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7-25 23:54:00
第三十八章抠眼
回了老屋,张学云倒在炕上就睡着了,连褂子鞋子都不换,一身湿答答的水淌了一凉席。
他这一觉睡到第二天过晌。
我正把屋里的那些个瓦罐一个一个地搬到院子里,张学云打了个冗长的哈欠,从炕上翻身下来,站在正屋的门槛上眯着眼瞅着我。
老家农村有忌讳,说这正屋门槛是不能踩的,踩了就得倒大霉,晚上老鼠就会顺着房梁下来,专门抠吃踩门槛人的眼睛!
这话我是打小从姥姥嘴里听来的,以至于我长时间以来,对正屋的门槛都有了一种恐惧,生怕某一次不小心踩了,被老鼠抠了眼睛去。
这虽然是老人吓唬小孩的说出来的话,也难说真假,祖宗的传下来的忌讳,就像是天上掉下的哑炮,指不定什么时候响。
我见他踩在门槛上,就说:“你踩门槛,晚上尿床老鼠吃眼睛!”
张学云翻了翻眼睛,道:“屁,哄开裆裤的玩意儿,哪来那么多讲究!”
等我把所有的罐子都搬到院子里,张学云这才下了门槛,蹲下身子一个一个端在手里摇晃,一边晃,一边凑过耳朵去,闭着眼仔细听着什么。
我见他拧着眉头颇费神的样子,大气也不敢喘,直到他把最后一个瓦罐放在地上,拍了拍手上的灰站起身来,这才舒了一口气。
2012-7-25 23:54:00
“学云叔,你听什么呢?”我问他。
张学云嘴角一翘,道:“听听斤两,看少没少东西。”
听斤两?
我一听,这倒是稀奇了。我见过秤幺手掂,就是没见过耳朵一听就知道斤两的。
张学云又道:“我听的斤两是命斤,你别看就是一捧坟头土,这里面也是养着活物,是活物它就有斤两,哪怕你放个屁,它也能带出斤两数来。”
我撇了撇嘴:“那你教我!”
张学云摆手笑道:“不中,不中,你学这门道没用,想幺斤两到门后拿秤称不就成?”
他这么说有理,显然是想藏手。这三教九流千百行,师父带徒弟从来没见着倾囊相授的,留一手,就留了条活路。不过我可不当张学云是为了留活路才不教我这东西,反而做这一行,都是阴阳生意,哪还有死活之分?
所以,这听声幺秤的手艺,直到如今,我也没学到手。
直到多少年后的有一次,我跟几个朋友吃喝胡侃之时,无意中提起这事,当中一人倒是提了一句让我刻骨铭心的话。
他说,凡是手艺,都不是随便就能学的,讲求个因缘。但总有个根本道理,就是你学的越多,缺的也就越多。
不过要说起算斤两来,除了张学云,我倒也见过另一个古怪手艺人。
2012-7-25 23:55:00
原本在我们村还没有开集的时候,村里人想买个什么东西,得去镇子上,或者其他村子的集里买,但这些集也都是固定一个月某几天开,而且离村子又远,所以村里人赶集一去去一天,一买买一堆。
这当中,当然也有买卖人。我说的那个古怪手艺人,就是村里卖鱼的李国贤。这李国贤别看名字文气,本人就是地道庄稼地里粗俗汉子,不过这人脑子活,开春倒腾种子农药,入秋倒卖耙犁镢头,贩过牲口,也配过猪种。
头前那几年,李国贤攒了一些钱,买了辆手扶拖拉机,当时在村里也牛气过一阵。他开拖拉机,为的是去倒卖海货,从县里的水产市场进了鱼虾,再拉到乡下的村村疃疃去卖。
买卖多了,李国贤就练出了一个手艺,就是这鱼虾水产,只要是让他打眼一瞧,就能看得出斤两。
他做买卖,从来不带秤。那几年在各个村镇里窜,从未看走眼过。
不过马有失蹄,那年李国贤照常赶集卖鱼,有人就跟他杠赌,说他短斤少两。李国贤听这话当然不乐意,当场跟人叫起板来。
那人也不是吃素的,取了杆秤来,说:“你要不是孙子,今天就跟我赌一下,要是短了斤两,你这车鱼就当赔不是!”
李国贤当下就拍了胸脯,招呼了四下的乡亲,说:“我李国贤做买卖这么长时间,看斤两不用称,从来没差过!今天要是我短了秤,别说多了,就一两,我这车鱼就一分钱不要!我还把眼珠子抠出来给你当泡儿踩!”
那人见他这么说,也不废话,伸手就把手里的那鱼给扔秤盘上,问李国贤:“你说几斤几两?”
李国贤瞅了一眼,就道:“一斤八两,浮差半两!”
2012-7-25 23:56:00
那人伸手扒拉秤坨,秤杆晃荡了两下就平起来:“一斤六两半!”
说着,还举着给四周的人挨个看了。李国贤心里突然咯噔一下凉了半截,心道不可能啊,这鱼个头大小,明明就是一斤八两!想到这,便忙抢过那人手里的秤,自己亲自幺,可结果还是一斤六两半,秤杆子不骗人,刻度真真的!
