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底——挑战密室屠杀》
第14节

作者: 呼延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此后,世界犯罪史上的密室杀人案陆续出现了一些,但都被迅速侦破,而且发现手法都非常幼稚,比如原以为反锁的房间内只有一把钥匙且在室内,其实凶手还复制了一把,或者一个密闭的室内死了夫妻两个人,最终移动证据显示是丈夫杀了妻子,之后自杀……毕竟,任何一个凶手设置密室的根本目的不是“炫技”,不是引人注目,而是给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而相比之下,制造不在场证明的方法有很多,哪一种都比设置密室“省事”。更何况刑事侦查学中有一条铁律——犯罪分子在现场的活动量与证据遗留量呈正比,也就是说:犯罪分子在现场“折腾”得越多,留下的证据也就越多。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微量证据提取手段的不断增强,只有笨蛋透顶的人才会冒着留下指纹、工具、毛发、MO(典型犯罪手法)等等各种风险设置一个极端复杂且引来无数刑侦专家关注的密室。

  中国的密室犯罪记录,更是少之又少,在册的只有1990年前后发生了几起,大多在一些二线城市,原因说起来简直匪夷所思,完全“归功”于1989年一部很卖座的国产恐怖片——《黑楼孤魂》。
  日期:2010-12-7 9:30:00
  《黑楼孤魂》演的是十年动乱时期,一个老人临终将女儿小菊和一笔存款托付给一位朋友,请朋友把小菊养大,谁知这位朋友竟然图财害命,将小菊吊死在一栋黑楼的地下室里,独吞了那笔存款。十几年后,在黑楼即将拆除之际,小菊的冤魂复仇向凶手索命……在电影的开头部分,凶手将小菊吊死后,擦掉室内的指纹,捡走遗落的毛发,然后用一根细绳打了个小结,套在插销的一端,接着,凶手退到屋外,关上门,轻轻地拉那根细绳,将插销插进门框上的空洞,之后放松绳子,使绳套也渐渐松弛,从插销上滑落,再通过门缝将细绳抽出,成功制造出小菊在密室内上吊自杀的假象……

  电影热映后,一些为非作歹之徒觉得“这招儿挺好用”,就模仿电影中的情节,杀人后伪造成密室。一开始警方还真没堪破,大多以自杀案结案,后来江西省公丨安丨厅有个老公丨安丨,在侦查一起案子时,发现死者上吊用的凳子比较矮,站在上面就算是垫起脚尖,以死者的身高也不能把脖子伸进绳套里,他怀疑这是一起谋杀案,但是毕竟房间的门是用插销反锁的,解释不通凶手是怎么离开的,想了几天,想得头昏脑胀,就去堂弟家睡午觉,一觉醒来见堂弟一家在放录像带,他也坐在床上看,正是《黑楼孤魂》,看了没几分钟,他跳起来穿着拖鞋就往楼下跑,一边跑一边喊“案子破了,案子破了”!

  日期:2010-12-7 13:11:00
  此后,不仅这起案子告破,公丨安丨部还特地下达命令,要求全国各地公丨安丨系统对一年内发生的封闭式自杀案件(那会儿推理小说流行不广,“密室”一词还尚未兴起)全部复审,那位老公丨安丨因此还立了个一等功。
  那以后,虽然全国的刑事案件发生率逐年波动,但密室杀人案极少,在公丨安丨系统内部,“密室”二字几成笑谈。特别是2003年发生的一起案子:寒冬腊月的一家三口死在门窗紧闭的屋子里,第一个到达现场的是个刚从警校毕业的年轻丨警丨察,推理小说爱好者,一看现场的状态,立刻大呼小叫说这是密室杀人案!结果该市一半以上的丨警丨察都来看“现实版不可能犯罪”,公丨安丨厅长都被震动了,特地派省法医鉴定中心的主任来协助调查,主任是个瘦老头子,一进屋看到死者樱桃红色的脸颊,再缩缩鼻子,当时就眉毛倒竖。那个年轻丨警丨察还激动地问他死因是什么,主任怒气冲冲的一句话,足足让全省丨警丨察笑了一年——“煤气中毒!”

