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进,世界上最早的百科全书:鬼竹笑谈山海经》
第18节

作者: 剑灵鬼竹
收藏本书TXT下载
  据说凤凰吃喝自然从容,常常自己一边唱歌,一边翩翩起舞,一旦出现在人间,就是天下出现太平的征兆。梧桐为树中之王,相传是灵树,能知时知令。《闻见录》:“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作为百鸟之王的凤凰身怀宇宙,非梧桐不栖。
  黄帝即位,自觉天下太平,想亲眼看看传说中的凤凰。为此,他请教天老。天老回答:凤凰显形,乃是祥瑞的预兆,只有在太平盛世才出现。见到它一掠而过已是很不容易,如果能看到它在百鸟群里飞舞那就是千载难逢的祥瑞了。黄帝听后很不高兴,他说:我即位以来,天下太平,为什么连凤凰的影子都没有看见?天老说:东有蚩尤、西有少昊、南有炎帝、北有颛顼,四方强敌虎视眈眈,何来太平?黄帝听罢便率兵讨伐,于是天下一统。他看见一只带有五彩翎毛的大鸟在天空翱翔,而数不清的奇珍异鸟围着它翩翩起舞。黄帝知道,这只大鸟就是凤凰,也是他想看到的瑞象—百鸟朝凤。

  黄帝立刻穿上黄袍,带上黄带,带上黄帽,在大殿中祈祷,凤凰就一直盘旋在大殿上空,黄帝叩首再拜,凤凰从此栖息在黄帝东园的梧桐树上。
  从此,开辟了中国的第一个太平盛世。
  日期:2011-11-20 02:56:00
  57·发爽山和旄山之尾
  游览完丹穴山,看完凤凰,我们应该继续前进,前往下一个目标——发爽山。
  发爽山位于丹穴山以东五百里处,发爽山可谓穷山一座,山上不长花草树木,却多流水,而且栖息着诸多白猿。汎(fan)水从此山发源,往南流入渤海。

  我们从发爽山一直往东行走四百里,就到达了旄山的尾端。作者对此没有过多的文笔,也很节省墨水,只说山南面有一个巨大的峡谷,叫做遗谷。
  我们很难想象出,这个遗谷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或者存在什么传说!
  但是作者在次没有给我答案。
  他只是说,遗谷中多有奇怪的鸟儿,统称怪鸟。具体怪成什么样子,就只能请各位读者,发挥你充分的想象力,想象一下。还说道,山谷中能吹出,温和的南风。
  到此,作者收笔,再无半字对遗谷的描写。
  虽然山海经经常出现这样的地方,不足为奇,让我们在毫无兴趣和意犹未尽的遗憾之间徘徊,做出心理斗争,要不要继续看下去,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作者省墨水,更是一种写作的高明手段。
  在资料不充分的地方,一笔带过,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可见作者的写作水平已经出神入化。

  好的,解说到此,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迹,继续游览前面的风景。
  日期:2011-11-20 03:12:00
  58·非山一带。
  从旄山的尾端往东四百里,我们就能来到非山的尽头,他和发爽山有着两个共同之处,没有花草树木是其一;其二就是水源相当丰富。除此之外,作者也再无其他的描述。
  从非山再往东五百里,就来到了夹阳山,他和非山啊,发爽山可谓是亲密的同志,相当好的兄弟,也是没有花草树木,但是水源却相当的丰富。
  不难发现,上古时代还多地方千篇一律的相似,南次二经的三大荒山也好,还是目前南次三经的发爽山,或者非山、夹阳山。相似度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这些都是放在今天黄金周连游客都没有的地方。

  废话不多说,我们继续。
  从夹阳山往东五百里,就到了灌湘山,山上生长着茂盛的树木,但却不生长杂草,学植物的都知道,杂草会和主要植物争抢养分,看到这些应该明白为什么灌湘山树木茂盛了吧。
  山中也有许多奇怪的鸟禽,但是却没有野兽,不知道是不是这些怪鸟过于难看不堪入目连豺狼虎豹都害怕,还是他们生性凶悍,嗜杀成性。
  但是我更愿意相信是后者原因。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日期:2011-11-25 23:30:00
  59·鸡山令丘
  从灌湘山往东五百里,来到了鸡山。鸡山,不能顾名思义的理解为鸡多的山,也不知道古人为何取名如此,摆在现在的年代一定是人人唾弃的地方,登徒浪子除外。
  当然,这山应该是像鸡一样的外行,才取名鸡山。据说此山也是资源丰富,山上盛产金属矿物,而山下则盛产一种叫丹雘的红色涂料。黑水就发源于此山,向南流入大海。
  黑水中有一种叫(tuan左鱼右专)鱼的其特生物,它的形状酷似鲫鱼,却长着猪一样的尾巴。能发出小猪的叫声一样的声音。也有传位说,此生物不是鲫鱼样子,而是蛇的样子,猪的尾巴。此鱼在当时乃是天下美味,汤肉鲜美,在上古美味佳肴中,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也不好,此鱼的出现伴随这天灾,和长右的相反。长右是大涝灾,而它则是旱灾,可谓两面人生。
  我们参观完鸡山,再来看看上古时代,存在于南方的一座火焰山。
  火焰山,我们多数人认识他都是因为西游记,伟大的文学家吴承恩老同志是这样形容火焰山的:“八百里火焰,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壳、铁身躯,也得化成汁哩!”山海经中也有一座类似的山,就是令丘山。

  他位于鸡山以东四百里处,没有花草树木就算了,却漫山遍野到处是野火。什么叫野火,就是不是人为的,是自然的。
  这可是一座实实在在的火焰山。
  有人曾经推测,此山是一座活体火山,在那个时代,正处于爆发状态,岩浆喷发。起初我也相信是这么一回事情,时候仔细一想,如果我是作者,我一定会写,山顶有火焰喷出,高数十丈等等。但是作者没写,就说明他不是喷发中的火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