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锁魂(敬老院里的人和事)》
第3节作者:
可笑一笑 想回宿舍再倒杯水,一抬头,忽然瞟见榆荫下的二楼走廊上依稀站着一个灰白的影子,就204房门口,瘦而单薄,披散着头发,像个女娃,光线很晦暗,看不清面相,上身一件灰白的短袖,下身被走廊栏板挡住了。
“那是哪家娃子,要黑咧还不回屋去?”来得路上我注意到敬老院附近没几户人家,不禁诧异的大喊道。
楼上没一点反应,我正要前去看个清楚,这时一阵冷风刮过,那个灰白色的影子随着阴翳树枝扭曲摇摆,风停了,那个灰白、瘦而单薄的影子不见了,楼房洁白的墙上只印下深浅不一的榆影。
难道是眼花看错了,刚才只是树枝在白墙上的投影?
我心中思忖道。但这一幕让我不由想起了先前蹲厕所时看到的那几页日记,心中咯登一下沉了下来。
天快黑定了,我打开了宿舍的灯,顺便也把楼道和通向南边厕所的路灯打开。
接着我到浴室冲了个澡,回屋吃了一桶泡面,然后锁死门,躺在钢丝床上掏出手机上网玩游戏,玩着玩着也不知啥时睡着了,再次醒来的时候已是临晨两点,我是被冻醒的,只觉身上渗得慌。
俗话说:“饥屁、冷尿、热瞌睡”,从来不起夜的我竟想上厕所,老头留下的那个保温瓶早被我扔进垃圾堆了,我拉开门,院子安静极了,通向厕所的路灯惨白惨白的,照得人浑身不自在。
没来之前曾幻想着农村的夜晚是如何的美丽,月朗星稀,虫鸣蛙叫,而此刻却安静极了,我快步走进侧所,还站在一进门第一个便池前,一泡尿撒完只觉身子更凉了,不由的身子一激灵,赶紧往回返,刚出厕所没走几步忽然听到厕所内有哗啦啦冲水的声音,我不由一愣,这才想起刚才忘了冲水。
“想不到这个便池比我家里的还先进,还能自动冲水,”
我心里嘀咕着快步进了屋,锁死了防盗锁,再把那前后两扇铝合金窗子扣死,拉上窗帘,倒在床上,盖上了那仅有一床弹花被蒙头便睡。
依稀中觉得有一股冷风不时的在屋内回旋。
第二天早上我睁开眼的时候已经八点了,头有点痛,鼻子也堵得很严重,感冒了,拉开窗帘,楼下的院子被阳光照得亮堂堂的,要不是房前这棵老榆树的遮挡,估计太阳都能晒到我的屁股了,今天主管敬老院的常乡长会送来第一批“五保老人”,另外敬老院的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也必须到岗,人多了就热闹了。
日期:2011-7-1 8:46:00
我起床洗簌毕,再次走进厕所,想起昨晚一幕心中怯生生的,抬头看看那红彤彤的太阳。“妈的青天白日的还真有鬼不成。”我心中骂了一句,还是站在一进门第一个便池前,仔细察看那个便池,那是一个普通的蹲便池,白色的陶瓷,进水口上端的水管上有一个加压阀。
我认真的对准便池撒尿,保证一点也没撒到池沿上,完事后搂上裤子,系好皮带,然后盯着便池,想看它是如何自动冲水的,那被我射下的黄色的尿液溅起白色尿沫,白色尿沫慢慢破灭怠尽,只剩下半池黄色的尿液静静的盛放在洁白的便池里,但那冲水管却“哑吧”了,一声不吭,再没有昨晚那动听的自动冲水声。
“他妈的,真是见鬼了。”我心中不由升起一丝不悦。
我上前在加压阀上一摁,哗啦啦一阵响,自来水把尿池的尿液冲了个干干净净。
日期:2011-7-1 8:47:00
第二章 心中有鬼
大约十点钟一辆面包车和一辆满载生活用品的大货车开进了敬老院,我一眼认出了坐在面包车副驾驶位上的常乡长,我在局里的时候就认识常乡长,因为月河乡地理位置偏辟、经济基础差,群众底子薄,他常到民政局争取救济扶贫指标,再加上他的长相相当有气势,肥头大耳将军肚,言谈举止官味十足,局里人都调侃他是“长相在中央,工作在地方”。
常乡长下了车,看见我老远的就挥手喊道:“老朱幸苦了。”
“哈哈哈,工作需要么,谈啥幸苦不幸苦的。常乡长你亲自送五保老人入院啊?”我哈哈一笑招呯道。
“不亲自来不行呀!现在好多农村老人对五保政策摸不准,不愿住敬老院呢,你说政府投资几十万,给五保老人安排了这么好的归宿,咱总不能叫它闲摆在这做样子吧。”常乡长笑道。
