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进,世界上最早的百科全书:鬼竹笑谈山海经》
第19节

作者: 剑灵鬼竹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1-26 01:00:00
  60·中谷
  在令丘山的南面有以峡谷,当时的人称之为中谷。山谷之中,能刮出强烈的东北风。
  这不足为奇,奇特的是,他山谷中的一种生物。此生物属于鸟类,形状就像是猫头鹰一般,却长着一副人脸和四只眼睛而且有耳朵,名称是颙(yu)它发出的叫声,如同在呼唤着自己的名字。
  和鸡山黑水里的那种鱼儿一样,这种鸟一旦出现就天下大旱。
  实属晦气生物,久而久之他们都成为了象征天下大旱的征兆。

  这种名叫颙的鸟儿,最后一次出现,是在明朝万历年间。相传,万历二十年,这种颙鸟大批数量的出现,集聚于豫章城宁寺,一般的鸟儿,比如燕雀之类的都不喜欢它们,为了表示极度的不满,这些鸟儿都鼓噪起来。
  起初人们不以为然,认为是这些一般的鸟儿害怕这些奇怪的,或者说没见过的生物。
  后来才知道错了。
  同年五月至七月,整个豫章郡内酷暑异常,气温达到40度左右,渴死了不少人。而且整个夏天滴雨未降,所有的禾苗和农作物全部枯死。
  每每看到此处,我都觉得触目惊心。
  几只小鸟,既然能构成如此之大的威胁,可见凶兽之“美誉”,绝非浪得虚名。
  日期:2011-11-26 18:40:00
  61·仑者山禺槀
  令丘往东三百七十里,就到达了仑者山。山上有着丰富的金属和玉石矿藏,山下则盛产青色涂料。
  这些在当时都不算出名的,金属和玉石甚至是涂料,在太古时代遍地都是。仑者山在当时,最出名的,是山上生长的一种树木。

  根据山海经记载,仑者山上有一种树木,形状像一般的构树 却是红色的纹理,它的枝干,却能分泌出一种像油漆一样的汁液,但是他的味道倒不是油漆味,这种汁液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如同麦芽酿制的酒一样,相当的甜。而且,人们喝了他之后,不但不会感到饥饿,还能不会感觉到烦恼。
  人们给这种汁液取名为——白(gao)【艹/咎】。
  除此之外,这种汁液还有一种奇效。书中用四个字形容:可以血玉。就是说,用这种汁液,可以把玉石染得如血一般鲜红。
  从仑者山往东五百八十里,就到了禺槀(gao)之山。
  此山作者对他的文笔也不多,只有说有很多奇怪的野兽,和很多大蛇。
  也行他就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作者也在此不得不省省墨水了。
  日期:2012-02-04 13:39:00
  62·南山经最后的旅程。
  槀山向东五百八十里处,就是南禺山。这不但是南次三经的最后一座山脉,它的出现,也代表着南山经旅程到此结束。
  据考证,南禹山位于古代的南海郡,具体位置就是今天广东的番禺。相信喜欢旅游的人都认识这个地方,此处余荫山房,并是岭南四大园林之一。
  根据经中记载,南禺山不但盛产金属矿物和玉石,更有神奇的山洞和水流。
  据说上中有一洞穴,水在春天流入洞中,夏天则流出来,冬天则闭塞不通。当时山下的居民,可以与此为据,推算春夏秋冬,四时季节,极其方便。
  佐水就出自此山,然后向东南流入大海。
  佐水流经之处,就会有鹓(yuan)雏和凤凰栖息于岸边,凤凰在此之前已经讲过,下面我们来解说一下,什么是鹓雏。
  鹓雏,凤凰,鸾鸟,皆为同类神鸟。它沪油事故凤凰里的一种,也可以理解为是凤凰的另一种形态。

  我各人则认为,凤凰是鸾鸟和鹓雏的统称,鸾鸟是成年的凤凰,而鹓雏是幼小的凤凰,就如我们人类一样,人是我们大家的统称,幼小的叫小孩,成年的叫大人一样。
  它们都有纯洁吉祥的象征。
  伟大的老庄同志,曾经这样说鹓雏的:鹓雏从南海飞向北海,沿途非梧桐不栖息(和凤凰一样的脾气),非练食不吃(练食:竹子的果实。)非醴(li)泉(甜美的水)不饮。老庄先生还很会开玩笑的说: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意思就是说: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鹓刍鸟,发出 ‘ 吓 ’ 的怒斥声。
  可见其圣洁,而南禹山也因为凤凰和鹓雏的存在,而成为了非常之神圣的地方。
  到此,南次三经就游览结束,我们来总结一下,南次三经从天虞山开始,到南禹山为止,总共也就一十四座大山,连绵六千五百三十里,诸山山神皆为龙身人面,祭祀山神的时候,比较复杂。
  首先要一条白色的狗做祭牲,用血涂祭祀,祀神要用稻米。从此我们可以看出,祭祀不一定要杀神,可以将血涂抹在祭祀之物上来祭祀。

  南次三经就是如此。
  到此,我们南山经的旅程就此结束,接下来我们讲进入西山经的旅程。许多武侠和历史称呼此地为西域,而我们金庸大侠则说此处多产毒人,例如:欧阳锋,木驼子等等。
  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西山经的神秘面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全文完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