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虽然文章可以有倒叙和插叙之说,但是我们还是按照时间顺序讲下去,以免看官觉得没头没脑。
日期:2008-1-20 11:34:01
四:甜蜜而懵懂的初恋
小林和L相好的事情,在班上迅速传开,大家私下都在议论。现在想来,L似乎主动得多一些,L喜欢笑,经常笑靥如花,L皮肤白皙,扭过头来看小林的时候,下巴旁边雪白得青筋都可以看到。小林在L清澈的眼神注视之下,经常不好意思。
心里有了L后,小林的生活开心了很多,爱首先是一种尊重,被人喜欢,首先就是被人尊重。教室内外,两个人经常对视,小林心里总是甜甜的。
但是他们很单纯,他们从来没有单独出去过,其实小林也很少想到未来,小林高一的时候只有14周岁,其实让一个14岁的半大孩子,想将来绝对是超越了他的思维能力和框架的。
这样的懵懂的愉悦的时光过得飞快,很快,小林和L就面临着分班。
日期:2008-1-21 16:41:22
五:分班之后
我的这个帖子主题是写我大学毕业在上海15年的经历,但是为啥要花很多笔墨写L呢,道理很简单,L对我的一生影响很大,起码影响了我10年的时间。
学过统计的人都知道,如果你做预测,你就要分析过去的数据,从过去预测未来,否则怎么预测呢?正是因为小林和L的感情纠缠,导致小林以后对大学教授的女儿印象颇多,导致小林到上海后选择了一个大学教授的女儿,导致小林在婚姻方面吃了一闷棍,经历这一挫折后,小林在离婚4年后,仍然没有恢复元气。
好,现在回到正题。
高二分班了,小林理科班,L文科班,这是肯定的。分班以后,两人的接触自然少了,但是两人之间的爱慕之情并未减弱。小林清晰地记得,有次上学,正好教室外面碰到L,L以火辣辣地眼神等着小林,小林羞涩地低下了头,但是心里仍然是甜蜜的。
高中三年很快就过去了,小林高考失手,但是由于底子不错,仍然考上了国内一所较好的重点工科大学,那个时候没有211和985,现在那个东北高校仍然排名不错,211、985都是;小林现在想到高考还是后怕,要不是那时底子好,连个985高校都上不成,小林博士毕业进高校,还进不去。现在高校进人讲究出身,非常看重第一学历。
L就没那么幸运了,分数不是一般地差,最后进了本地的一个大专。L的父母大为光火,在L大专毕业后不断对女儿施加压力,催逼其考研,最后L绝地反弹,先考上了硕士,最后荣升博士,不过这都是若干年后的事情了。
从最终学历来看,在小林的三个教授女儿中,L的最终学历最高。而从最初学历看,小林的三个教授女儿,竟然也是一模一样,全是大专。
小林现在的妻子,之所以能够硕士毕业,跟她父母的不断催逼有莫大关联,否则按照她不爱学习的风格,现在仍然保持大专毕业的光荣身份。这个和L的情形极其相似。
日期:2008-1-21 22:43:31
6: 东北4年的大学生涯
虽然小林高考失手,但是小林还是保留了报考重点大学的资格。那时的小林懵懵懂懂,在报考志愿时,还是姐夫帮他拿了主意,小林报考了东北的一所海滨城市的高校。
小林和L之间还是那种暧昧状态,说是谈朋友吧,其实从不约会;说不谈吧,却又互相挂念。小林的爸爸陪他去大学报到,这就拉开了小林出远门的大幕。
临时之前,小林也没有向L辞行,一切都似乎预示着这段还没有真正开始的恋情即将胎死腹中。
小林上大学时,只有17周岁,到了一个新环境,到处就觉得新鲜。那时小林读的大学流行搞“友好寝室”,当然是异性寝室之间的友好,同姓友好寝室现在或许有市场,但是那时基本还没有gay的概念,自然在异性之间彼此友好。
小林的情史之中,第一个分杈就诞生在这个友好寝室中。
小林当时还记得第一次友好的场景,寝室门一开,8个外语系的女生鱼贯而入,大学就坐在寝室里面磕瓜子聊天,彼此就这样搭识上了。
第一个分杈是怎么样的呢?她和小林是老乡,身高大概168,大眼肤黑,小林因为皮肤白,向来不甩黑肤女子。小林有点中意的倒是另外一个来自宁波的女子,具体长什么样小林已经记不清了,反正比较敦实,大眼,皮肤尚可吧。
第一次友好后,男生的卧谈会上自然评头论足,小林称宁波女子为“电影明星”,竟然遭到同学的嘲笑。
其实,两个寝室之间的友好只进行了两个,大概女生那边在这边找不到感觉,这个友好自然无疾而终。
即使稍微分杈,小林还是惦记着L,已经记不清是什么原因,小林提笔给L写了第一封信,信的内容已经不记得了,无非是汇报大学学习和生活情况。
L立马回信,从此两人书信不断,热度不断上升。那个时候流行齐秦的歌,小林经常听《大约在冬季》,热切盼望着寒假的到来,好回去见到他念念不忘的L。
日期:2008-1-22 10:56:33
7: 初恋嘎然而止
寒假小林回到了家乡,他和L始终没有单独约会,只是去L家里看看她,有一次同学聚会结束后,小林骑着自行车带着L转了转。
一切似乎都在进展中,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林却在一个下雪的晚上,和L说明白了,两人不再继续。
多少年后,小林回首这段往事,为什么当时要选择和L分手,是因为对未来的悲观,小林已经出省读了重点大学,以后回到家乡的机会很小,而L呢,在本地读大专,更主要的是,L的姐姐当然在美国,而且定居的可能很大。
用现在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视角看,小林错了,大大地错了,就像股市暴跌时,没有经验的人惊惶失措,而有经验的老手却沉着地观察,甚至在大家疯狂抛售时,却悄悄地买进一样,未来都在变化,很多事情不是以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从小林的顾虑来看,以后L的发展倒是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L博士毕业后,随丈夫到了北京工作,而那个当然看来要定居美国的姐姐却回国了,而且就在上海工作。
如果小林当时跟L相好并且成了,小林现在的人生就是另外一个样子,造化弄人。
小林和L分手后,回到大学,发奋读书,成绩突飞猛进,英语学得尤其好,曾经在XXX市高校英语联赛中获奖,并且创造了该系创系以来第一个大学英语6级优秀的记录。要知道,那是在遥远的1992年,现在英语6级优秀虽然也不错,但是就不是什么很稀罕的事情了。
小林大学4年期间,情路上也有些许小事发生,总共有两个女生对其有意,一个就是友好寝室的那个高个大眼肤黑女子,一个是本系的另外一名肤黑女子,小林都不愿意。小林也曾经短期追求过一个江西的肤白大眼女子,未遂。
导致小林在大学期间,情史过于平淡的原因有三:
a. 小林读书非常用功,大量的时候消耗在自习教室内
b. 小林非常迷恋足球,大量的时候消耗在足球场上
c. 小林当时想出国,大量的时候用来学外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