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文的眼睛本来有点儿轻度近视,可是就算他再近视200度,或者高度近视加散光,都不影响他看清那些从小包裹里掉出来散落在他脚边的东西,因为它们实在是太耀眼了,只要他不是完完全全的瞎子,他就一定看得出来那包裹里头装着的都是做工精良闪闪发光的金银首饰,往少了说也得值上万元。
陈学文那颗娇弱的小心脏再次以超过每秒一百二的高频狂跳起来,跳得几乎要让陈学文背过气去。
日期:2011-11-10 16:58:00
俗话说:姐儿爱俏,赌儿爱钞。这大烟鬼可丝毫也不逊于铁杆儿赌徒,见着钱就跟见着命一样,甚至于有了钱连命都可以不要了。此刻,那包首饰在陈学文眼中,分明就化作了一块块诱人的鸦片膏子。与此同时,他的理智也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巴不得立时将这些首饰据为己有,同时恨不能立马就跑回大烟馆吞云吐雾一番,还一定要让烟馆里那个一直令他垂涎欲滴却始终无缘一亲芳泽的最漂亮的女签子手帮他打烟。
陈学文越想越兴奋,越想越心痒,以致于从肉体到心灵已经完完全全被那包黄白之物征服了,他已经没有心思去做多余的思考,甚至他根本来不及分析,人家的定金都给了这么高了,那对方要的该是多么贵重的棺材呢?
日期:2011-11-10 18:08:00
要知道,当时云南可以用来做棺木的木材有很多,可彼此之间的品质和等级的差距却是千差万别的。
最为考究的制棺极品是一种被称为“阴沉木”的木材。阴沉木又名阴杉,乌木,阴木沙。是因为地层变动,而被埋藏于地层深处,经过五六千年甚至数万年的演变,成为碳化木。明代著名大学者袁枚在《新齐谐》中提到“相传阴沉木是开辟之前之树,沉沙浪中,过天地翻覆劫数,重出世上,又因故再入土中,万年不坏。其色深绿,纹如织锦,置一片于地,百步以外,蝇蚋不飞。”听说阴沉木埋在地下的时间越长就越坚实,但如果用牙齿咬上去却又是软的,用刀子刮削也是迎刃而卷,除此之外,这种木材自身还带有一种特殊的香气。
用这种阴沉木做棺材,水浸不进,蚁啮不动,可保上千年不朽。相传当年那个只做了83天皇帝就被活活气死的短命天子袁世凯死后就是用阴沉木棺材下葬的,家人虽说出了重金,可也只得了几块阴沉木的拼板。据不完全统计,阴沉木几乎成了历代帝王的御用棺木了,它的品质好坏那还用说?
日期:2011-11-10 20:31:00
除了做棺材,还有人用阴沉木做家俱,你想啊,这东西做成的台几桌柜往屋里一放,一屋子都香喷喷的,连香都不用熏了。除了做棺材做家俱,阴沉木还有个类似民间偏方的特殊功用。什么呢?据说有人发现,用一小块阴沉木泡酒或烧成灰泡水喝,就能治疗感冒。只可惜此木异常珍贵,实为可遇而不可求之宝物,不要说它价格昂贵,甚至就算有钱都买不到的。所以民间一直流传这样的偐语:“纵有黄金满箱,不如乌木一方”。那时不要说老昆明了,就是全中国都有多少大户人家在那里盼星星盼月亮眼巴巴地刻意求之而不可得啊。
日期:2011-11-11 14:34:00
除阴沉木这一棺木极品外,云南这边的棺木上品要算开化(云南文山)涂杉了,而涂杉又分为若干等级,如所谓箭铲花、麻雀花板材这些都是上上品,但为数甚少,极难寻求。除开化板外,昆明近百里内外的扁柏木也非常精贵。再往下还有乌杉、上江柏木和丽江柏木。据说丽江的木府老爷们过世后通常都是用丽江柏木制做棺材。除了上述这些优质木材之外,其余的木料就一般了,比如什么松木、杨木等等这些随处可见的木材之类就显得稀松平常了。如果是家境窘困的市井小民,则根本不会出钱(也没这个闲钱出)去选料定做棺木,给家人入殓只能考虑购买园柏和杉松拼配的现成棺材。
不过,做棺材的木料是有其固定成例的,不能随便用料,比方说,棺材忌讳用柳木,因为柳木不结籽,恐有断子绝孙之患。
