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6-27 7:55:00
第四章,怀才不遇——《脚印》:从落榜生到跨国总裁
1,搁浅江滨
这次江苏省招聘的日语翻译,大都分配到了外办、旅行社、银行、外贸等部门,周为国就被分配到了宜兴市国际旅行社。可是苏丹俊由于右腿轻度跛行,遭到这些部门的拒收,直到1981年的三月底,才总算让临江市化工研究所同意接受苏丹俊去做资料翻译工作。谁知,分配进去之后才一个星期,出差在外的所长一回来,发现苏丹俊连个大专学历也没有,是自学成才,立刻就将苏丹俊退回了化工局,理由是没有文凭的人无法翻译研究所的资料。苏丹俊万万没有想到在遭遇了残疾歧视之后,又再遭到学历歧视。
幸好,最后化工局通过协调,将苏丹俊安排到化工局下属企业国营江滨化工厂当资料翻译员。然而,当苏丹俊来到该厂报到时,才发现厂里根本没有日语资料可翻译,他的日常工作,实际上是做一个可有可无的资料管理员。这让他非常失落,却也无可奈何。
不管怎么说,苏丹俊通过自己的努力,多少还是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从原来的不太有保障、待遇也不好的镇办企业,一跃成为了国营企业的职工,而且,从原来的一个普通生产线工人,成为了一名科室管理人员,工资待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厂里一些老大学生听到苏丹俊抱怨不能发挥特长的时候,都纷纷安慰他说:
“哎!千万别提什么专业对口了,即便是那些国家正规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又有几个是能专业对口的?再说了,即便专业对口,又能怎么样呢?在国营企业,还不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像你这样的专业,即便是专业对口,也不过是搞搞翻译,替别人做嫁衣裳,你自己能搞出什么成绩来呢?我看啊,你年龄也不小了,现在首要任务应该是找个对象,成家才能立业啊。”
1981年的时候,苏丹俊已经23周岁,在临江市这样的二、三线城市,正是男孩子谈恋爱的最佳年龄。可是苏丹俊此刻心里想的是事业、想的是怎样才能从事日语翻译工作。于是厂里一位老知识分子对他说,“假如你真想有所成就,不如去考研究生。许多人考研究生考不取,主要是外语考不好。你有外语的特长,考研究生会比别人轻松。考大学是把中学的课程复习一下,靠研究生就是把大学的课程复习一下而已,以你的自学能力,自学一门大学的专业课,应该不是难事。”
这个想法非常超前、大胆,可惜苏丹俊缺乏足够的勇气去挑战,他只在文丨革丨中上了九年学,怎么可能一下就去考研究生呢?这太疯狂了。
这个时候,他想起了自学日语前自己的计划,假如当不成职业日语翻译,就去从事文学翻译。现在被分配在国营企业的资料室工作,上班时间很空闲,不是正好从事文学翻译工作吗?一旦自己在文学翻译上有所成就,还怕无法调动到可以发挥自己特长的单位去吗?
说干就干,他一方面坚持自学,继续提高日语水平,一方面恢复了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同时还报名参加了一个汉语言专业的函授课程,系统学习、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可是,很快,他就发现,在他那样一个二、三线城市,根本无法接触到第一手的日语文学作品,从事日语文学作品翻译的设想只能是一个空中楼阁。
就在他为此感到苦恼的时候,有一天意外遇到分配在中国银行南京分行的英语翻译刘明康。
(未完待续)
2011-6-27
日期:2011-06-27 08:04:46
第四章,怀才不遇——《脚印》:从落榜生到跨国总裁
1,搁浅江滨
这次江苏省招聘的日语翻译,大都分配到了外办、旅行社、银行、外贸等部门,周为国就被分配到了宜兴市国际旅行社。可是苏丹俊由于右腿轻度跛行,遭到这些部门的拒收,直到1981年的三月底,才总算让临江市化工研究所同意接受苏丹俊去做资料翻译工作。谁知,分配进去之后才一个星期,出差在外的所长一回来,发现苏丹俊连个大专学历也没有,是自学成才,立刻就将苏丹俊退回了化工局,理由是没有文凭的人无法翻译研究所的资料。苏丹俊万万没有想到在遭遇了残疾歧视之后,又再遭到学历歧视。
幸好,最后化工局通过协调,将苏丹俊安排到化工局下属企业国营江滨化工厂当资料翻译员。然而,当苏丹俊来到该厂报到时,才发现厂里根本没有日语资料可翻译,他的日常工作,实际上是做一个可有可无的资料管理员。这让他非常失落,却也无可奈何。
不管怎么说,苏丹俊通过自己的努力,多少还是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从原来的不太有保障、待遇也不好的镇办企业,一跃成为了国营企业的职工,而且,从原来的一个普通生产线工人,成为了一名科室管理人员,工资待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厂里一些老大学生听到苏丹俊抱怨不能发挥特长的时候,都纷纷安慰他说:
“哎!千万别提什么专业对口了,即便是那些国家正规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又有几个是能专业对口的?再说了,即便专业对口,又能怎么样呢?在国营企业,还不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像你这样的专业,即便是专业对口,也不过是搞搞翻译,替别人做嫁衣裳,你自己能搞出什么成绩来呢?我看啊,你年龄也不小了,现在首要任务应该是找个对象,成家才能立业啊。”
1981年的时候,苏丹俊已经23周岁,在临江市这样的二、三线城市,正是男孩子谈恋爱的最佳年龄。可是苏丹俊此刻心里想的是事业、想的是怎样才能从事日语翻译工作。于是厂里一位老知识分子对他说,“假如你真想有所成就,不如去考研究生。许多人考研究生考不取,主要是外语考不好。你有外语的特长,考研究生会比别人轻松。考大学是把中学的课程复习一下,靠研究生就是把大学的课程复习一下而已,以你的自学能力,自学一门大学的专业课,应该不是难事。”
这个想法非常超前、大胆,可惜苏丹俊缺乏足够的勇气去挑战,他只在文丨革丨中上了九年学,怎么可能一下就去考研究生呢?这太疯狂了。
这个时候,他想起了自学日语前自己的计划,假如当不成职业日语翻译,就去从事文学翻译。现在被分配在国营企业的资料室工作,上班时间很空闲,不是正好从事文学翻译工作吗?一旦自己在文学翻译上有所成就,还怕无法调动到可以发挥自己特长的单位去吗?
说干就干,他一方面坚持自学,继续提高日语水平,一方面恢复了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同时还报名参加了一个汉语言专业的函授课程,系统学习、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可是,很快,他就发现,在他那样一个二、三线城市,根本无法接触到第一手的日语文学作品,从事日语文学作品翻译的设想只能是一个空中楼阁。
就在他为此感到苦恼的时候,有一天意外遇到分配在中国银行南京分行的英语翻译刘明康。
(未完待续)
2011-6-27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