破了,把血滴到了那具幸XX的雕塑上。雕塑受了血气,就开始还魂。刚开始血不够,晚上就来吸那个小孩的血。等血吸够了,就完全变成了活人。不过,除了那晚老头的说他见过之外,后面再没有人见过。老头见的究竟是人是鬼,到哪里去了,就不知道了。
这个故事就到此为止了,下面讲另一个。
日期:2013-04-04 15:18:00
六 大树的笑声
这个事是我爷爷跟我说的,他说是他亲自经历的。我爷爷年轻的时候,据说加入过什么帮派,虽然是小喽罗,也算是混社会的人吧,所以胆挺大,脾气也挺暴。
我们那有个墟镇,离我们矿走公路有40多里地,但走小路只有20里左右,近了一半还多。那时候,记忆中是没有长途车开那个墟镇的。要去只能坐矿里拉货的便车。前面已经说过,那时候便车司机是很牛逼的,跟他不熟或不给他好处,他就不拉你。我爷爷就是个脾气暴,不爱求人的人。同时,他脚力特好,因此,他去赴墟(就是赶集)都是走小路。故事就发生在这条小路的某个地方。
日期:2013-04-04 15:52:00
那近20里的小路,主要是横排路,上岭下岗不多,所以走起来不算太累。只是从大山中蜿蜒穿过,一般人不太敢走。说到这里,要说下赣南的山歌。赣南人喜欢唱山歌,客家山歌很有名的。有一首著名的山歌,开头就是“打只山歌过横排”,至于后面的内容,则因人而异,有所变化。有人考证山歌的起源,是行路人为了壮胆。这个说法很有道理,一个人走在大山里,幽寂,有野兽,确实会感到害怕。这时嘹亮的山歌能起到解除寂寞的心理作用和驱赶野兽的实际作用。如果在树丛或茅草丛中,唱山歌则表示你是人不是野兽,否则,有可能被某个二逼猎人一枪暴头。另外,山歌的另一大作用,是用来搞对象,搞男女关系。原生态的山歌,内容绝大多数是哥呀妹的,有的还挺黄,属于“三俗”。我爷爷虽然不是客家当地人,但在那住久了,耳濡目染,因此一个人走山路的时候,也喜欢唱唱。我们那的山歌,开头或结尾,常有一个“哦呵呵呵……”,其实,我们听一些其他地方的原生态民歌,好象都有这个,看来不光是我们那是这样。我爷爷那次在山路上遇到的怪事,很可能与这个“哦呵呵呵……”有关。
日期:2013-04-04 18:41:00
那条20里的山路,两头都有人烟,所以,刚走的时候和快到终点的时候,一般路上都能遇到人,砍柴的什么的,恐怖的是中间那段,大概有十里左右的路程,杳无人烟,山深林密,让人感觉阴森森的,很渗人。一般赴墟的人,都是走大路(公路),很少走这条小路的,不太敢。那次,我爷爷赴墟回来,背了一个竹篓子,里面放了一些买回的甲鱼螃蟹什么的。那时候和现在正好相反,甲鱼螃蟹之类的东西,比肉便宜很多,没人吃。不象现在老贵了。因此我爷爷那时经常从墟上买一些回来改善伙食。当他走到那条路最阴森的路段时,大概他自己也有些害怕,就放声唱起了山歌。唱完一支歌,结尾照例有“哦呵呵呵……”的尾声。这个尾声有向别人打招呼的意思。如果山里还有其他人听到了,就可能会接着来一句“哦呵呵呵……”,然后开唱另一首歌。当我爷爷唱完这句“哦呵呵呵……”的时候,他听到路边传来一阵接一阵的笑声,这笑声很清楚,声音很大,绝不可能听错,也不可能是回声。我后来问他,这笑声象什么样子,他说“嘿嘿嘿……”的,但频率非常快,很尖厉,不象人发出的,更不象动物或者鸟发出的。这笑声让人全身发冷,他于是四处看,终于发现笑声是从一棵大树上传来的。他仰头看了那树,发现那树上根本就没有人,也没有其他异常。他于是加快脚步,急忙往家赶。回到家,满身冷汗,全身都湿透了。洗了澡,喝了不少酒压惊,故意喝得有些醉了,晚上倒头便睡,第二天起来才恢复平静。从此以后,他赴墟也不敢走那条小路了,都走大路。
这个事就这么过去了,给我爷爷造成的影响,也就是不敢走那条路而已,再进一步,就是以后时不时地要求那些牛逼的货车司机,心里很是不爽。他也没有因此害病什么的,后来活到80多岁才去世。
不过,我还听到过一件事,也是发生在那条山路上,是真是假我就不知道了,但比我爷爷遇到的这个事更离奇。
日期:2013-04-04 19:06:00
下面就说一下我听说的这个事。
我们矿附近的农村有个老太太,提了一篮子鸡蛋去墟上卖。那个年代“割资本主义尾巴”,不准农民搞副业,农民没有经济来源,唯一的活钱,就是养几只老母鸡,下几个蛋,拿去墟上卖点钱,被戏称为“鸡屁股银行”,意思是说钱都存在鸡屁股里。话说这个老太太,在墟上卖了半篮鸡蛋,还剩一半没卖掉,就准备走那条山路回家。她为什么要走那条山路而不走大路,原因我记不清了。可能是没赶上车吧。矿里到墟上没有直达的车,走出墟十里开外,在一个路口,可以拦搭县城开往矿里的车,但每天只有一班,错过点就没戏了。至于我们矿的便车,我们矿的人都要跟司机好才行,她一农村老太太,不是矿里人,根本不可能让她坐。
这个老太太麻着胆子走那条山路。刚开始不时地会遇到砍柴的人,有的人还会很热心地问候她,说些“您这么大年纪了,要注意安全啊”之类的话。让老太太觉得很温暖,也就觉得这条小路也没什么可怕的。可是,走着走着,就再也遇不着人了。山越来越深,树林也越来越幽深。老太太就有些害怕了。偏偏在这个时候,她又有些尿急。女人嘛,总不可能象男人一样站路边就解决。于是,她看一眼路两头没人,就把鸡蛋放下,到路边的树林子里去方便。转眼不到一分钟的功夫,等她回来时,鸡蛋连同篮子不见了,原来放鸡蛋的地方,放了一大堆柴火,足有200来斤。
日期:2013-04-04 20:40:00
这个变化来得太快了,比刘谦的魔术还快。这会是谁干的呢?刚才路两头明显没人。再说了,如果是人要偷鸡蛋,直接拎了鸡蛋走不就得了,又何必弄一大捆柴火放这呢。老太太觉得,没有任何合理的解释,只能是这堆柴火是鸡蛋变的。她于是又心疼,又害怕。一路小跑回了家。回到家之后,早已是上气不接下气,一屁股坐在地上。家里人又是揉心又是捶背的,好半天,老太太才能说话。便把刚才的事跟家里人说了。家里人自然是将信将疑。大家便约好,第二天去现场看看。到了第二天,老太太的子侄辈,和村里一些闲得蛋疼的小伙,一大帮人就去了。老太太没有去,但给他们描述了是在什么地方。因为就是一条窄窄的山路,柴火就在路旁边,很好找。不一会,这帮人就找到了,柴火还在原地。柴火都是很好烧的石板楸(我们那的一种树名),大伙一商量,说鸡蛋丢了,咱也不能吃净亏,管他鬼不鬼的,先把这堆柴火扛回家再说。于时几个人把柴火分了,一人一小捆地扛回来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