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眠者》
第42节

作者: 茶炉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1-10-6 7:56:00
  不少人还是头一回见到大铁饼的真面目。
  当炮击和空战开始的时候,这些人有的躲在掩体里,有的猫在观察哨上,还有些人是参与战斗的探照灯操作员。在地面上仰望天空时,看到的那个东西圆圆的、扁扁的,样子特别像学校体育课上常见的铁饼,所以,当这场没有胜负的战斗因为上帝打了个大喷嚏而宣告结束时,地面上的部队在向上级汇报情况时,嘴巴里的法西斯飞机就都改成了大铁饼。
  而当这些人当中的部分人参与了搜索和值勤任务后,再一次从更近的位置更清晰的看到了昨天夜里看到的那个大铁饼的样子。

  皑皑白雪做为景物参照是个很好的事情。
  在皑皑白雪的对照下,大铁饼黑色的外表显得非常突兀。
  那座无名湖泊不很深,所以大铁饼仍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暴露在湖面的坚冰中。
  靠近坠落地点的警戒线与大铁饼之间的距离也有500多米远,但大铁饼实在是太巨大了,以至于离开那么段距离仍看得很清楚。

  军官当中有个别人是学过机械制图的大学生,根据他的目测和推算,大铁饼的直径至少有60米左右,高度25米左右,外缘是标准的圆形,上下的鼓凸十分对称,顶部原先应该有个“帽儿”似的装置,被闪电破坏掉以后,顶部原先的位置塌陷下去,成了一个黑黝黝的空洞,就像一张咧开的大嘴,从那空洞中还在朝外冒着一缕缕的烟雾。
  站在大铁饼近前的那几个怪人保持着一致的姿势,仰头张嘴,但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却只见冻结在大铁饼周围厚厚的冰层正嘶嘶地碎裂着,噼里啪啦地从上往下大块大块的脱落……
  小小的冰湖在一阵让人惊悸的断裂声中竟然开始融化!
  湖面腾起大片白色的雾气,把黑色的大铁饼笼罩在里边,黑色在薄薄的白色中时隐时现,显得更加诡异。
  当白雾渐渐散开时,离的最近的一群人这才发现,大铁饼竟然神奇地悬浮在湖水的上方,尽管离水面很近很近,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浮在水面之上!
  先前那几位神通广大能融冰雪的“神仙”此刻却一个一个的像是被谁抽掉了骨头般的瘫软在地上,马上被士兵抬上担架送出了警戒线。
  这时,又有几个人从搭建在大铁饼附近的野战帐篷里钻出来,这几位长的其貌不扬,一点都没有特点,就是那种扔到人海里马上找不到的类型。这几位走到了距离大铁饼更近的地方,仰着脑袋在看大铁饼悬浮在水上的部分。
  长得像棕熊的那位上校军官表情冷酷地站在岸边,背着手,一言不发。
  这几位专看人家下面的家伙大约是看够了,回过身,向那头大棕熊报告说:“上校同志,看清楚了。里边很大,有四名乘员,仍有生命征兆。闪电似乎并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我建议……”
  大棕熊听完汇报后,马上叫来背着电台的话务兵“向莫斯科发报,代号43,请求第七级全面防御。”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批的军事及科研人员从莫斯科源源不断的被调集到这个地图上的无名小洼地,连接着冰湖的一座大山也被军队围住,围的水泄不通,到处被拉起了铁丝网并设置了路障和各种检查哨卡,不持有最高等级通行证的人绝对禁止进入这片广袤的区域。
  实际上,在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国防委员会根据战争的发展及法西斯推进的速度做出重要决定,把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国家中心地区其他工业城市的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方,即乌拉尔山脉、高加索地区、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

  在高加索地区有为数众多的军工企业在运转,这一地区的军事防御力量十分强大,如果不是纳粹的最高决策层愚蠢到发动冬季攻势企图借助闪电战速战速决的话,高加索地区恐怕就不会如此“太平”了。
  希特勒德国在俄罗斯广袤的原野上被严寒和低温捆住了手脚,车辆的燃料被冻成胶状,没有下发越冬服装的士兵们不是手脚被冻伤就是被冻掉,大批的非战斗减员和后勤补给线的瘫痪让法西斯匪帮面对近在咫尺的莫斯科哀叹不已。
  苏联红军依靠强大的军事国防工业的建设,依靠充沛的能源补充,依靠来自苏维埃祖国各方面的强有力的援助,连续发起了反击,最终,将法西斯纳粹赶出了苏联,并配合西方战线的同盟国一鼓作气追到了柏林,把红旗插上了国会大厦……历时4年的伟大卫国战争宣告胜利结束!
  然而,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