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创制于16世纪末,是借用蒙古文字母创制的。满族古称肃慎、靺鞨、女真,长期以来,有语言没文字。公元698年,满族先民靺鞨建立了“震国”,其首领大怍荣受大唐册封为“渤海郡王”,即古渤海国。渤海国历经15代国王,229年。后被契丹族建立的“辽”所灭。当时渤海国民间使用的是古老的原始森林象形符号(原始象形文字),其上层人物及官方通用汉字。公元1115年,女真完颜部强盛起来,建立了大金帝国。由完颜希尹仿汉字和契丹字创制成女真文(金文)。蒙古灭大金后,其文字也随着消亡。到了明末清初,女真建州部努尔哈赤崛起,建立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于1599年,命额尔德尼等人借用蒙古字创造出老满文。到了1623年,由达海对老满文进行了关键性改革,使之臻于完善,也就是有圈点的满文。满文使用了二百多年,对满族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日期:2006-10-11 20:58:00
八爷忽然想起老人曾说,女真帝王陵墓都会建在前有横岭“照”,后有群山“靠”,山脚有溪流穿过的崇山峻岭的山腰平地上。并且要在横岭朝向陵墓的一面雕刻守陵臣,目的就是在帝王西去极乐世界的时候,臣子要在后面为主子守好安全,不得让人打扰主子升天,而且守陵臣形象一定要高大威猛,这样才能震慑四方,莫非眼前的一男一女就是传说中的守陵的魔岩石照,若真是这样自己可是走入禁地了。但要真是陵墓,至少应该有个墓碑啊,说起墓碑八爷突然想起,刚才蛇妖藏身的地方不就是个石碑吗,那石碑是否就是?
想到这八爷连忙走到石碑跟前仔细查看,只见这个石碑为石灰石材质,残长二米五左右,宽一米多,厚度不到半米,由于年代久远,碑体已经残破不堪,但四周腾龙云纹依然清晰可见,这腾云龙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用的。石碑正面一片空白,怎么一个字都没有呢,好奇怪!然后转到石碑背后,发现石碑背面,密密麻麻的刻着满文小篆,八爷用手拂去石碑上的泥土和青苔,发现碑文还依稀可辩,只见上书:
ming gurun ci orin tumen cooha tucibufi,dehi tumen seme holtome horon algixame jurafi,duin jugūn dendehe cooha teisu teisu koimasidame,amala tutarahū seme hūsutuleme yenden i baru necinjihe,ama jui ahūn deo uhei hūsutuleme faxxame,uksun mūkun i cooha hashū ici ergide dahalaha, niyalma tome lefu nasin i adali fafurxame afame feksime faidan bireme dalaha hūlha be wahai,bucehe giran bigan i niongniyaha i gese jalu sektebuhe,orin tumen cooha be inenggi baibuhakū efulehe, surhū i bade emgeri afame han i doro toktobufi, tanggū jalan otolo fulehe gargan be badarambuha.
书中暗表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创制于16世纪末,使用了二百多年,是一种表音文字,就像英语以字母组合记录语言的发声。八爷见这碑文大意为:“二十万众明兴师,号称卌万威临之。兵分四路各出奇,并趋兴京力不遗。父子兄弟同努力,子弟之兵左右随。人自为战如熊罴,快马斫阵歼厥魁。僵尸流若雁骛靡,破廿万兵弗逾时。萨尔浒战王业基,用示百世绵本支……”
八爷越来越看不清楚,原来夕阳已经落到山里,天边出现一片绚烂的火烧云,光线变得昏暗,八爷方才想起自己要快点赶路了,于是跨大步往白桦树林走去。刚走在树林前,突然所有树木飞速移动,密密实实地挡在八爷面前,邪了门了,八爷转身朝旁边走去,所有的树木又飞速移动,挡在八爷面前,只要八爷往草地中间走,所有的树木又恢复成原态,整整齐齐稀松的耸立在原地。但只要八爷往哪个方向冲,白桦树就会立刻整齐密实的挡在八爷前进的方向,根本无法通过。
