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一个小时的英文面试结束后,香港人对小林说,欢迎到M公司来,小林还是盯住他最关心的问题,请问我是contractor还是employee?香港人毫不犹豫地说,employee!
就这样,小林进入了M公司,沉浸在兴奋和喜悦中的小林没有想到,他的人生的第一个打击已经开始临近!
日期:2008-2-10 1:34:19
16:父亲的去世
95年5月初,正当小林沉浸在跳槽成功的喜悦之中时,他人生的第一个打击毫无征兆地袭来。
在小林印象中,父亲虽然比较瘦弱,但是一直没什么大毛病,只是印象中,父亲有时会说,胳膊有点酸,现在回头想来,父亲老是说胳膊酸,其实可能就是血压高的生理反应。
5月初的一个深夜,小林房间的电话突然响起,是哥哥打来的,他告诉小林,父亲突然患脑溢血,小林听到这个消息,简单收拾了东西,就直奔上海火车站,开往家乡的火车要早上5点才有,小林买好票,就在火车站南广场上溜达,恐怖、急躁和凄凉的心情,小林现在还记忆犹新。
当天下午,小林赶回了老家,他看到了父亲,但是父亲已经不能说话,父亲直到去世,也没有跟小林说上一句话,只是医生宣布父亲已经无希望时,小林伏在父亲身上放声大哭时,小林注意到父亲的眼角流出了眼泪,他意识到父亲其实还有意识,他知道他特别钟爱的小儿子在他身边哭泣,只是他没法说话。
父亲去世的当天晚上,小林跟随搬运父亲遗体的人进入了医院的太平间,太平间里面很黑暗,父亲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阴冷幽暗的房间里面,没有人陪伴,一个人,小林此时觉得天旋地转,23岁的他,第一次尝到了与亲人生离死别的滋味。
父亲很疼爱小林,有的时候小林坐夜车回家,火车2点钟到,父亲往往11点就到火车站等候,父亲睡不着,他激动,因为他的小儿子要回来了。那个时候不像现在,父亲就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载着儿子回家。
小林从这时开始意识到人生的无奈!
父亲没有享到小林的福,小林到了M公司后,工资收入有了大幅度增长,父亲爱烟酒,小林之前也买烟酒给父亲,但是都很一般,小林在第一家公司的收入比较低,小林多么想父亲能多活一些时间,他可以买好烟好酒给父亲。
父亲地下有知,知道小林后来拿了博士学位,肯定非常自豪!
处理完丧事,小林回到上海,办辞职手续。
日期:2008-2-13 1:43:33
17:第二家公司(1)
虽在重孝之中,但是跳槽的工作还是要做,跳槽的各种手续大概办了3个星期,小林于1995年5月下旬到新公司报到上班,这是小林在上海的第一个转折点,而且是一个向上的转折点。
用股票的术语描述,这次跳槽,相当于庄家在底部拿足了筹码后,突然有一天放量上攻,掀起了一次波澜壮阔的行情。
这次跳槽意味着三个方面的变化:
a.小林的工资收入大幅度提高
工资增长了200%,另外,M公司的出差待遇很好,非但能够住高级酒店,而且每天补贴都有200多元,出差就意味着捞外快。
b.小林开始做技术工作
小林在第一家公司做的是和中专生一样的事情,这让小林郁闷无比!现在小林可以操作和控制大型机器设备,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是第一家公司无法提供的。
c.小林进了外企的圈子
圈子这两个字对于小林,慢慢地明晰起来,什么是圈子?就是你混到一个行业、一堆人里面去,以后就可以拥有和这堆人的对话权和交流权,就可以跳来跳去,而如果你没混进去,即使你的本事不小,也只能干瞪眼。
初到新公司的兴奋和愉悦,大大冲淡了小林的丧父之痛!
正是从M公司开始,小林开始了其长期出差的生涯,刚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优越的出差条件,小林突然自我感觉变成了一个“高档人”,后来慢慢地,这种感觉逐步失去,直到有一天,小林对出差开始麻木,寂寞孤独单调的出差生活,让小林逐步感到无法忍受,不过那是数年之后的事情了。
小林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他进M公司的前三个出差地点:南京-北京-美国。
日期:2008-2-13 16:22:55
17: 第二家公司(2)
现在回头想来,在M公司的最初一两年大概是小林这么多年来最开心的一段时间。
小林是穿着一身灰色的崭新西装、打着领带去M公司报到的,介绍小林的那个女同事看到小林一副花团锦簇的样子,笑嘻嘻地说,干吗搞那么正式啊?小林环顾四周,公司那么多同事,穿正装的只有老板啊!
小林第二天就穿夹克上班了。
到公司后,看了一周资料,小林就被派到北京培训。
这是小林第一次住四星级宾馆,虽然那个四星级宾馆就像个三星级一样,小林那时没有信用卡,出差领款就是领现金,M公司出差开销大,一借就是2万元。
2万元,现在可能不算啥,在95年的上海,2万元是什么概念呢?当时的住房,例如市中心的住房,也就是5000-7000元一个平方,小林96年底在杨浦区买的房子,只有2700元一个平方,17万就可以购买一套平方的房子。就是那么便宜的房子,在99-00年的时候,单价还竟然跌破了2000元。
出差是高级宾馆,一借就是2万元,飞来飞去,在外地几乎可以随便打出租,小林感觉那个好啊,一夜脱离旧社会啊!
小林跳槽后,经常回去看看老同事,小林往往以一种同情的眼神看着深陷苦海中的老同事。
跳槽这个东西,和炒股票频频换股一样,从一个足够长的时间段来看,做股票跑进跑出的人,赚的未必有耐心持股的人多,同样,一个频频跳槽的人,未必比得上在一个公司死熬的人。当然,死熬的公司必须有前途,如果你两眼一抹黑,抱着把牢底坐穿的精神,在一个没前途的公司死熬,那就惨了。
小林在北京培训期间,接到了一个电话,他高兴地跳了起来,原来公司决定派他去美国培训!
日期:2008-2-14 23:56:02
18: 第二家公司(3)
美国,在大学时代对于小林来说,是梦寐以求的闪闪发光的两个字,正是由于小林对于美国留学的向往,小林在大学时代才发奋攻读英语,只是后来由于考GRE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小林才暂时放弃了去美国的努力。
现在,公司要派小林去美国了,小林在兴奋之中,迅速拨通了家里和几个主要亲戚的电话,告知这一喜讯。
身边一批进M公司的同事,有的表示祝贺,有的则略有醋意,只是有一个上海的同事,黑黑的帅帅的,本来刚刚进M公司时和小林还搞得挺热乎的,得知这一消息后,对小林开始冷淡。
后来这个同事和小林所在部门的一个中专生秘书结婚了,再后来,他们移民加拿大,再后来,听说那个秘书在加拿大生了个孩子。
当初为了不能够去美国培训,而立马跟同事黑脸,后来几乎永久呆在了北美,不知道这个同事现在过得好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