  基本上,现实生活中的密室杀人案就是这个样子了。所以,楚天瑛一句“在现实中,你见过几起密室杀人案”的质问,让李阔海顿时哑口无言。
  是啊,现实中,有什么密室杀人案啊!胡萝卜狠狠晃了晃脑袋,像摇一面拨浪鼓,打消掉不该有的念头。
  日期:2010-12-7 20:29:00
  “你的意见是,此案的办案方向,应该定位为内讧造成的自相残杀喽?”王副厅长盯着楚天瑛问。
  王副厅长在省厅的外号叫“秦琼”,倒不是说他籍贯是山东历城或者卖过马,而是他的两道眉毛又浓又粗,中间还杂着几缕黄色,活像秦琼那一对砸死人的凹面金锏。有一次他训斥下属工作不认真,声音震得楼道嗡嗡响,那下属出了办公室一头大汗,有人开玩笑说瞧你给吓得,下属说我这不是吓得,是被他那两道眉毛给砸的,自此以后“秦琼”的外号也就不胫而走。省厅每个人都知道,王副厅长要求严苛,铁面无私,在他面前汇报工作一是一二是二,打不得马虎眼。

  现在,会议室里所有的人,把目光齐刷刷地对准了楚天瑛。作为初侦报告的报告人,他这一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树靶子”——确定整个案件的侦查方向。而王副厅长的提问,正是要他负责任地做这个确定。
  当然,大家心里也有数。根据刚才楚天瑛对李阔海的驳斥,几乎可以肯定,楚天瑛就是把侦办方向定位在内讧引发的自相残杀上,受害者和凶手都已死亡,重要的是确认哪些是受害者,哪些是凶手,犯罪动机是什么,犯罪手法怎样等等,但最终不需要“侦破”,而是还受害者家属一个“明白”……当然,这也不是件容易事,也需要证物鉴识、现场重建和尸检,但总比费劲巴拉地去找什么7号8号凶手之类的,轻松太多了。

  于是,所有的警员都等着楚天瑛点一下头,就去开展工作了。
  但是楚天瑛摇了摇头。
  “啊?”李阔海忍不住惊讶地叫了出来。
  “我认为,侦办方向依然是凶杀案——犯罪分子在逃。”楚天瑛说,每个字都非常清晰。
  日期:2010-12-8 0:30:00

  哄的一下子,会议室顷刻间成了被捅的马蜂窝,一片肆无忌惮的议论声,不少人偷偷瞄着王副厅长,想他恐怕要大发雷霆了,眼前发生的是何等大案,确定侦办方向是何等严肃的事情,楚天瑛怎么能如此出尔反尔,信口开河?!
  王副厅长神情凝重地看着楚天瑛,像在看一瓶死活打不开瓶盖的烧酒。
  “你不是刚刚说‘一切罪行的施与受,都是在这个房间里的六个人之间进行的’吗?现在咋又出来个犯罪分子在逃?”李阔海喘着粗气道,“楚处,咱们地方上的人不比你省城来的,脑子慢,你给说说明白,到底咋回事?”
  “如果没有你说的那个7号——白衣女子,我基本上可以确认:案子就是包间内的六个人展开的一场自相残杀,但是多了这一个7号,整个案件就在骤然间发生了变化。”楚天瑛慢慢地说,“没错,我刚才是对案件发生的经过进行了几种猜测,但是我想不明白,那个白衣女子是怎么回事,其他的猜测都合乎逻辑,可是这个白衣女子,她的出现,她的在场,都是很不合乎逻辑的事情……”

  会议室里静得像斯诺克大师赛的赛场,每个观众都目不转睛地盯着他英俊的面庞,特别是那高挺的洁白鼻梁。
  “虽然我还没有审过那白衣女子,但我们可以试着推理一下:整个湖畔楼,除了包间,其他地方并没有血迹,法医说女子的身上也没有伤口,也就是说,她衣服上的大片血液必然来自包间里。包间里两个人体表有创伤,一个是1号,一个是6号。6号虽然后脑被砸裂,但是流出的血液并不多,倒是1号老人,腹主动脉破裂,大量出血,所以白衣女子应该是在贴身救助这个老人时,衣服沾上的血才对。”

  日期:2010-12-8 10:03:00
  丨警丨察们听得频频点头。
  “白衣女子是在什么时候出了包间的呢?现场勘查表明:包间门内侧的拉手上只有6号的血指纹,门又是从外往里推拉的,包间里的人想出去非拉那个把手不可,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1号被杀之后,6号凶手打开门,放她逃离了包间。”楚天瑛的瞳仁散发着幽幽的光芒,“那么其他人为什么没有逃呢?难道他们真的已经死掉了?如果都死掉了,又是谁杀了6号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