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为大众舍弃小我的,认为考虑自我就是自私,为人所不齿的。我们从小接受的很多家庭教育,学校和社会教育提倡的都是要为别人而活,为人民服务,要忘我,要无私,要牺牲个人利益以维护集体利益,太考虑大众而忽略了自我。我觉得这些过于理想化的东西看似美丽,实则不够真实。社会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从自我开始完善,每个自我完善了,社会才会和谐。
那些因配偶出轨备受打击活不下去的人,就是因为把自己完全融入到了婚姻和家庭里,忘了自我了,以牺牲自我的形式去维护家庭。如果人都是先爱自己,后爱别人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悲剧了。人多半是对别人付出了太多,发现结果完全不是自己预想的,接受不了,无法咽下这口气,所以不甘心,伤心难过生气。
理想的东西看起来很美,可生活是很现实的,首先就必须学会面对真实,而真实有时是残酷一点的。
只有弱者,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意义建立在别人身上,才总是对别人提责任感,强者根本不会避讳这些,这说明了什么呢?
作为受过伤害的人,以前我容易站在受害者角度去看问题,这属于伤害后遗症,那时已经不知道宽容和理性看待人和事了。现在我更多从对立面或客观角度想去发现受害者本身存在的问题。
要自我成长,总是要经历心灵的折磨的,这确实很难,可真的经历了这道坎,以后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日期:2011-11-08 18:07:17
价值观对婚姻到底有多重要?看到一篇关于此的原因阐述的文字,共享:
价值观是决定婚姻幸福的基础
世人都在追求幸福婚姻,但如今婚姻却成了一件很靠不住的事,越来越高的离婚率,太多的人在围城内外困惑与痛苦,我们的婚姻为何变得如此脆弱?
近30年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导致了沿海与内地、城乡间、阶层间、家庭间、人与人间存在巨大的观念差异。这里谈论的“观念”,核心内容是价值观。
一般情况下,人与人之间存在一个“安全距离”,即便观念迥异,也可以在自我空间不受侵犯的情况下保持正常交往。而夫妻之间关系是两颗灵魂的赤裸面对,无法存在“安全距离”,一切观念上的差异都无可避免地短兵相接。作为毫无血缘关系的两个独立个体,夫妻之间信任是脆弱的。若想维持信任,只能坦诚相待,遮遮掩掩弄出个“空间”,必然导致猜疑。
现代社会个性越来越获得尊重。女人再不是男人的附庸,男人无法要求女人在价值观问题上无条件服从自己。正因如此,价值观一致或接近才显得尤为重要——你无法要求对方服从自己,但你能选择一个跟你接近的人减少冲突。夫妻间一切的不和谐皆是由观念冲突引起:因价值观不同,导致夫妻间对同一件事看法产生分歧,进而引发争执。无论婆媳矛盾、金钱观念、消费观念、子女教育、忠贞观念……概莫能外。
因激情吸引走到一起的婚姻男女们,在荷尔蒙旺盛分泌下很少意识到价值观差异的致命性,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误导人们,如“磨合”与“宽容”。人皆有缺点,少量磨合和宽容是必须的。但价值观相左很难通过“磨合”解决掉——每个人都有自幼逐渐建立起的价值体系,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价值观体系早已定型。认识到对方与自己价值观抵触,却抱着改变对方的希望而继续“磨合”是相当愚蠢的,它将耗尽你的精力却多半劳而无功。重塑他人的价值体系是一项浩大艰巨的工程。价值观差异越大,矛盾越多,必然积累互相间的鄙视。当矛盾的深度和广度超过任何一方的承受底线,婚姻就会发生严重危机,乃至崩溃。这个过程不再是“磨合”,而是“折磨”,会给人心灵带来巨大伤害。
在物理学上,一对正、反粒子相遇时,会同时消失而完全转化为能量,这种现象叫湮灭。两个价值观相反的灵魂相遇,也会产生这种现象。很多人原本可以更优秀,可有限的精力消耗在家庭冲突上,最终一事无成。若当你遇到一个人,他(她)非但不能帮你解决麻烦,反而他(她)本身就是你的麻烦,你就必须认真考虑“红旗究竟可以打多久”了。
作者认为真正衡量婚姻是否成功的标志是:涉及婚姻的所有成员是否感到幸福,心灵和事业是否能够得到成长——按这个标准衡量,当代的婚姻,又有几个人算是成功的呢?别林斯基说:“爱情是两个相近的灵魂,在无限感觉中的和谐交融;是在生活及忠实、善良、美丽事物方面的和谐与默契。”如今很多人对爱情失望,可我们是否反思过,我们又何曾拥有过真正的爱情?
-----------------------------------------------------------------
欢迎各位就此探讨,尤其是有过感情或婚姻经验的人。
无论是拍砖还是添瓦,来者不拒,找出真相最重要....期待你的参与
日期:2011-11-09 10:06:23
世间很多痛苦源于不甘心,放不下,因为不甘心曾经的付出,所以继续执迷下去,以后悔不悔就不知道了。现在的我渐渐学会了调节负面情绪,不是我多么的宽容和高尚,而是终于懂得了要学会止损。
什么叫止损呢?有些东西成本过高,预期收益又不怎么样,权衡利弊后,必须放弃,这在经济学上就叫“止损”。当然,不应象猴子掰玉米般轻易放弃,但也不能熊瞎子刨地般一条道走到黑。如何评估是否该止损呢?没有别的捷径,只能靠经验积累。不会止损,原因是太贪婪、太虚荣,舍不得那些付出,结果是丢了更多东西,更加心里不平衡。失败者只会抱怨别人,成功者是没时间去抱怨的。
比如,我见多了生活或网上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由于个人经历与角度不同,看法不同引起的争论,这很正常。我喜欢看有理有据的争论,而不是漫无边际,甚至涉及人身攻击的吵架。争论可以让人混沌的思维更清晰,在辩论中看清真相,而吵架只会图耗精力,费时费力还得不到一点好处。吵架无非是一语不合,口无遮拦,闻者反唇相讥,骂战升级,这其实都是不懂利害权衡,不会止损,挨了对方一句骂,就该止损了——都骂人了,还不止损吗?当然,我们会说咽不下这口气,于是要还回去,可对方呢?再还回来,这不等于挨了两次骂么?虽然你还他一次。归根结底是自己挨了两次。你再还,再挨,再还,再挨,直到体力不支或心理失衡。这就是典型的杀人一万自损八千,就是赢了最后一句,又能如何?这个“赢”的代价太惨重了,不值得。谩骂其实也是底气不足,道理讲不过别人,恼羞成怒的表现。懂得了这个道理,现在即使别人攻击我,反正我也少不了一根毫毛,掉不了一块肉,没啥损失,随他去吧,越理会,对方反而越来劲,不去理会了,对方自然觉得没意思了,就偃旗息鼓了,想想没有对手的较量就像打在一团棉花上,多么的没意思 :)为此生气,真的不值得,这就是看穿了事情的真相,心胸自然就开阔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