这下周围的人就嚷嚷开了,旁边有人喊了嗓子:“拿鱼,这车鱼不要钱!”
这一有人带头,谁还能管得了?一个个的生怕落下。
李国贤这下慌了,伸手就拦。可这么多人,他两条胳膊能挡得住?没一会儿,这一车鱼可就少了一大半。
李国贤见状不妙,抄起摇把子发动开车子,这就一溜烟跑了。
后面没捞到便宜的,跟着屁股骂娘。就听有人喊道:“李国贤,你眼珠子抠下来,当泡儿踩!”
李国贤回头瞧了一眼,不禁抹了把冷汗,就见那个跟他杠赌的人,正提着秤杆子紧追不舍,眼瞅着就要追上,李国贤一踩油门上去,就听到咣当一声,背后一冷,那杆秤擦着他耳朵边,不偏不倚一头扎在了手扶车的车头缝缝里!
这一趟买卖算是要了他老命,赔了大半车鱼不说,还折了自己的名声。
不过最要命的,还得是后头的事。
就说李国贤灰溜溜地逃回来,家里的婆娘问了缘由,劈头盖脸的一顿数落。
李国贤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闷头就灌了瓶二锅头。这酒撞怂人胆,李国贤平日里软娘胎一个,这回酒劲上来,当天夜里就跟婆娘打了起来。
婆娘挨了李国贤两巴掌,一气之下摔门走了。李国贤也不去追,晃晃悠悠倒下就睡。
可这一夜醒来,就坏了事了!
2012-7-25 23:56:00
却说李国贤婆娘也没别处,找了本家亲戚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消了气,想回家去,可这院门却打不开了。
婆娘就在门口骂:“李国贤,你开门!你个没用的怂货!”
门里面吱吱哼哼,就是没人来开。
一气之下,这婆娘就借了锤子,咣咣两下把门闩的鼻扣砸了下来。
婆娘提着锤头,怒气冲冲地就进院子里,这刚迈了条腿,就觉着不对劲,低头一看,脚下正踩了杆秤,那秤杆子尖尖上,却穿着一个血糊糊的眼珠子!
她哪见过这事,当下就“啊呀”一声,把手里的锤头扔了出去,就往里屋冲去。进了屋,这才瞧见李国贤半拉身子趴在炕头上,脑袋抵着地,嘴里哼哼唧唧不知道嘟囔什么。
婆娘哆哆嗦嗦地伸手把李国贤搀起来,这头刚仰起来,就见他的右眼,赫然只剩下一个血肉模糊的窟窿!
这时候,才听到李国贤嘴里断断续续地道:“抠……眼……当、当泡儿踩……”
李国贤被抠了眼睛这事,村里人都知晓了,暗地里都说他得罪了哪家仙儿,让人下了迷魂咒,自个儿就把眼睛抠掉了。
这件事过去了好些年,李国贤的眼睛是自己抠的,还是别人挖的,已经无从说起了。
不过我后来倒是听说,果真有人被老鼠吃了眼睛去。当然,这事就是后话了。
书中言:花开两朵,再表一支。
李国贤有了看秤手艺,搭了一只眼珠子进去。
我想学张学云的听斤断两,可就没这个胆量了。
2012-7-26 0:28:00
【题外】
今晚更新到这里。故事不急,还有很多要讲的,后面都会讲。
关于牛北的故事,也看了一些朋友留的言。
有些个朋友说最近讲的没有以前的那么精彩,那么紧凑。
也有朋友说,净是些扯淡的玩意儿。
更多的朋友是问我这事真不真实。
我想在这里说这么几句:
1、这些个故事,是牛北自小的经历,以及听说见闻,一起整理出来的。
2、既然是故事,就有加工成分。我要单纯说我跟我师父驱邪立阵那些个事,这么跟大伙说吧,您根本就看不下去,实在话,现实生活中的驱邪,有时候很简单,三两句话就能讲明白,有时候很复杂,我倒腾一宿您也看不懂。
3、最近的几章故事,的确没有那么惊心动魄,但是实在事。各位看官要是非得看个鬼神,后面有,但还没说到那儿。就像是咱不能一直跑,咱得跑一会儿,走一会儿,歇着来。
牛北肚子里的故事,这些个经历见闻,惊心动魄的,也有不少还没讲得。看官你容我缓缓劲儿,后面慢慢讲,成不?
4、承蒙各位爱戴,有些朋友留言,或者在Q上找我,让我帮忙看风水,算算卦。我想说的是,牛北在鬼话开帖,主要想讲故事。您可能怀疑牛北有没有真把式,我想说,我拿把式时,就不讲故事,讲故事,就不拿把式。
请各位也理解一下牛北的苦衷。
您对牛北的支持,牛北看在眼里,您对牛北的批评,牛北也记在心里。不敢说这鬼话里全是大家,反正高手不少,牛北不怕丢人现眼,只想讲故事,仅此而已。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