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爷倒在地上,意识渐渐的模糊。看来自己这条小命,就要交代了,飞云道人托付给我的事还没做,八奶现在怎样了……恍惚间八爷想起人参娃娃,它不是说会帮自己吗,人参娃娃……人参娃娃,想着想着,八爷突然想到人参娃娃不是给自己一枝人参枝吗,说能医治各种病患,这蛇毒应该也可以解,自己怎么给忘了。
想到这八爷强打精神,吃力地从怀中拿出人参枝叶,放在嘴中慢慢咀嚼起来,说也奇妙,这长了五百年的人参确实功效非凡,八爷只感觉五脏六腑开始透着清凉,好像开始灼烧起来,浑身开始往外冒汗,汗里散发着腥臭,看来毒素已从体内排出。八爷又躺了一会后,精神开始恢复,慢慢坐起来,把剩下的枝叶用嘴嚼碎,覆在受伤的小腿处,然后从衣服上扯下一块布包扎好伤口。
这时太阳已经快落西山,火红的颜色像个娇艳欲滴的鸡蛋黄,景色美不胜收,但八爷却无心欣赏,他清楚的自己必须要在天黑前赶到天池,否则夜里在山中行走容易迷路又很危险。虽然身体受伤,这会有些虚弱,但有百年人参的及时药救,也恢复的很快。自己是把带给八奶的人参枝给用了,只好等回来的时候,跟那人参娃娃再要一枝,它若不给,去他的鸟,俺就眉毛胡子撤它一把带回去,对,就这么做。想罢八爷站起身来,拍拍屁股上的灰尘,准备上路。
这接下来可怎么走呢,八爷寻思着,下意识的回头看看刚来时穿过的石壁,想辨辩方向,这一看可不得了,八爷倒吸一口凉气,原来被夕阳一照,巨大的石壁上映出一男一女两人,身材硕大,正怒目注视着自己,八爷吓了一跳,使劲揉了揉眼睛,怕是自己看错了,再抬眼看时,发现这一男一女原是刻凿在石壁上的石像,并非真人,这才放下心来。只见男像线条清晰流畅,是一个威武雄壮的武士,面部丰腴庄,表情威严坚毅,膀阔腰圆,身穿圆领窄袖袍,肩着披风,足穿高腰靴,左手扶于靴上,右手握剑。女像为娴态贵妇形象,盘膝端坐,两手合袖。很像金国初期女真人的相貌和衣着。
八爷忽然想起老人曾说,女真帝王陵墓都会建在前有横岭“照”,后有群山“靠”,山脚有溪流穿过的崇山峻岭的山腰平地上。并且要在横岭朝向陵墓的一面雕刻守陵臣,目的就是在帝王西去极乐世界的时候,臣子要在后面为主子守好安全,不得让人打扰主子升天,而且守陵臣形象一定要高大威猛,这样才能震慑四方,莫非眼前的一男一女就是传说中的守陵的魔岩石照,若真是这样自己可是走入禁地了。但要真是陵墓,至少应该有个墓碑啊,说起墓碑八爷突然想起,刚才蛇妖藏身的地方不就是个石碑吗,那石碑是否就是?
想到这八爷连忙走到石碑跟前仔细查看,只见这个石碑为石灰石材质,残长二米五左右,宽一米多,厚度不到半米,由于年代久远,碑体已经残破不堪,但四周腾龙云纹依然清晰可见,这腾云龙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用的,只有帝王才能使用。八爷用手拂去石碑上的泥土和青苔,发现碑文还依稀可辩,只见上书满文:
ming gurun ci orin tumen cooha tucibufi,dehi tumen seme holtome horon algixame jurafi,duin jugūn dendehe cooha teisu teisu koimasidame, amala tutarahū seme hūsutuleme yenden i baru necinjihe, taidzu han boolanjiha be donjifi umai genehunjehekū, tuksicuke be elhe obume elehun sulfa i acabuha, gehun eldengge i faidan tob ambalinggū i ibe sehengge, tondo amban i mujin taidzu han de acanaha, ama jui ahūn deo uhei hūsutuleme faxxame, uksun mūkun i cooha hashū ici ergide dahalaha, niyalma tome lefu nasin i adali fafurxame afamefeksime faidan bireme dalaha hūlha be wahai, bucehe giran bigan i niongniyaha i gese jalu sektebuhe, orin tumen cooha be inenggi baibuhakū efulehe, terei narhūn babe baita ejehe bithede tucibuhe, coohalara fonde amcabufi faxxame yabuhakūngge absi koro. surhū i bade emgeri afame han i doro toktobufi, tanggū jalan otolo fulehe gargan be badarambuha.
关于满文在此要说明一下,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是一种表音文字,就像英语,以字母组合记录语言的发声。现代很多学者认为,表音文字是一种进步,其实我不大赞同,在人类还在生存和繁衍的时代里,表音文字是更易于传播,但如果人类一旦灭绝,我认为像中国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锲形文字会散发出神奇的生命力,不受阻隔的继续流传下去。我认为表音文字被破译的几率比较低,虽然后来生物有机会可能弄清楚它的发音,但却很难理解单词的具体涵义,除非配以图画。但表意文字即使不知道发音,也可以从形态中传递信息。关于中国表意文字有个很有趣的现象,说来与大家一同分享。很多人说“矮”和“射”二字,古人在造字时正好搞错了。“寸身”才是“矮”,而“委”(可释为放)矢(箭)正是“射”的意思。好象有点“道理”,不过矮不是会意字,而是从矢、委声的形声字。古人认为量长短的工具必须正直如矢,故矮字从矢。许多从矢的字如短等,都有短小义。而射本是像形字,甲骨文“射”字“画”的就是箭在弦上,金文则还有一只手(即“寸”)在发射,而小篆则把甲文、金文的“射”字左边的弓矢形误为“身”,而《说文》又据小篆的字形作了不正确的解释。因此,说古人在“射”字的写法上有误,倒是可以的,而说“矮”、“射”二字应对换则有点可笑。
很多人都以为人类发展的文明,不过屈屈几千年,其实那只是有文字记载的年代,之前漫长的上古时代人类都在用口口相传,将历史文化流传下来,但千万不要认为口口相传就是落后愚昧,非也!中国发现的甲骨文字大概有4500字左右,目前能够翻译出来的只有1500多字,远古还有太多秘密等待我们后人去发掘。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在5000年前就写下了人类第一部中医中药著作—— 《祝由科》,后世人在这部医药著作的基础上去伪存真,不断增补,逐渐形成了后来的《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各有文章81篇,你知道吗?狂犬病在《黄帝内经》早有记载,并且撰写了医治的方法。什么法国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1885年发现了狂犬病毒,1889年发明了狂犬病疫苗,中国人5000多年前就知道这些东西了,《黄帝内经》还有很多内容后人还没研究明白,其实还有《黄帝外经》37卷,很可惜已经失传了,否则中国人的寿命不知道会有多长呢。被人们尊为“药王”孙思邈据说活了141岁,全世界发达的国家现在都在研究中国的古文化,关注着中国,很多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真是让人遗憾,今天有点说多了,咱们下回接着侃。
日期:2006-10-10 15:44:00
外篇
关于满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