日期:2011-11-11 15:52:00
民国时候,昆明一般的松木棺材只值一两百元,而一口不拼不斗的有麻雀花箭铲花的上品开化涂杉的棺木,每副当时最少都要卖到上千元,最贵的甚至要几千元,这在那个时代可已经是一笔相当令人瞠目结舌的大数目字了。咱们再看看比开化涂杉稍稍差一个档次的乌杉、上江柏木和丽江柏木棺材,当时每副的市价则低的只要两三百元,高的数百元不等。
陈学文此刻根本无暇顾及对方要买什么材质的棺材,他唯一关心的就是脚边这包首饰的成色。只见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弯腰拾起地上的首饰,极其爱惜地用手轻轻掸了掸包裹外边的灰尘,又小心翼翼地将那包首饰重新包叠起来,头还没顾得上抬起就忙三火四地问道:“3月3号送货,对吧?棺材要几口啊?什么尺寸?”
日期:2011-11-11 16:43:00
女人的声音突然变得绵长而阴郁,就像一团正在燃烧着的纸钱带着一股阴风打着旋儿地向着陈学文扑面而来。她说:“我要的是……七口棺材。”
陈学文一听此言,仿佛猛然间当头挨了一记闷棍,他的身子就像打摆子一般情不自禁地战栗起来,本来刚刚包好的包裹也差一点儿又失手掉回到地上,他骤然间抬起头来,死死地瞪视着雾气中那个影影绰绰的红色身影,不假思索地冲口问道:“你说几口?”
“七口。七口棺材。”女人加重语气字正腔圆地说道。
陈学文愣住了,几秒钟前他还抱有的一丝希望在这个瞬间已经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地被彻底击碎了。他知道,他先前并没有听错,那女人要的棺材数目的的确确就是七口。
日期:2011-11-11 17:36:00
七口棺材?怎么会这么巧?他立刻想起他们陈家世代相传的那位明代御厨先祖的弟弟(也就是陈学文的叔先祖)留下来的传家宝——那本线装的记事簿,他记得清清楚楚,那个本子上面就提到了七口棺材。
一想到那本记事簿中所记载的关于七口棺材前前后后惊心动魄匪夷所思的重重谜团,陈学文便不能自已地恐惧战栗,短短几秒钟的时间,他似乎一下子苍老了几十岁,他虚弱地将先前瞪视那红衣女人的如炬目光缓慢地收了回来,转投在地上。他不敢再看那个女人也不敢看周围的任何东西,他像个被抽走了灵魂的行尸般迷迷茫茫地自言自语:“是七……七口吗?”
日期:2011-11-11 21:30:00
“没错。就是七口,六大一小。六个大人一个小孩子。材质都要槐木的。”女人的回答显得出其的平静。
尽管陈学文没有抬头看她,何况雾气中也看不到她的表情,可是,陈学文却能感觉到那女人正在对着他笑,而且是幸灾乐祸的笑。
陈学文像个提线木偶般僵硬地牵动了一下脖子,机械地问道:“大姐,您是要四独板儿的还是散材?是要三儿五的还是四五六材的?”
日期:2011-11-12 13:29:00
陈学文问的是棺材铺里的行话,棺材因为是由六块板合成的,所以又称“六块板”, 棺盖及棺底分别俗称天与地,左右两片叫日月,这四片板都是长木材,前后两块分别叫彩头彩尾,是四方形的短料。所以这六块板合在一起总共是四长两短。不过,棺盖是和棺身分开的,是最后才盖上的,这就只剩下三长两短了。因为按常理人死后都要入棺下葬,所以棺材也就成了死的代名词。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把“三长两短”说成死的别称,咱们不是有句俗语嘛:“可千万别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指的就是这个。
日期:2011-11-12 15:26:00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