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印——从落榜生到跨国总裁》
第39节

作者: atong243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7-8 8:05:00

    4,3,天降大任于斯人(3)——《脚印》:从落榜生到跨国总裁
  这时候苏丹俊已经25周岁了,周围的同事都纷纷都劝他说,你年龄也不小了,该把重点放在找对象上面了,结婚成家才是正道。不管怎么说,你也奋斗过,也成功过,现在的环境也不错,可以歇口气了。许多大学毕业生又怎样呢?还不是在车间里做技术员?工作环境还没有你好。
  苏丹俊承认这些话有道理,可是心里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他不能就此放弃。与此同时,他观察过那些同事的生活,假如自己也像他们一样,结婚成家,那么这辈子的生活已经可以一眼看到头了:每天上班,下班,吃饭,睡觉,业余时间打打麻将,混混日子。这样的生活有什么乐趣可言呢?这不是我所要的生活。
  苏丹俊听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这个声音激励他必须继续奋斗下去。他像当初埋头自学日语那样,再次埋头自学起英语来。不仅如此,他还有效地利用了曾经自学日语的成功经验,即在自学英语的起步阶段,就开始找同学练习英语会话, 他始终觉得,从说外语入手,是迅速提高外语水平的最佳捷径。
  为了认识自学英语的同学,他专门去报名参加了市夜校的英语班,很快,就以他出色的英语水平和活跃的组织能力,将一些英语水平比较好的同学组织起了临江市的英语沙龙,大家在一起练习会话。起先,他们只有几个人,很快,人数就剧增起来,以至于他们没有可以容纳所有成员的活动场所。这时候,一位在市医学院当老师的林先生,主动提出可以将他们医学院的小会议室借给大家聚会。
  这样一来,想要参加聚会的同学更多了。不料物极必反,太多的学员在晚上突然聚会到市医学院的会议室,让医学院保安大为紧张。起先,保安还以为是学校安排的活动,也不以为意。随后很快发现,前来参加聚会的人大多数都不是本医学院的学生,经过询问,才知是民间聚会,完全没有得到校方的允许,于是立刻加以封杀。热闹一时的英语沙龙,就这样突然间无疾而终了。
  然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天,苏丹俊无意中看到一本英语学习杂志上面介绍了北京紫竹院举办英语角的消息。他顿时来了灵感 ,心想,什么英语角?不就是像我们一样,把喜欢英语自学的同学组织起来一起练练英语会话吗?北京可以搞,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好呢?他把这个想法与同学们一说,立刻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于是临江市河滨公园的英语角,就这样诞生了。
  苏丹俊不但与市夜校的同学练习英语会话,还与本厂的工程师练习英语会话。开始,苏丹俊的英语说得不太熟练,许多人都很乐意和他对话。可是很快,厂里的工程师都害怕和他英语对话了,因为他的口语水平提高得实在太快了,那些工程师学了十几年的英语积累下来的口语功底,很快就招架不住了。
  一天,苏丹俊正在工厂食堂吃饭,同事颜得万走过来说,听说你英语很厉害,在我们厂已经打遍天下无敌手啦。我有一位高中同学也很喜欢说英语,他星期天经常一个人跑到公园去找老外练习英语。你有没有兴趣认识他?苏丹俊一听,嘿,还有比我更喜欢说英语的,直接去找老外练口语,这个办法不错,我怎么没想到?立刻亟不可待地:
  “那太好了,你什么时候带我去见他?我相信我和他一定会成为好朋友。”

  (未完待续)
  2011-7-8
日期:2011-07-11 10:24:46

  4,4,创办英语角,赢得教书机会——《脚印》:从落榜生到跨国总裁
  当天下班之后,苏丹俊就在同事颜得万的引荐下,认识了盛百千。在邮电局工作的盛百千比苏丹俊小两岁,身高一米七五,戴一副金丝眼睛,看上去文质彬彬的。简单交谈之后,苏丹俊立刻发现盛百千的英语水平比自己高许多,心里对盛百千非常欣赏。盛百千得知苏丹俊居然能说两门外语,也对苏丹俊颇为敬佩。两人彼此惺惺相惜,果然一见如故,从此成为好朋友。

