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须:一根诡异老鼠须背后隐藏的秘密——我和捕蛇后人亲身经历的诡异事件》
第16节作者:
鱼微城说书人 2012-7-15 21:44:00
一开始的一卷竹简完全是正史的写法,描写了汉帝遣使的经过以及随行的人员,第二卷记载的是使队过了玉门关之后遭遇到一场“黄龙沙”,按照现在的理解应该是这支使队遇到了一场大风沙,整支使队在风沙中损失了大部分的马匹和辎重,更槽糕的是他们迷失了方向,走进了一片不知名的戈壁滩,接下来的一卷描写的很惨烈,“行十日,水尽,余士剖尸饮血,倒者臭不能掩”,在戈壁滩走了将近十天,水已经没有了,活下来的人开始剖开死掉的人喝血止渴,很多死掉的人没有埋掉,发出腐烂的恶臭。
在最后一卷,这位大夫没有写怎么逃出的戈壁滩,而是直接写到自己在一个山洞被一群人救下来,这群人自称殳人,大夫与这群殳人在山洞生活了数年,并且学会了他们的语言和文字,通过相处,这位大夫了解到,殳人自称夏商时期就生活在此,这群人有着神奇的役鼠之术,他们善养鼠类,通晓鼠语,并且在山洞供奉着一只巨大的白鼠,这只白鼠通晓天地之事,操纵时间轮回。
这位大夫生活了几年之后,十分怀念汉都的家人,于是告别这群殳人准备前往长安,临行前殳人交给大夫一个白色石盒,并告诉他,日后如果想回来,打开石盒就会回来。
殳人将他带到玉门关之后马上离开了,这位大夫沿着玉门关一路回到长安之后,他马上把石盒交给汉帝,并对汉帝讲述了经历之事,汉帝大惊,单独召他和几个大臣密谈。石盒里究竟有什么,这位大夫并没有写,只是并没有发生打开石盒就会回去的事情,于是汉帝委派他带领一支队伍去寻找这群殳人,可是前后找了五次,都无功而返,汉帝开始质疑大夫所说之话,不再相信他,这位大夫郁郁而终,临死将此事写下来。
2012-7-15 21:45:00
李教授看完之后觉得不可思议,尤其竹简其中有这么一段记载,殳人中没有老人和小孩,每一个殳人都从供奉白鼠的山洞深处一面白色石壁中出生。
这位大夫所写的是真的吗,人怎么可能会从石头里生出来,还有那只白鼠,完全是神话小说里的妖怪,一旁的胡老教授说道,是不是真的不好确定,毕竟这是古人的东西,谁晓得他是不是在编谎话,我以前在一个战国墓里的祭祀铜器上的确见过关于什么上古神鼠的零星记载,不过根本没有正面的史实和证据,这个民族是不是真的存在过,完全不可考。
李教授“嗯”着点了点头,问道,可是这竹简跟我们来这里有什么关系?
胡老教授眯着眼睛,你个毛犊子,瞧见那只三足铜鼎了吗?
一进来我就看见了,这两者有啥关系?
我们要做的任务是破译这只铜鼎上的奇怪鸟篆,估计他们以为这种鸟篆就是殳族的特有文字。李教授看到胡老教授脸上有些鄙夷,那汉朝墓里不光出土了四卷竹简,还有几个人面鼠身石像,和我们之前发现的西周墓鼠身铜像样式差不多,估计就因为这些人面鼠身像,他们认为汉朝墓和之前的西周墓存在联系,于是想从西周墓里的这只铜鼎里找出线索。
李教授看着三足鼎,想着竹简里怪异的记载,眉头紧锁。
2012-7-15 21:46:00
李教授一众人破译铜鼎文字的工作进行的极为缓慢,破译文字一般要通过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等方法,全面整理排比出文字的发生,然而大多数的情况并不简单,一是符号零星分散,二是这类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就像被称为“八大神秘文字”的仓颉书、夏禹书、红岩天书、巴蜀符号、东巴文字、岣嵝碑、夜郎天书和仙居蝌蚪文一样,最重要的难点是它们是一种未知语言的未知文字,谁也弄不清它们与古代或现今何种语言文字的关系。
像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译完全是靠罗塞塔石碑而破译成功的,拿破仑在侵略埃及时,一名军队的上尉在埃及罗塞塔无意中发现托勒密王朝时代所刻的石碑,这面石碑上刻有古希腊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古埃及通俗文字三种对照文字,学者通过他们熟知的古希腊文字,终于找到了打开破译埃及象形文字的钥匙。
西周墓和汉朝墓里根本没有一块两种文字对照的东西作为破译的参考,这就等于一群人盯着铜鼎的奇怪文字脑子里瞎联想,根本不会出来任何结果。一众人在甘肃待了近半个月,破译工作进展极为有限,没过多久,大家陆陆续续被遣回。
李教授回去之后,对铜鼎文字一直持续着破译研究,后来发觉无果,只好忍心,慢慢放弃,直到他在老爹四人发现的岩洞中找到那个蛇纹青铜罐,当看到蛇纹铜罐上那行不规则的铭文时,李教授感到无比的兴奋,这个青铜罐所刻铭文的样式竟与当年三足鼎上的所刻属于同一种文字。
就在进洞后的第二天,考古队和部队被洞内大量人面鼠怪袭击,李教授被迫撤出山洞,第三天上面就派下人来,一支从军区委派的部队开始长期驻扎祝清山,李教授一行人被告知不再参与这次活动,李教授接着被调到了山东临沂,并嘱咐不能再提及祝清山的事情,这个变动非常莫名其妙,联想以前西周墓的事情,李教授隐约觉得这个调动后面肯定是因为自己触及了所谓的敏感区域,于是偷偷隐藏了那个蛇纹铜罐,决口不提此事。
2012-7-15 21:47:00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