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门棺》
第9节

作者: 木僮
收藏本书TXT下载
  3、夜半棺材叫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说完了陈学文,我们又要到陈记棺材铺看看了。

  当陈学文在清晨的八大河边为七口棺材而苦恼困惑的时候,他根本不会想到,就在六个小时之前,也就是昨天夜里11点多钟的时候,他的陈记棺材铺的管家何六叔也在为棺材而忧心忡忡,只不过他所忧虑的棺材数目不是七口,而是九口。
  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
  昨天晚上,时间大约是11点刚过,当时,我们的陈学文陈大掌柜的正舒舒服服地躺在福春堂大烟馆里靠东头第四间房间的一张精雕细刻的的罗汉床上,抽着牵子手刚刚帮他打好的大烟枪。
  日期:2011-11-15 17:50:00
  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罗汉床是什么?罗汉床这个名称的来历又是什么呢?
  木僮在这儿稍给大家解释一下,是中国古典家俱中床榻的一种,这罗汉床就是左、右、后三面都有围栏的一种床,既能睡觉,又能盘腿端坐。有人认为,罗汉床是从弥勒榻发展而来的,所谓弥勒榻名称的由来,是因为这种榻的造型很像佛教里的“须弥座”,须弥座是一个有脚的平板,四周没任何围档,上面安放上弥勒佛,就成为弥勒佛的坐榻了。后来在弥勒榻三面加上围档,就发展成罗汉床了。所以有这样一种说法,看罗汉床的年代,可以看它的围栏,围栏越矮,年代越古。

  日期:2011-11-15 22:20:00
  据说,罗汉床最早是出于庙堂,是庙里的高层人士,比如说长老、当家大和尚甚至方丈住持之类的用具。白天他们在床上打坐,晚上就在上面睡觉了。而一般的和尚是没有这种待遇的,不能使用罗汉床,普通和尚们睡觉是睡大坑,也就是大通铺。只有有身份的大和尚才可以睡床,而由于大和尚通常被尊称为罗汉,因此,他们睡的床便被称为“罗汉床”了。

  罗汉床有大小之分,大的罗汉床不仅可以躺卧,更常用于坐靠,在床正中央放一个炕几,两边铺上坐褥、隐枕,就可以把它放在厅堂上待客了。有客人来了,家主人就挽着客人,两个人儿在罗汉床的炕几两侧一边一个这么一坐,再把俩腿往一块儿这么一盘,便可以一面喝着五峰山的甘露清茶,吃着桂花糖馅儿的吊炉烧饼,一面说说笑笑地聊起谁家新娶的小妾长了一双克夫的四白眼儿啊、谁家养的大花猫半夜跳上灶台偷吃大鲤鱼啊等等诸如此类的口水话。这时候罗汉床的作用就相当于现代的沙发了,而且还是双人的。

  日期:2011-11-16 11:01:00
  罗汉床本来最初是出于庙堂的,后来才进入了民间,多被放置在居家的佛堂书斋之中,用来静坐修禅的。再后来可能在家居生活中,一个人整天在书斋里坐在罗汉床上修禅冥想太枯燥了,就把罗汉床搬到客厅里头充当了尊贵典雅的会客沙发了,毕竟两个人坐在一起说说话聊聊天会排解一下自己个儿闷坐参禅的孤独寂寞。谁成想到了最后竟然沦落到大烟馆里,成了咱们上文讲到的供大烟鬼们取乐消遣的卧具了,实在是可悲可叹。真应了那句诗文“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了。

  好,罗汉床咱就一笔带过,接下来言归正传,继续讲陈学文的事。
  日期:2011-11-16 12:27:00
  且说昨晚11点多钟的时候,陈学文正在福春堂大烟馆的罗汉床上抽着他心仪的大烟,而在他的床边呢,一个十六七岁长着一张娃娃脸而且左边脸蛋儿上还长了十几颗小雀斑的年轻女孩子正一边没精打采地打着哈欠,一边有气无力地挥动着一双粉拳,帮着陈学文不轻不重地捶打着小腿。可以说,任谁都不可否认,陈学文当时是在充分享受着他狭隘而无耻的自我的。然而,正当陈学文在大烟馆里逍遥快活的时候,在他的陈记棺材铺里辛苦了一整天的伙计们则刚刚上门歇店。

  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不同寻常的怪事。
  日期:2011-11-16 16:04:00
  按以往的规矩,陈记棺材铺一歇档,管家何六叔和当班的伙计们就要洒水扫地搬桌子摆凳子准备吃霄夜了。
  这天也不例外,何六叔自己亲自下厨煮了一大锅米线,又用昭通老酱外加红油豆瓣炒了一碗猪肉丁的香喷喷的米线帽子。米线一出锅,何六叔就一边喊伙计们过来端碗,一边又从咸菜坛子里舀出来堆尖儿的一小碗腾冲酸腌菜,放在手里边捧着,这才一边哼着《董永卖身》的花灯调子(花灯戏:云南地方戏曲名称),一边迈着很有节奏的小碎步美滋滋地晃进房来。

  何六叔在房门口刚一露头,屋内的三个伙计便争先恐后地迎上前来,每个人都伸出手去抢着来接他的腌菜碗。何六叔用空闲的一只手将众人推开,满面含笑地说道:“都坐,都坐,快趁热尝尝我的杂酱米线,今天的酱我可是比平时多放了两味香料,太板扎了(板札,昆明话,特别好,非常棒的意思。),哪个不吃嘛是憨包(傻瓜)。”

  日期:2011-11-16 20:41:00
  何六叔边说边在饭桌边坐了下来,先把手上的腌菜碗放下,接下来便开始招呼大家道:“小伙子们肚子都饿了吧?快吃快吃,天儿冷,米线凉得快。”
  说话间,何六叔突然无意中发现,今晚当班的伙计本来是四个的,现在却少了一个,不禁奇怪地左顾右盼着问道:“小石头儿呢?怎么还不过来吃米线?”
  三个伙计刚刚落座,其中一个正用筷子往碗里夹腌菜呢,这时听何六叔问起,立刻抢着答道:“石头儿出去办点儿事,马上就回。六叔您不用管他。”
  另外两个伙计本来正在往嘴里边塞米线呢,听了这话,米线也顾不上嚼了,突然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脸上的表情透着十足的戏谑。
  日期:2011-11-16 22:46:00
  何六叔被这俩人给笑愣了,也不忙着吃米线了,举着筷子狐疑不解地瞅着他们问道:“你们笑什么?怎么?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呢?”
  一个刚刚偷笑的伙计连忙答道:“没有,没有,六叔,您这话说的,我们瞒谁也不敢瞒您哪。其实也不叫啥事儿。呵呵,六叔您还不知道吧?石头儿这小子,别看表面上老实巴交的,可在女人身上还是蛮有手腕儿的,这不,就在前一阵子,这小子交上桃花运了。好像也就是两个多月前吧,他有一回去米行买米的时候。不知怎么的就跟那个财都来米行的老板的女儿好上了。这阵子几乎天天晚上都去跟那丫头约会,不到下半夜是绝对不会回来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