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西楼探案系列:青凤扇》
第2节

作者: 苏九SJ
收藏本书TXT下载
  铺子内凌乱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铁器,还有打造铁器用的锤子,火炉,锅,屋的正北放着一张床,叠着厚厚的一层被子,西面是一口灶和橱柜,里面放着些碗筷,东边是一张桌子,桌子上,一个人的头颅,双腿,双手被什么东西斩下后平整地放置在一条线上,剩余的肚子被一根细铁丝吊在了正上方的横梁下,奇怪的是,尸体的伤口断处并没有流出一滴血,仿佛抹了什么东西,里面的血液便不再往外流。

  死的人是这铁匠铺的主人王坤,年纪四十二岁,单身汉,为人吝啬,贪财。
  张陌弯着右臂,单手托着自己的下巴,静静地看着。
  这已是第五个。
  短短七日之内,已有五人相继死去。
  第一个死的人叫安九夏,是朝廷的大将军,一直驻守着雁门关,是一年前来到子虚镇的,据说是在一次和北方蛮族交战中伤了身子,无法骑马征战,便向朝廷上了奏疏,要求回故乡养病,皇帝念在他是位边关大将,又是个难得的将才,数十年来镇守雁门关,外寇不能越雷池一步,功绩卓著,就准了他,让其修身养性,调养身患,下旨为其在子虚镇造了一座大宅院,并要求安九夏一旦伤好,仍旧回雁门关驻关守土,安九夏领了皇恩,在这子虚镇里养了一年多的病,却也不见伤好,没想到,七天前的清晨居然莫名其妙地死在了自己的书房里。他的死法和王坤一样,也是头,双手,双足被人斩下后平放在一条线上,剩余的肚子被吊在房梁之下,而且尸身伤口断处见不到一滴血液。

  日期:2011-10-17 10:57:00
  安九夏是朝廷守边大将,他死在这子虚镇中难免引起了县令唐白的恐慌,这位大老爷原本就没什么本事,素来以巴结上司拍马屁出名,命案既出,又没有办法封锁消息,他只好苦着脸,写了本奏折上递给了朝廷,朝廷很是震怒,迅速下回了碟文,命令唐白指挥当地捕快加紧搜查嫌犯,刑部不日将派人前来子虚镇,配合当地捕快彻查。唐白心里清楚的很,这安九夏便是当朝刑部尚书端木瑞明的乘龙女婿,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事,不抓到凶手哪还肯罢休,最倒霉的就是自己这个小小的七品县令,要是破不了案丢官流放杀头是要什么来什么,案发当日唐白一夜未眠,在第二日便召集了六十余个精细捕快,让捕头张陌带头严密封锁镇子,仔细查找可疑人员,还限了期,一月之内破了案子,大家都有赏,破不了,全都挨板子。

  张陌是个长于世故的捕头,明白这案子里的要害关系,带着一众捕快,挨家挨户在这镇子里搜查了起来,没想到,线索没发现多少,死的人却是越来越多。
  县丞陈鱼和镇东门守卫长马天,四天前被同时发现死于县衙住所,西街裁缝王春,一天前被发现死于裁缝铺内,包括今天的王坤,这些人的死法和安九夏一模一样,全被分了尸,最重要的是,这些人看起来竟没有一点关联,张陌一想到这个头都大了。
  铁匠铺里冷冷请清的,本就背阴,现在因为摆着如此惨状的一堆碎尸,显得更加阴森恐怖,张陌皱着眉头,最后望了一眼王坤的尸体,慢慢走出了屋子。
  屋外的太阳绷紧了气力散发光热,雪已经融化,沿着屋檐,滴滴哒哒地落在水沟里。
  张陌朝门口的几个捕快使了个手势,说道:“把尸体抬走吧。”
  那几个捕快会意抬着担架便往屋内走去。
  张陌望了眼穿过人群的捕快,还有那些瞪大着眼,议论纷纷的百姓,回过身,便看到老张头坐在一块青石上,垂着头,发着楞。
  张陌走了过去,轻轻在老张头肩膀上拍了一下,那老头猛得一抖,血红着眼,眼神恐慌地望了眼张陌,大概是还没从惊吓中回过神来。
  日期:2011-10-17 10:58:00
  张陌笑了笑,道:“别怕,我是这镇子里的捕头张陌。”
  老张头匀了下呼吸,伸出手在额头上轻轻拍了两下,忐忑地朝张陌说道:“您有酒吗?”
  张陌眼神一抖,伸手便从自己腰间摘下了一只葫芦,递给了老张头。
  老张头伸手便接过葫芦,拔掉盖子,囫囵喝了起来。
  过了会,大概是将葫芦里的酒喝尽了,这才回过神,擦了擦自己的嘴巴,将葫芦递给张陌道:“我知道您,经常在街上看到您,若是您有什么问题,请只管问吧。”