  很快,苏丹俊也随着盛百千一起去公园找前来旅游的老外说英语,甚至在去之前,还特意练习了临江市旅游景点的英文介绍词。他们在公园里,只要见到老外,就热情主动地上前用英语打招呼。老外通常都很礼貌,只要你招呼他,他都会做出回应。可是去了几次之后,苏丹俊就不想去了。
  初次与老外接触,觉得很兴奋,很好玩,次数多了,新鲜感就淡化了。老外是来旅游的,并没有心情和你高谈阔论,也不是所有老外都能说,有的和你简单打个招呼之后,就自顾自地去欣赏风景、拍照,对你说的话,没有什么反应。另外一方面,即便你热情地向老外介绍人文典故,他也只是听听,最多赞美你几句“古德”,对于提高英语水平,帮助不是很大。
  思考再三,苏丹俊觉得还是应该把提高英语水平的重点放在每个星期天上午的英语角,盛百千也赞同苏丹俊的这个想法。苏丹俊把自己以前怎样利用每周一次的日语沙龙提高日语水平的经验告诉了盛百千,然后两人一起,把每周一次的英语沙龙当成了检验每个星期自学英语成果的场所,也变成了一个向本市其他英语高手挑战的场所。
  起先,来英语角的只是一些业余英语自学者,随着英语角的名声逐渐传扬开来之后,本市的大学生、中学生、学校的英语老师,甚至国际旅行社的翻译等,都纷纷来这里聚会。无形中,英语角不但成为了一个练习英语会话的场所,还成为了本市英语翻译需求信息的交流场所。
  有一天,临江市国际旅行社的一个导游忽然心血来潮,把一群来本市旅游的美国游客带来英语角,让他们与本市的英语爱好者交流,告诉他们中国人是怎样学习英语对话的。这让这群美国人异常兴奋,也让来这里活动的英语自学者兴高采烈。苏丹俊在活动结束之后,立刻给《临江日报》写了一篇通讯报道,“美国游客光临本市英语角”。文章发表之后,英语角的名声更大了,很快把本市几所大学的英语外籍老师也吸引过来了。

  这天,苏丹俊正在英语角练口语,忽然来了一批漂亮的女中学生。苏丹俊不但是英语角的参与者,也是重要的组织者之一,每次看到新来的面孔,他都会积极主动地上前打招呼。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新成员喜欢这里,融入这里,才能始终保持这里的高人气。
  (未完待续)
  2011-7-11
日期:2011-7-11 10:27:00

    4,4,创办英语角,赢得教书机会——《脚印》:从落榜生到跨国总裁
  当天下班之后,苏丹俊就在同事颜得万的引荐下,认识了盛百千。在邮电局工作的盛百千比苏丹俊小两岁,身高一米七五,戴一副金丝眼睛,看上去文质彬彬的。简单交谈之后,苏丹俊立刻发现盛百千的英语水平比自己高许多,心里对盛百千非常欣赏。盛百千得知苏丹俊居然能说两门外语,也对苏丹俊颇为敬佩。两人彼此惺惺相惜,果然一见如故,从此成为好朋友。
  很快,苏丹俊也随着盛百千一起去公园找前来旅游的老外说英语,甚至在去之前,还特意练习了临江市旅游景点的英文介绍词。他们在公园里,只要见到老外,就热情主动地上前用英语打招呼。老外通常都很礼貌,只要你招呼他,他都会做出回应。可是去了几次之后,苏丹俊就不想去了。
  初次与老外接触,觉得很兴奋,很好玩,次数多了,新鲜感就淡化了。老外是来旅游的,并没有心情和你高谈阔论,也不是所有老外都能说,有的和你简单打个招呼之后,就自顾自地去欣赏风景、拍照,对你说的话,没有什么反应。另外一方面,即便你热情地向老外介绍人文典故,他也只是听听,最多赞美你几句“古德”,对于提高英语水平,帮助不是很大。
  思考再三,苏丹俊觉得还是应该把提高英语水平的重点放在每个星期天上午的英语角,盛百千也赞同苏丹俊的这个想法。苏丹俊把自己以前怎样利用每周一次的日语沙龙提高日语水平的经验告诉了盛百千,然后两人一起,把每周一次的英语沙龙当成了检验每个星期自学英语成果的场所,也变成了一个向本市其他英语高手挑战的场所。
  起先,来英语角的只是一些业余英语自学者,随着英语角的名声逐渐传扬开来之后,本市的大学生、中学生、学校的英语老师,甚至国际旅行社的翻译等,都纷纷来这里聚会。无形中,英语角不但成为了一个练习英语会话的场所,还成为了本市英语翻译需求信息的交流场所。
  有一天,临江市国际旅行社的一个导游忽然心血来潮,把一群来本市旅游的美国游客带来英语角,让他们与本市的英语爱好者交流,告诉他们中国人是怎样学习英语对话的。这让这群美国人异常兴奋,也让来这里活动的英语自学者兴高采烈。苏丹俊在活动结束之后,立刻给《临江日报》写了一篇通讯报道,“美国游客光临本市英语角”。文章发表之后,英语角的名声更大了,很快把本市几所大学的英语外籍老师也吸引过来了。

  这天,苏丹俊正在英语角练口语,忽然来了一批漂亮的女中学生。苏丹俊不但是英语角的参与者,也是重要的组织者之一,每次看到新来的面孔,他都会积极主动地上前打招呼。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新成员喜欢这里,融入这里,才能始终保持这里的高人气。
  (未完待续)
  2011-7-11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