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须:一根诡异老鼠须背后隐藏的秘密——我和捕蛇后人亲身经历的诡异事件》
第15节

作者: 鱼微城说书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九九年的时候,适逢学校组织毕业生二十年聚会,老爹和成麻子在宴席间见到了李立山教授。当时老爹两人几乎没有认出面前这个面容憔悴,已然毫无生气的老人。
  分别的前一夜,李教授喝得微醺,找到老爹和成麻子说起了当年的事情,对于成麻子和老爹来讲,当年的事情是他们二十年来一直解不开的心结。借着酒劲,李教授说起了当年的事情。
  六五年的时候,南太行开辟盘山路,炸山的时候,山体发生了坍塌,几个造型怪异的人面鼠身青铜像从坍塌的山体里被发现,这个发现让当时的工程连顺着山体发现了一座西周时期的古墓。
  当时刚刚进入研究所的李教授跟随考古队进行了发掘,那座西周古墓的遗址面积并不大,但是墓道竟然有4道,如此之高的规格,在过去发现的西周国君诸侯一级的古墓里,从来没有见过。

  一开始,墓里就发现了七只规格相同的四足青铜鼎,西周墓葬的随葬品有青铜礼器、兵器、车马器、玉石装饰品、原始瓷器和漆器,其组合是以鼎为核心,用鼎的多寡标志着墓主人社会地位的高下,墓里出土了七只鼎,显见墓主人地位之高。
  很快考古队意外地又发现了第八只鼎,一只三足鼎,这只三足铜鼎周身刻着满满的铭文,李教授当时是研究铭文学的,他一瞧,这铭文并不是西周时期特有的大篆,而是完全令人无法看懂的一种鸟篆文字,他觉得奇怪,于是将整个铜鼎的铭文全部拓下来,准备日后研究。
  这个三足青铜鼎的发现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大家的全部兴趣都集中在了墓主人的青铜棺椁上。
  因为当时墓体损坏程度较大,加之随葬品数量很大,发掘工程持续了将近一个半月,许多令人奇怪的随葬品陆陆续续被发掘出来,其中数尊的人面鼠身铜像尤为吸引人。
  这几尊铜像与人等身高,人面部分的表情非常肃穆,神情中透着一股说不清的诡异,将这表情的人面安放在老鼠的身上,显得无比怪异。这种青铜像在以往的西周墓里从未出现过,这让在场的老专家很是兴奋。

  被当做此次考古发掘压轴的那只青铜棺椁一出土,就被运到当地的文物局封存了起来,等待从中央派遣的专家到来和当地的研究人员一同开棺。
  日期:2012-7-12 23:11:00
  李教授当时还是个毛头小子,其资格还站不到一同开棺人的行列中,但好奇心是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李教授有个爱好,就是下象棋,而且棋艺了得,同在研究所的一位胡老教授也酷爱象棋。
  这位胡教授是当时国内赫赫有名的古文字学家,一老一少棋逢对手,在所里没事就会杀到天昏地暗,李教授年轻时候心高气傲,不谙行事之道,每次对弈,从不留棋,胡教授三盘输两盘,临走还一边擦汗一边说着明日再来,心里不知道骂了这不开窍的小子多少次。
  此次开棺,李教授得知胡老教授也在其中,两人再次对弈,李教授暗里让棋,胡教授难得赢了满盘,高兴不已,李教授见老人家正在兴头上,旁敲侧击打听起来开棺的事情。

  从胡老教授口中,李教授听到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那只青铜棺椁里摆放着的,是一具古怪之极的尸骨。
  那具尸骨蜷缩在一起,就好像下葬前将整个尸体揉成了一个圆,如果对尸体进行如此的弯折与处理,骨骼肯定会有大部分的断裂,奇怪的是这具尸骨的骨骼非但没有丝毫的断裂痕迹,还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骨骼生长方式,尤其尾骨处,有着长长的延伸,好似是一具长尾的爬行动物。
  在场的专家无不骇然,这样的骨架根本不是人类所具有的骨架,这墓里埋葬的难道不是人?
  这具尸骨太让人感到匪夷所思,尤其对当时在红旗下处事的老学究来讲,完全颠覆了世界观,那时候,是政治风暴正劲的一段时间,谁也没敢讲话,最后一个资格相当老的专家开了口,赶紧烧了尸骨,带头的几个研究员惶恐收了尸骨,送了坟葬场。
  这件事情算是告一段落,没想到过了半年,那个开口的老资格专家不见了,随之不见了的还有所里的胡老教授,一开始李教授没有发觉这个事情的反常,直到曾经几个在开棺现场的教授都陆续不见了,李教授这才意识到,出事了。

  没过一段时间,李教授被通知要到甘肃跟随一支考古队发掘一处古墓,到了甘肃才知道,原来自己安排到一家研究所去,到了研究所的一间大厅,李教授一看,之前参与过开棺的几个老资格全部都在里面,而大厅里根本没有什么考古队,有的是一只摆在大厅中央的三足鼎,这只三足鼎就是之前西周墓里的那只铜鼎。
  根据招待人员所给的资料,李教授了解到,在自己来之前甘肃发现了一处汉朝墓,这个汉朝墓出土了四卷竹简。考古队根据对这个汉朝墓的发掘整理得知,这四卷竹简是一个汉朝的大夫所写,记载的是他早年跟随一位西域都护史出使西域遇到的一些见闻经历。
  因为所写内容太过离奇,当时在场的许多人都无法相信内容的真实性,李教授也是来到大厅后见到胡老教授,从胡老教授手里看到这四卷竹简影印版的,看完之后他才觉得此事的确匪夷所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