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7 8:01:00
战争结束后的第十年。
苏联政府的一支队伍秘密的开进当年大铁饼坠落地点附近的大山中。
此前,地矿机构的勘探队在这一地区发现了蕴藏量丰富的煤炭资源,开矿队先于军事部门进驻了大山,当那支部队开进时,大山深处俨然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采矿体系,在矿山的掩护下,工兵部队选择了一处废弃的矿井进行纵深施工,于第二年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建设。
高加索地区的原住民很分散,居住区域分布很广,这些以放牧为主要生存手段的百姓经常可以看到满载原煤的列车沿着早已经铺就的铁路开往祖国各地,对附近山里有煤矿的事情也早已经司空见惯。以至于山里经常传出的爆炸声也被老百姓看成是在开挖新的矿藏,没有人去打听和探究这些爆炸的具体来源。
实际上,作为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选派的神秘部队首脑,米沙少将心里非常清楚,他们来这里的目的并不是挖煤。
参与绝密任务的这支部队的大部分成员就是当年负责警戒坠毁现场的那些官兵,他们被命令终生保守秘密,并且把家眷和家当都搬进了大山深处。在这里,一座规模庞大设施复杂的现代化研究基地已经开始运行。上级又陆续为基地派出了人员数目不详的科研人员,面对密如蛛网的隧道体系、审查严格的哨卡以及遮盖的严严实实的运输车辆,一切的一切都让初来此地的人们感到莫名的恐惧。
在这暗无天日的山体内部,专家和研究人员正在夜以继日的加紧组装一堆被拆的七零八落的金属构件,在那堆构件的中间,赫然矗立着一个始终散发着紫色微光的圆柱体……
在组装现场附近的密封观察室里,十多位面无表情的人正专注地站在那里,这些人当中我们不难找出几个似曾相识的面孔来,也许,现在,终于到了可以说的时候了。
苏联国家科学部早在战争后期秘密建立了一个以研究精神影响生活的研究小组,集中探索那些超出人体正常活动范畴外的超精神现象。战争尚未结束时,这个研究小组的主要任务还不十分明确,只是秘密的从苏联各地寻找并招募特异人士,集中起来为战争服务。
到了战后的第十个年头,苏联各个领域的建设都开始有了长足的发展,科学部将研究小组进行了整编和扩充,由苏联学者斯皮尔金担纲,组建了后来冷战时代大名鼎鼎的“生物信息”实验室。按照编制,实验室被征召了200名科研人员,考核十分严格,应聘人员大多被问及了很多实际上难以回答的问题,实验室的实际领导是苏联早期非常著名的意念大师麦辛戈。
这个实验室自问世初期就受到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严密监视。国家安全委员会委派马卡列维夫少将为实验室“名誉”主任,说穿了,就是给科学家们派了个站岗的,这位将军级别的“哨兵”在后来的很多重大事件当中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马卡列维夫将军成就了生物信息实验室冷战期间的辉煌……
早在生物信息实验室建立前,战争期间著名的却鲜未人知的坠毁事件当中,当时还隶属于研究小组成员的斯皮尔金和他的那些特异成员们就被紧急召唤到莫斯科,在进行了简单的功能甄别后,由一名叫米沙的红军总参谋部上校带队,乘运输机星夜赶往高加索某油田。
那时,大家都很紧张。不知道即将发生什么,也不知道他们即将面临的会是什么。
在坠毁现场,先由一组意念控制人员对封锁在大铁饼周围的冰层进行解析性分离,在几乎耗尽了精力和体力之后,大铁饼被成功地从冰层中分离出来……另一批人则承担了透视的任务,对大铁饼的内部结构进行扫描分析,学者们集中到一起对分析结果进行了一天一夜的论证,最终得出的结论竟然是:大铁饼是来自遥远宇宙的天外来客的飞行船!
其实,早在十月革命期间,苏联各地就陆续有过关于遥远世界的只言片语。曾经有一位苏联红军的指挥员在夜间休息时,在野营地点不远处的树林中就曾有过神奇的第三类接触,与一位来自遥远星空的观察员进行过有深度的对话,这一事件和对话内容被当时的肃反委员会视为绝对机密而封存。
20世纪的九十年代,这一尘封半个世纪的秘密被公开出来,那段有关苏联国家前途与命运的经典对话也被公布于世,适时,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共和国已经黯淡谢幕了。
最高当局在得知了这一惊人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就是下令把所有参与研究的科学家都关进西伯利亚的集中营,所有参与过坠毁事件的军事人员一律派往西伯利亚地区换防,而下达这一命令前,大铁饼中的那些来历不明的生物已经被秘密的“解放”出来,大铁饼也被秘密的分解成金属构件封存起来……
到这件事的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时候,沧海变成的桑田已经叫那个昔日的红色帝国面目全非!
如果不是后来发生了那件事,恐怕有些秘密真就被某些人永远带进坟墓了。
2011-10-7 8:03:00
1959年1月23日,九名苏联学生去乌拉尔山滑雪探险,结果他们都没有回来。搜寻队后来发现在帐篷附近有5个人冻死;稍远处另外4人个死后被雪埋着,其中一人头部被击伤,另一个舌头被割。从现场看,他们好像受到惊吓,匆忙逃出了帐篷:他们丢弃滑雪板、食物和保暖衣服,奔向通往密林的积雪山坡,可是他们没有人能在零下30℃的严寒中生存下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