“常言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狗窝。’老年人都想着叶落归根,只要政策宣传到位,工作做到位,我相信五保老人会喜欢咱们敬老院的。”我应道。
就在我跟常乡长说话的功夫,面包车门打开了,首下下来了一男两女,那男的高高大大,膀壮腰圆,看样子二十八九岁,两个女的,一个约摸四十左右,一看穿着就是个家庭主妇,另一个很年青,打扮的也很时尚,看样子是个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
“咱们到了,都放慢点下车吧。”那个小伙子站在面包车门边对车内喊道。
随着他的喊声从面包车内依次又下来了五个老人,四个老头一个老太婆。
看见这几人走下车我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个个脏不垃圾,那面容像干尸一般,还有一个老头是个跛子,一个老头是瞎子,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弱势群体。
常乡长为我们互相做了引荐,原来先头下车的一男两女是院里的管理和服务人员,那个小伙子姓康,是个服员军人,那个年青女娃姓孙是刚分配的大学生,那个中年妇女姓赵,是聘请的厨师。
而跛子老头姓王,瞎子老头姓包,瞎子和那个徐老太婆是两口子,还有两个四肢健全的一个姓丁,一个姓郑,姓郑的老头是哑巴。
听完常乡长的介绍我的心拨凉拨凉的。
常乡长看出了我的顾虑,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现在农村的五保老人观念还守旧的很,只要暂时能动,还能挖抓来几个钱的都不愿住敬老院,今天接来的这五位老人,都是在家过不下去了才答应住过来。既来之,则安之,别发愁,这头一批入住的院民条件是有些恼火,不过以后会好的。”
其实常乡长说的没错,很多身体条件好的五保老都对入住敬老院存在顾虑,只说一个戒烟酒,就好多人接受不了,再一个死后火葬,更是农村老人的大忌。
“先领他们在院子四周转一圈,熟悉熟悉环境吧。”我苦笑着道。
“对,让他们也开开眼。小康、小孙你们负责把货清点入库。”常乡长笑道。
五位老人在我和常乡长的带领下在院内转了一圈,他们对院内的环境、住宿条件基本上都没意见,就是担心院内的伙食不合口味,盐咸醋酸的比不上小锅灶。
常乡长不停的给他们打保票,说赵师的手艺如何高超,保证让他们每个人吃得满意,住得舒心,日子过得燎火咋了。
日期:2011-7-1 9:59:00
五个老人将信将疑的交了入院申请书,与敬老院签订了入院供养和个人财产、承包地处理协议、死亡火葬议向书等,我让小孙收缴了他们的身份证、户口本,五保定量补助卡后,组织他们简单的学习了一遍院民“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五保政策及院民纪律要求敬老院管理制度。
五个老人听天书似的表情告诉我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我想等到院民入住整齐还要按排时间专门系统的学习,因此对他们的学习效果也就不做过高要求。
培训会结束后开始给大家分配宿舍,按照前期制定的分配方案,身体健康、单身的住二楼,体残、体弱者以及夫妻住一楼,入住顺序由东向西依次安排,这五个老人中只有老丁身体可以住二楼,因此我安排老丁住西边201宿舍,其余的四人全部住东边平房,老丁上楼一看,下来就找我调宿舍,说是204门前有树遮荫,夏天住着凉快,非要搬进204,我犟不过他就依了他。我把值班宿舍搬到了104,小康住103,小孙住东边01号宿舍,赵师住02号。
房间安排好后小康和小孙就领大家到库房发放生活用品。
被子,毛巾,暖瓶、衣服,拖鞋,脸盆……
所有日常用品都每人一套,看着这些崭新的东西,老人们脸上开始露出开心的笑容。
日期:2011-7-1 13:26:00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