黑幕漫漫地吞噬着光线,周围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四周死一般的安静,八爷已经走的气喘吁吁,看来这白树林是过不去了,不行就再从石崖缝里爬回去,虽然不想再见那魔岩石照上诡异的守灵臣,但也不失为一个好法子。八爷掉转身行准备按原路返回,却惊奇的发现魔岩石照已经不见了,自己四周全是白桦树,分不清东西南北。恐惧一丝丝爬上八爷心头,八爷心想是不是自己闯入禁地,惊动神灵,被诅咒后出现鬼打墙啊?听老人说遇见鬼打墙就跪地磕头,说两句好话就好了,不管管不管用,也只能试一试了。
八爷连忙跪地叩拜,口中叨咕着:“不知是哪位皇帝爷儿,小人受朋友之拖,不小心误入禁地,没有恶意啊,有道是不知者不怪啊!我家有妻子,身怀有孕啊,您就大人大量,让我这孩子见见爹吧,我要是回不去,这一老一小可是两条人命啊!…..”八爷说完,又不停的磕头谢罪,猛然间发现自己前方的树林里有一个白影。
第12回 大马哈鱼衣
这影子不大身上有黑白条纹,八爷看着好生眼熟,这不是白日里见的那只黑白鼠狼吗?怎么它会突然出现在树林里,八爷正纳闷的时候,只见黑白鼠狼跑过来。八爷赶紧捂住鼻子,不知道黑白鼠狼是不是又来放臭屁了!等快到近前的时,八爷才发现这黑白鼠狼嘴里还叼着东西,但看不清楚是什么,等来到面前,黑白鼠狼将东西放下,然后蹲在一旁。
八爷定睛一看,只见这东西一下子就散开来,原来是一件衣服,用手拿捏质地轻便柔软,而且还有密密麻麻的菱形格子,八爷觉得在哪好象见过,突然想起这不是大马哈鱼衣吗,这东西八爷以前曾经见过,是村里一个做生意的人从外面花了不少银子买回来的,说是老祖宗的圣物能荫福子孙,回来就供在家中。
村里人很好奇都来看,这一细打听才知道,原来这大马哈鱼衣是3000年前在渤海国里的一个叫赫哲的部落里出的,别的地方都没有,这是为啥呢?原来这个赫哲的部落住在一个神秘的地方,那里草莽丛生,沼泽密布,野兽出没,漠漠大荒,苦寒绝塞。只可以见到这个部落里的人出来,外人却根本找不到这个部落的踪迹,所以这个部落显的十分诡异,并且和鱼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赫哲人到了白露这一天,会来到乌苏里江一个秘密的滩涂,部落的首领带领全部落的人进行一种神秘的仪式,等仪式结束后,江水就像开锅了似的,哗哗直响,摇头摆尾的大鱼成帮成群地挤上来,把江底都盖上了,有的鱼被挤得蹦到沙滩上来了。然后赫哲人就点上松明火把,白天黑夜地叉鱼,江岸上的鱼堆得像小山似的。然后赫哲人就扒掉一张张大马哈鱼皮,在火上烘烤。烤干了,卷成卷儿,用木棒敲打。女人把马哈鱼皮用石刀割成许多细条,放在日光下晾晒。晒干的鱼皮条儿,要捶打,又细又软。找块长条形的石块钻个孔再磨成针,一张张鱼皮缝在一起了,缝制成各式各样的鱼衣。鱼衣在做完之后,还要进行一种神秘的祭祀和最后的工艺,做出来后可以水火不入,在严寒的冬季不硬化、不会蒙上冰。
传说后来有一年,整个部落的人在祭祀之后,发现河里一条鱼,都没有出现,部落里的轻壮年就乘上小船到江中查看,发现江底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人们不清楚这东西到底是什么,就纷纷用鱼叉向水中的东西猛叉,顿时江水翻腾,小船被掀翻,十几个人掉到江中,冒了几个头之后就不见了踪影,于是部落酋长带了更多的人,乘上了更大的船宰杀江中的怪物,他们和这个怪物战斗了三天三夜,江水都被染成血红色,最后终于将怪物杀死,赫哲人将怪物拖拽到岸上才发现,这是一条巨大的鱼,鱼背乌黑发亮,鱼肚色彩斑斓、闪闪发光。于是酋长下令将这条大鱼的鱼皮扒下,做了一套精美的铠甲,鱼肉全部落的人分食了。没过多久人们发现这个部落的人就全部神秘的消失了。只有少量的鱼衣被赫哲人带出部落,在换购一些金属器皿后,才流落到民间,这种大马哈鱼衣在世上少之又少,甚为稀罕,也有些人用别的鱼皮,仿制过大马哈鱼衣,但成色根本无法比拟,更别说水火不入的功能了。
八爷对这件事印象特别深刻,所以记忆犹新,今天在这里突然看见大马哈鱼衣很是惊讶,只见这件鱼衣做工精细,领口袖角都刺绣了精美的图案,最下面的衣襟还缝上一圈珍珠,比那从前见过的鱼衣不知好上多少倍。八爷正看得入神的时候,只听黑白鼠狼说话了:“还不赶快把衣服穿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