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7-01 07:49:29
4,2,降级使用(2)——《脚印》:从落榜生到跨国总裁
刘和平开始还很热情地接待苏丹俊,推说领导还没有批。后来被苏丹俊催得不耐烦了,有一次在电话中把苏丹俊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你算什么专业干部?你连试用期还没有过,算什么干部?国家有规定,试用期禁止调动,你不要再催了!”
“可是我这情况特殊,而且也是省人事厅认可重新分配的,与通常的调动不一样。”
“谁同意你调动的,你去找谁吧,不要再来烦我了!”说完,刘和平就粗暴地挂了电话。
苏丹俊无奈,只好再给省人事厅六处写信,可是这次,连省六处也不回复他了。苏丹俊掐指一算,看看一年试用期也快到了,心想算了,这些官老爷得罪不起,干脆再忍一忍,等试用期结束,转为正式国家干部之后,再联系专业对口的事,看看到那时候,他们还有什么话好说。
苏丹俊实在是太年轻、太天真了,他不知道,他已经在无意中得罪了一大帮人。一年试用期到期之后 ,厂里拒绝给他办理转干手续,理由是在使用期没有使用过日语,因此不能给他办理试用合格的手续。
“可是,试用期没有使用日语,并不是我的责任,而是组织上的责任啊,怎么能因此不给我转干呢?你没有使用,怎么能知道我不合格呢?我也要求调动到专业对口的单位,是你们以试用期不能调动的理由不同意我调动,现在怎么又把责任推到我的头上来呢?”苏丹俊怒不可遏地对厂政工科长大吵起来。
“我不跟你说了,这是组织上的决定。我要去开会了。”厂政工科长一贯书训斥人的,哪里受过这种气,当时气得丢下苏丹俊就离开了办公室。
苏丹俊年轻气盛,也不卖科长的帐,科长不理他,他就去找厂里的书记,书记说这事归政工科长管,让他还是去找科长。苏丹俊被推来退去,咽不下这口气,一怒之下,干脆谁也不找了,直接提笔给《人民日报》写了人民来信,控诉他们糟蹋人才。
回信很快就来了,回信说“你的来信已经转相关部门处理。”他等了几个月之后,却什么处理结果也没有等到。忍耐不住,他再次写信。这次他不给报社写了,直接给国务院写投诉信。国务院同样回复他,“你的来信已经转相关部门处理。”可是还是什么处理结果也没有。苏丹俊心里纳闷:是报社说假话糊弄他?还是信确实转回来了?可这信究竟去了哪里呢?
终于有一天,苏丹俊无意中得知了他寄出去的信去了哪里。那天厂团委余书记请苏丹俊喝酒,喝了半斤白酒之后,余书记问:
“你相信我吗?”
“信,怎么不信你?”苏丹俊真诚地说。
“你会听我的劝吗?”余书记又问。
“听。”苏丹俊点点头。
余书记举了举杯说 ,“好,那你就听我一句话,不要继续写什么人民来信了,你寄出去的那些信,最后都转回了厂里,我都看过,所以你写那些,没用,只会激化矛盾,让领导对你更加不满。”
“可是,难道我就这样算了?”
“嗨,怎么说呢?形势比人强,我像你这么年轻的时候,也是心比天高,可现实是残酷的。我看你还是在我们厂做好长期工作的打算吧。说句你不见外的话,我们的人事干部确实有些官僚,有些问题的处理也确实欠妥,不过追根寻源,主要还是你的残疾限制了你的发展,否则,你不会来我们厂,也不会有这些不愉快的事。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既然这些事情已经发生了,只要你的残疾现状不改变,又怎么可能改变你的命运呢?”
“难道报纸上号召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些都是假的?”尽管苏丹俊同意余书记说得有理,还是不死心。
(未完待续))
2011-7-1
日期:2011-07-04 08:15:31
4,2,降级使用(3)——《脚印》:从落榜生到跨国总裁
“当然是真的。”余书记毫不迟疑地说,“党和政府确实是真心这样号召的呀。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党和政府为什么要这样号召呢?”
“为什么呢?”苏丹俊觉得这太匪夷所思了。
“还不正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严重存在着知识不被重视、人才不被重视的现状吗?”余书记推心置腹地开导说。
“你的意思是,社会上缺什么,报纸上才会宣传什么?”
“你终于开窍了。”余书记呵呵笑道。
余书记的话给苏丹俊带来很大震撼,他似乎清醒了一些,但又好像不是很明白。苏丹俊从小接受的是理想主义教育,即便是在最悲观的时候,也不会轻易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可是当他知道自己的所有人民来信最后都转回了工厂,还是感到了巨大的沮丧。他想了想,觉得余书记的提醒很有道理,他越是向外面写投诉信,越是会激怒厂里的领导。这些领导也是人,有情绪,要面子,许多事情在处理的时候,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他有一定的自由裁定权,他就不理睬你,你能怎么办呢?还是自己先服软,以期换得厂领导向自己妥协吧。
他听从余书记的建议,沉寂了一段时间,可是厂里却没有对他的定级问题做结论,没有说转为国家干部,也没有说转为工人,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挂着。苏丹俊结束了在工厂食堂卖饭票的工作后,又被安排去工厂的缝纫组缝制过滤袋。苏丹俊缝制了几个月的过滤袋之后,又开始忍耐不住了。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好再次给政府部门写投诉信。
就在这个时候,厂里传出风声,为了安排另外一个女工进缝纫组,厂领导计划将苏丹俊调出缝纫组。这个风声传出不久,一天,厂政工科长突然找苏丹俊谈话,说经过组织上研究,决定将他转为工人,并且通知他去危险品仓库当保管员。
苏丹俊被这个决定彻底激怒了,他积压在心中的怒火终于爆发。他想起了谭嗣同慷慨赴死之前说过的那段名言: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于是,苏丹俊奋笔疾书,写了一封题目为“并非阿喀琉斯的愤怒”的万言书,直接寄给了当时的党中央书记胡耀邦。信的开头他这样写道:
“一个自学了几句英语的女残疾青年被捧到了天上,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另一位被政府招考录用为正式翻译的男残疾青年却被贬到了地下,落得个报国无门的地步。假如我们的政府丝毫也不珍惜、爱护自学成才的人们,那么如此大张旗鼓地宣传鼓励人们学习,不是缘木求鱼吗?”
苏丹俊在详细介绍了自己因为残疾 、因为没有学历而遭遇了一系列屈辱的经历之后,最后写到:
“我已经对各级信访机构、报社和人事干部以及目前的人事机构彻底绝望了,您是我最后的希望。假如您也无法为我主持公道,那么一个星期之后,这封信就是我的遗书。我将亲手杀死那些无情摧残知识分子的人事干部,然后再自杀……”
“我不是在威胁谁,我希望用我的鲜血来唤醒那些如今依然在以各种革命的口号摧残人才的人事官僚们麻木的灵魂。如果我报国无门,不能用自己的才华报效祖国,那么就用我的生命和鲜血为那些和我一样报国无门的人们开出一条可以有机会报效祖国的血路吧!”
(未完待续)
2011-7-4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