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博士的上海十数载》
第5节

作者: 爱与痛的边缘1972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后来,小林看到的听到的多了,才知道,在上海,很多年轻女性,在关系没有敲定之前,往往跟若干个男性保持着这种比较暧昧的关系,这种的好处就是,事情不做绝,慢慢挑选,最后拍板,择最优者而委身!
  日期:2008-2-4 21:19:49
  12: 浅谈上海女人
  上海女人的问题,早已在书刊报纸网上被谈滥了,小林在上海呆了10多年,前妻也是上海人,可以说对上海女人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再加上接触的其他同事、同学什么的,因此这里也简单谈谈。
  谈到女人,首先就是相貌身材,我想,这是第一问题。
  a. 脸蛋
  小林这些年来,走南闯北,也算见过一些世面,总体来说,上海女人的脸蛋,在全国来说,也是排在前列的。上海女人继承了江南女子的优良特征,比较清秀、精致,皮肤也算好的。上海100多年前还是个小渔村,假如老早上海就已经是城市,皇帝选妃,如果只看脸蛋,上海可能是向皇宫输送妃子和宫女的重点地区之一。
  b. 身材
  说完脸蛋,下面就是身材,上海女人大多比较苗条,相比起广东福建地区的身材矮小和北方地区的女子身材粗壮,上海女人似乎也大占优势。可惜,正如前面提到,作为女性第二特征的胸部,似乎突然让上海女人突然底气全无。小林大致估计,上海女性(土生土长的,不是长大后跑到上海发展的)的胸部光板比例大概高达40-50%,那什么是光板呢?打个比方,如果你用一把锋利的大刀,从女性脖子以下一把砍到腹部,垂直地砍,没有一片肉能让你砍到,这就是光板。不光光是那些干瘦干瘦的上海女人,就是一些比较肥壮的,也有很多光板。光板身材,在冬天尚可混混,反正大家穿得厚厚的,看不出差别,而到了骄阳似火的夏天,由于天热,又不能戴厚胸罩,光板身材几乎一览无余。

  如果皇帝偏好养眼,可以考虑从上海选妃,如果偏好手感,上海的吸引力会大大下降。
  当然,小林的意思并不是说上海就没有身材好的,上海本来就是个移民城市,小林的意思,就是胸部丰满的女性在上海有,但是比例很低。
  c. 家务
  谈到上海女人做家务,肯定会让习惯了女人做家务的老爷们怒发冲冠,上海女人愿意做家务的比例甚至还要低于胸部丰满的比例。从概率的角度看,如果你能够找到一个胸部丰满而且愿意做家务的上海女人为妻,基本上你可以去买彩票了!
  既然上海女人不肯做家务,而家务总是要有人干的,那么上海女人婚前就是父母干,婚后就是老公干。
  家务实在是一个很繁琐、很消耗时间精力的事情,并且永远也干不完。小林对于家务的看法是,家庭成员都得干,让谁一个人包圆了,时间长了,都不肯。

  小林现在租的房子的对面,可以看到邻居的厨房,小林在那住了快一年,几乎没有看到那个女的进过厨房,始终在男的在厨房里面做饭做菜。
  其他的我就不多说了,相貌身材对于女人永远最重要,家务问题是家庭生活的极其重要的问题,生活非常现实而且琐碎。
  小林没有任何贬低上海女人的意思,上海女人肯定也有好的,我说的是大致如此。在婚恋上,小林认为,除非一个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否则,外地男的最好不要考虑上海女的,但是反过来可以。
  日期:2008-2-9 0:24:37
  13:初到上海(8)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一个人初到异地,往往举目无亲,举目无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多少少总有一些朋友,只是有的人性格外向善于交际,朋友圈子大一点、杂一点,有的人性格内向,朋友圈子小一点、单调一点而已。

  小林在上海的朋友主要就是两类人,一是同事,二是同学。早期的小林,因为还没有开始混硕混博,朋友基本上就是从同事转化而来。
  在第一家公司,对小林影响很大的同事有两个,一个是女同事,小林和她以及她老公关系当时都不错,这个女同事跳槽后,介绍小林进了M公司,而M公司是上海早期在上海的重要转折点;二是男同事G,G是苏北裔的上海人,就是父母都是从苏北迁移到上海的,G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和小林交往密切,两人一起买房,买房在一幢楼里面,两人之间的交往自然方便而且频繁。

  这两个同事都是上海人,实际上,小林在早期接触并且交往密切的上海人还是有一些的,以后却越来越少。
  这两个同事在小林的悲剧婚姻中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个帮小林介绍了他的前妻,一个在小林犹豫徘徊时,给小林以一种不怎么负责任的建议,导致小林在10年(小林和这两位同事开始较多接触是在1994年)以后遭遇了其上海发展史上的530。
  当时的小林,年幼无知,头脑单纯,由于在上海基本上没什么自己人,因为对仅有的几个朋友还是看得比较重的。
  日期:2008-2-9 0:46:14
  14:初到上海(M公司的面试)
  小林93年7月到上海工作,工作2个月便立志跳槽,可是大家都知道,要找份工作可能不难,但是要找一份比较好的工作,难度就一下提高很多。
  跳槽,自身的学历、工作经验、背景固然很重要,圈子里面的人脉往往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当然,一个因素永远无法忽视,就是运气。
  时间过得很快,小林很快就在上海呆了一年半,到了94年底,小林给M公司寄去了一份简历,照例,小林第一份给M公司的简历是手写的,这种手抄本式的简历自然没有任何回音,或者,M公司HR的人一打开信封抽出简历,便发出“嗤”的一声,随即,将这份手抄本简历扔出一个抛物线,目标就是桌边的废纸筐。
  95年春节后,小林的那个女同事已经先行跳槽到了M公司,并主动向小林伸出了橄榄枝,自然,小林这回一改手抄本简历方式,开始中规中矩地编辑和打印自己的简历并且邮寄过去。

  朝中有人好办事啊,很快,M公司的面试通知来了,小林兴冲冲地跑过去,结果只是几个中国同事面试,部门老板不在,既然大家也没什么决定权,面试便在一种随意的祥和气氛中很快结束。
  面试完数日,小林便从内线得到消息,可以过去做contractor,也就是非正式员工,不能够做employee。
  小林很沮丧,做contractor,非但工资福利都不行,而且也是二等公民,小林不愿意。
  小林觉得,进M公司的希望已经非常黯淡!
  日期:2008-2-9 23:46:23

  15:初到上海(M公司的转折)
  随着小林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多,小林慢慢咂摸出一个道理,就是很多事情,你越想得到,往往越难得到,而等到你已经心冷了不想了,事情反倒自然地办成了。
  既然不能够做employee,小林也不想去做二等公民,小林也就不想这事了,小林工作已经找了一年多时间,慢慢地也失去耐心了,就像一个待字闺中的老姑娘,也经历了很多高不成低不就之后,开始准备贱卖自己了。
  这时,M公司人事部又来电话了,这回是部门经理面试了,小林现在还很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场景,在一个靠窗的房间里面,那个香港部门经理用流利的英语跟他交流,小林机械而紧张地用英语回答着问题。后来,面试变成那个香港人的独白,他开始大谈M公司的哲学,大谈M公司必须respect everyone,小林听得云里雾里,其实小林哪关心这个啊,他只关心面试的结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