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笔记——一个县长的独白》
第46节作者:
当朝七品 日期:2011-06-26 22:00:15
(接上)
文件一出,举市哗然,立即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中心和媒体追逐的焦点。
“这次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是我市干部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是市委、市政府着眼于二十一世纪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举措。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在选人用人中,引入竞争机制,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变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从而,实现了党管干部与群众公认、竞争择优、扩大民主的有机统一,大大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真正选拔出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的跨世纪领导人才……”
激动人心的文件,铺天盖地的宣传,让人呯然心动。
“这次参加公开选拔团市委书记人选的提名,采取组织推荐,群众举荐和个人自荐三种方式……”文件在计委全体干部大会上传达,全场鸦雀无声。
那些年龄、职务、学历等硬件不具备条件的人,或不屑地嗤之以鼻,或叹息生不逢时;具备选拔条件的人,不声不响地在心里暗自对照文件,掂量自身的能力,盘算着自己的小账——参加还是不参加?参加?考上了,自然飞黄腾达;但如果考不上,以后在单位就要颜面扫地了。
犹豫、感慨、不屑、沮丧、窃喜……在一个无比诱人的升官机遇面前,迥异的内心感受写在了每一位与会者的脸上,宛如一幅极其生动的官场百态图。
我隐约感到这是个难得的“鲤鱼跳龙门”的机遇,不仅暗暗窃喜,心动加速。主动报名?黄主任如果从中作梗,自己将作何对策?还是征求姜主任意见后,再做定夺为上。
没有想到的是,奇迹发生了。会议刚一结束,还没等我回到办公室,黄主任就让秘书过来叫住了我。
也许是良心突然发现,也许是感觉问心有愧,黄主任主动提出:“明天,以计委党组的名义,向市委组织部推荐你参加团市委书记的公开选拔。”
如此出乎意料的决定,如此高调的组织推荐,让我有些受宠若惊,感动得心潮澎湃。只一瞬间,我就把黄主任过去曾经对我的种种恶行,一下子抛到了九霄云外。一点小小的恩惠,就能让一颗受伤的心灵感恩不已,真是人性的弱点啊!
“是陷阱还是馅饼?总之,不管前面是什么,面对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我必须义无反顾地放手一搏,也许,这山重水复的命运,从此开始柳暗花明了。”我在心里祈盼着。
千恩万谢了一番后,我回到办公室,急忙偷偷打电话问计于姜主任。
“好事,你全力以赴地准备吧,有组织部上次考试的事儿,起码部里的领导对你还是认可的,这是你超越其它竞争对手最有利的条件,一定要抓住这个好机会,全力以赴,务求必胜。我估计黄主任会一路绿灯放行,如果他再卡你,组织部都会对他有看法了。有可能的话,组织部那边我帮你疏通,不过,关键还要看你的个人表现。”姜主任用最坚定的语气鼓励我。
计委以党组的名义推荐我参加公开选拔团市委书记的决定一出,立即引起了机关上下不小的震动。对于这个无法预测结局的决定,多数的同事给予了友好的鼓励、支持和祝福,但也难免遭来居心叵测者的肆意非议,计委上下流言蜚语,冷嘲热讽不一而足,一些人列好了架势,等着看我的笑话。
善意的目光,叵测的眼神,冷眼、白眼,甚至红眼……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在一个现实而又飘渺的利益面前,表露无遗。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前辈的格言支撑着我的意志,不管别人怎么看,不管前面是什么,我已然下定决心,向那个心动的未来纵身一跃……
(待续)
日期:2011-06-27 20:41:35
(接上)
第34章 平步青云
一周后,全市推荐参加公开选拔团市委书记的提名人选公布,一共是一百零八人,真巧,正好是一百单八将,角逐一个首领大位。
第一轮,资格审查。经过严格的档案审查,个别学历、资历、任职年限等不够条件的人选出局,先后刷掉了二十二人。
顺利通过的,有我。
第二轮,基础理论笔试。主要测试应试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等理论水平。测试结束,前四十名晋级,一次刷掉了四十六人。
成功晋级的,有我。
第三轮,职位策论笔试。主要测试应试者运用有关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测试应试者在选拔职位角度上的策划能力、议政能力和政策水平。测试结束,前二十名入围,至此,八十八名人选彻底出局。
成功入围的,有我。
福星高照,本人一路过关斩将成功入围。还有最后一关,胜败在此一举,我必须鼓足勇气,背水一战!
第四轮,领导面试。面试环节至关重要,主要考察应试者在领导能力、领导艺术和个性特征等方面与选拔职位的适应程度;认识问题的高度、深度、广度;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行政能力和应变能力。面试的前十名将入选,正式成为团市委书记的候选人,上报市委常委会议决定任免。
为了确保团市委书记公开选拔活动能够一炮打响,欧阳书记亲自挂帅,担任面试的主考官。市人大主任、孙市长、政协主席和全体市委常委担任评委,面试阵容之强大,可谓空前绝后。
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
按照国际惯例,采取抽签的方式决定选手面试上场的顺序。我抽取的号码是十二号,排序偏后,漫长的等待让人备受煎熬。
忘记了自己是迈着怎样的步伐进入考场的,只记得自己坐下前向评委领导们行了个礼,坐定之后,头脑才开始清醒。几位评委按照事前的分工,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高度提问,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时事几乎无所不包。
欧阳书记一言不发,漫不经心地听着场上的一问一答。几位评委提问完,把目光集中到欧阳书记的脸上。
(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