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幽冥谈 -- 唐朝的怪谈诡事》
第23节作者:
叶淘 日期:2013-07-28 13:38:00
刘伯父告诉他,这座宅子是他刚买下的,原来的主人已经离开京城了,他也不认识和尚的师弟。说完,就让下人把和尚送出门去了。
露儿在人群里,听大人们议论纷纷,说最近京城里到处都在抓和尚,凡是跟和尚有关系的也都被牵连,还是尽快把这个和尚赶走比较好。
露儿不懂,为什么京城里要抓和尚。在她的印象中,慈恩寺的和尚都是很和善的,对她也很好。
晚上刘伯父家准备了很多菜,亲戚们都在家里用餐。小孩子们吃了一些就到院子里玩,露儿拿了一块煎饼,站在门口看他们玩耍。
她看到那口水井的方向黑昏昏的,吃着饼,脚就不由自主地往那个方向挪去。她还是记着那口井里看到的奇怪东西。
正在这时,院门传来砰砰的敲门声。有下人去打开了门,露儿认出还是刚才那个和尚,在门外大叫师弟。他说他师弟原来就住在这里的,已经失踪大半个月了,他一定要找到他。
下人早已经得了刘伯父的命令,把和尚用力推出去,关上了门。
院里的小孩也被那个和尚吓着,纷纷回了屋子。露儿也跟着进了房间。酒桌上很是热闹,菜肴也很丰盛,大家边吃边聊,气氛热烈。
露儿安静地坐在父亲边上,看到一个下人进来,然后刘伯父急匆匆地出门,好像发生了什么大事。过了一会儿,刘伯父就回来了。
露儿见他脸色铁青,眉头皱成了疙瘩。听说好像是伯父家里的一个下人出事了。这人趴在黑漆漆的墙角,手指上都是泥,好像是在扒墙角的土。他的脑袋钻进了自己的挖的坑里,然后又把土填回去埋住了自己的脑袋。
露儿紧紧地牵着父亲的手,吓得大气也不敢出。后来听其他过来伺候的婢女说,那个挖土埋自己脑袋的下人已经死了。好像是被自己挖的坑给闷死的。
露儿吓得往父亲身边靠。
这下子连灯火通明的房里都充满了阴森之气。大家也都没心情再谈笑,气氛变得沉闷起来,已经有些客人开始告辞离去。
刘伯父的脸色有些发白,喊了父亲过去商量事情。露儿就跟一群小孩子呆在一起。隔了一会儿,那两个年纪稍长的女孩儿说,怎么小广不见了。露儿知道她们说的是刘伯父的儿子,也就是早些时候见到的那个吃饼的小男孩。
那位表弟确实不见了,几个孩子就去找家里的大人。这一找,发现确实不知道那孩子哪去了。
露儿有点害怕,她趴在窗口,突然看到院子里黑暗处有团黑影闪了一下,然后消失在了古井那个方向。
她问旁边的孩子,他们都说没看见。
过了一会儿,就听屋外吵嚷起来,说是找到小广了。露儿看到很多大人都往西厢厨房那边跑,他们一群孩子被几个婢女领着,不许他们乱跑。
露儿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她怔怔地看着那口古井的方向,黑乎乎的一片,隐约似乎是有什么东西在那里蠕动。
肩膀突然被人拍了一下。露儿吓了一跳,原来是父亲回来了。他的脸色很差。父亲悄悄告诉她,小表弟没了。
日期:2013-07-29 12:22:00
刚刚在西厢的厨房的一个杂物间里发现了孩子的尸体。口鼻乌青,十指的指甲全都断裂了。
露儿吓得哭了起来。紧紧地拉着父亲的手,她想说在古井那看到了奇怪的东西。可是父亲又被刘伯父叫走了。其他剩下的客人也都急匆匆地告辞了,逃一样的出了门。
过了一会儿,父亲脸色发白地回来了。拉起露儿的手就往外走。
出了门口,露儿回头往往刘伯父家,里面传来一阵阵的哭声。一路上父亲闷声不响。露儿怯生生地问,刘伯父家发生什么事了。
父亲沉默了一会儿。他说他刚才劝过刘伯父,这个宅子怕是不吉利,还是趁早搬走的好。不过刘伯父听不进去,这座宅子是原主人急着脱手才被他买到的,地段又好,实在是难得的好宅子。
父亲见他听不进去,也只好告辞,带着露儿离开。
露儿很害怕,她又想起院子里那口古井。那口井里的黑影究竟是什么呢?
她想告诉父亲,可是又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说。父女俩住了一晚旅店,第二天一早就启程回了彭城。
到家的第二天,露儿就听母亲回来说,旁边的慈恩寺被拆掉了,寺里的和尚抓的抓,逃的逃。露儿觉得好可怕,躲在屋里不愿出来。
后来,父亲又去了一趟刘伯父家,是刘伯母下葬那天。听父亲回来说,才几个月不见,刘伯父就像老了十来岁。他终于搬出了那个宅子,在城里其他地方买了个小房子。
露儿又想起院子里那口阴暗的古井。
叶子:这件事情发生在会昌年间。当时大唐在位的皇帝是武宗李炎。在唐朝的大多数时期,朝野上下都是佛道并重的。而安史之乱后,大唐的国力逐渐走向衰弱,到了宪宗时期,唐朝中兴了一段时间,可惜不久之后,宪宗就被太监给毒杀。伺候即位的几个皇帝都没什么能力,朝廷日益腐败,朋党斗争激烈,国力日衰。
到了武宗那会儿,寺院和僧尼的数量已经上升到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对国民经济造成很大的负担。当时的李炎同志偏好道教,在赵归真等道士的怂恿下,于是下定决心整顿佛教。
于是,天下僧侣的灾难来临了。无数沙尼僧人被抓,不计其数的寺院被拆毁。这就是历史上的武宗灭佛事件。
当时的露儿,就是亲眼目睹了这起事件的发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