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里的那些事》
第53节

作者: niandao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9-02 22:01:44

  到了第三天傍晚,老流氓把我叫去故意当着很多队长的面说:“老革命,人家忙死,你在这里晃来晃去没事干,不要影响别人情绪,晚上回监房去。”
  这是我求之不得的。这也许是强盗发善心,其实强盗是不会有善心的,他是迫于杜大“要照顾好”嘱托的压力,总要做些表面文章应付。
  裁剪车间完工,我跟着他们一同回到了监舍。
  回到阔别将近六十个小时的监舍,犹如回到家里,感到格外亲切。烧了二壶热水痛快地冲了个澡,尽管天热,我还是喜欢热水洗澡。王星寿让我陪他喝酒也没性趣,一倒下就睡得死去一样。等到楼下护监把我推醒已是次日上午八点,原因是有队长带我去车间,九点厕所还得开门。十多小时虽然没睡够,精神却好多了,我又跟着队长来到了车间。
  大班犯在车间已经第四天三夜没合眼,他们的感受可想而知。我不明白人的适应力为什么这么强?在社会上每天干十五六个小时,连续加班三五天,肯定大部份人吃不消,甚至会病倒。在劳改队,一天干十五六个小时是家常便饭,接下来又是四天三夜,四天三夜后还在干,不仅仅是干活,几乎在铁皮箱内蒸桑拿。忍着大热天三天不洗澡,不换衣服的煎敖,竞然没有一个人倒下。
  还是有三四人手指头被缝纫机针钉住,碰到这种情况到医务室把断在手指头里的针拔出包扎一下又得干活。如果针戳在手指骨上,针又断掉,医务室就拔不出来,那么你就可以到监狱医院拍片动手术,运气不好的发炎后还要截去一节手指头。
日期:2011-09-02 22:04:22

  中暑在这里不是事,有人晕倒了,把你抬到凉快一点的地方冲几盆凉水,歇一会就好了。在这里生命之贱且又如此的顽强,使我想起悬崖绝壁的一线空隙里挺拔的苍松,峭壁上没有沃土,几乎没有养料,陪伴的是酷暑和寒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它还是那样的茂盛。
  到了第四天下午,原本估计要推时二天的货竞只差半天就完成。厂家的大卡车早已等在外面,最后二车货装完总算松了口气。晚饭可以回监房吃,今夜不加班了。
  按理四天三夜不睡觉,晚饭后第一桩事是洗澡,然后蒙头睡大觉。可是还有很多人吵着要看电视,用他们的话来说:天天可以睡觉,电视一个月才看一二次。电视里有美女,有武打场面够刺激,反正三天不睡了,也不差这一个钟头。同一监舍的老乡告诉我:“车间的大部分人早就练成站着、坐着打瞌睡的本领,有的甚至一边瞌睡一边在踏缝纫机。所以才有这么多人把手指头也缝进去了。”
  我不解地问:“打着瞌睡干活质量保证吗?”
  “还谈什么质量?被赶到悬崖边的人,当然是保命要紧。质量由厂方师傅把关,我们受队长管,只要完成队长下达的任务就行。”
  这时同监舍的另外一个人插嘴说:“两个师傅也很为难,她们带着老板嘱托来监狱监管质量,她们拿的是老板的工资,为的是厂里的信誉,又是外贸产品,理应严格地把好质量关。可是四百多个犯人可以说没一人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如果任务压力不重,慢慢干也许质量会好一点。现在不分白天黑夜连续干活,人的体力早已严重透支,队长们拿着皮鞭挥着拳头,每时每刻盯着的是数量,在这样的状态下哪有心思讲究质量。如果用出囗标准检验没有一件是合格产品。都得翻工,一翻工产量又得下来,劳改犯又得吃巴掌、挨皮鞭。师傅们冒着被老板扣工钱和开除的危险也不愿看到一幕幕反复上演的触目惊心的同类相残场面,她们对如此差的质量尽量‘不看到’,看到也只好苦笑着摇摇头。实在不象样的几件,师傅们才自己动手翻工。她们不忍心看着你们挨打,也不忍心看到为了帮她们干活而累死在车间。这是正常人起码的同情和怜悯心理。”

日期:2011-09-02 22:05:48

  说这番话的犯人逻辑思维很清晰,可是我不认识他。他却说:“老万,你一到我们中队我就留意你,你是个有文化有素质的人,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我笑着回答:“老兄你过奖了,我只是个叫名初中生,上初中遇上文丨革丨没读什么书。”
  “和你相比,我这个浙大毕业生自愧不如了。”
  “何以见得,老兄你太谦虚了。”我对他的恭维也客套了几句。
  原来此人叫吴坚祥,是浙大毕业的硕士生。因知识产权引发的纠纷而导致了十四年官司。案情复杂,涉及人数也很广,和我一样有背景的人个个安然无恙,只有他这个没有靠山的技术人员成了替罪羔羊。也是个书呆子,到了这里他才知道原来书上写的,墙上贴的,报纸上登的和实际情况不是一回事。在大班劳动好几个月后还知道劳改队化点钱疏通关系能够不吃苦的套路,据说老婆正在为他通关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