  张陌从他手中接过葫芦,悬于腰间,点了点头道:“你是昨晚什么时候发现的尸体?”
  老张头想了想,似乎有些不肯定,道:“记不太清了,大概是子时。”
  张陌道:“深更半夜的,去王铁匠屋里干什么?”
  老张头有些不太愿意说,可硬着头皮还是交代了:“原本见他屋门开着,这王铁匠平日里又那么吝啬,当时一时起了贪念,想拿他几件铁器去换点酒喝的,谁想到遇到了这事……”
  张陌道:“有没有见到什么人从铁匠铺里走出去,或者有什么奇怪的人在屋子附近出现?”
  老张头慢慢地摇了摇头,道:“这倒是没有。”

  他想了想,突然着了急,朝张陌说道:“官爷,我该说的都说了,我跟这死人真的一点关系也没有,你瞧,都怪我这张贪酒的嘴,撑大了胆子想到偷东西,回去我一定戒了,哦,对了,还要给这王铁匠上几根香,求他别来烦我。”
  日期:2011-10-17 10:59:00
  他似乎有点语无伦次了,声音也大了起来,人激动了许多。
  张陌从别的捕快和街坊那打听了老张头的大致情况,养了两个儿子,一个比一个不孝顺,独居,爱喝点酒,最是胆子小,便伸出手朝老张头挥了下道:“走吧,以后别老惦记着别人家的东西,若是你想到了什么,记得来衙门找我。”
  老张头这才站起身,朝张陌鞠了个躬,红着脸,道了声谢谢大老爷,欢天喜地地一路小跑而去。
  张陌望着老张头离去的背影,突然觉得肩上的担子愈发重了。
  他想到了县令早上跟他说过的一句话,县令唐大老爷说,刑部神捕李西楼自接到案子起就已经动身前往我们镇子,希望他到的时候你能好好配合他。
  张陌听说过关于这位李神捕的一些传闻,听说此人边幅不修,性格奇怪,但他接手的案子却从未有不破的,又听说他武艺超群,使的一手好剑,七年前曾一人闯入天山,破了天山鬼门八大鬼阵,擒获了杀害金阳公主的天山鬼姥,此事在当时轰动天下,皇帝更是御赐“玉狐”二字以嘉奖李西楼,据当时亲眼见到李西楼闯入天山时的鬼门门徒描述,他就像是一只聪明,狡猾,武艺超群的白色狐狸,在雪地中无声无息的奔跑,出剑时快如闪电,总是令人淬不及防,就好像一道光,还没等人缓过神来探究发生了什么,命已被阎罗勾走。

  他显然已经被人夸赞成了神。
  对于这样的一个人,张陌虽然有些嗤之以鼻,倒也是期待异常。
  日期:2011-10-17 11:03:00
  四
  天已经大亮了。
  张陌独自一人坐在镇东门的一个面摊内,吃着一碗阳春面,眼睛时不时地朝外瞄上几眼。
  面摊的生意并不好,没几个人坐着,张陌其实无心吃面,作为一个捕头,在自己的地盘上出了这么大的案子,早已是吃不香,睡不着。

  张陌在等人。
  一个叫李西楼的人,当然,就是那位名传天下的京城神捕。
  李神捕五日前已从京师出发赶往子虚镇,从路程掐算,今天,应该到了。
  张陌等的越来越坐不住身子,他是一个性子急躁的人,倘若遇到什么急火攻心的事,恨不得拿把刀,在一片树林里狠狠地砍上它三天三夜。
  他的眼神有点游离,手里握着的筷子也调戏起了碗里的面条。
  正在焦虑间,他猛得听到了弩箭启动的声响破空而出,声音离自己并不远,张陌的直觉让他一脚蹬在地面上,身子如燕一般朝空中跃起,一枝箭擦着他的靴子砰的一声将他原本坐着的那把椅子击成碎片,等张陌落到地面时,他的额头早已淌出冷汗,真是好险,看那箭的大小,是普通箭矢的五倍,更惊人的是这箭在击碎椅子后,竟然仍深入地下半截,要是被这玩意儿射上一箭,性命恐怕早就交代了。

  他的手中紧握着刀,刀已出鞘,冷眼瞧着四周的一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