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芝加哥大概2个多小时车程吧,有一个大型游乐场,叫six flags,小林带团去过多次。那里的过山车是小林到目前为止坐过的最高的一个,车子还没有开到six flags,导游就给大家介绍老远就能看到的巨型过山车,打开车窗,就可以隐约听到凄厉的呼叫声。到了游乐场门口,过山车上人们的惨叫声更是不绝于耳。小林一共坐过两次那个过山车,后来就再没勇气上去了。过山车吱吱嘎嘎地被拉倒高空,很安静,只听到过山车车轮和轨道摩擦接触的声音,到了最高点,略停一停,开始急速俯冲,大家拼命喊叫,到了底部,大家觉得稍微消停了点,没想到过山车又冲上去,大家又开始狂叫。因为这个过山车规模大、特别高,因此大家在空中受的折磨时间特别长,一般玩两次,斗志都被消磨殆尽了。
一次在游玩的途中,车子停在一个小镇上,导游告诉大家,这就是伊利诺州的首府,大家都很惊奇,在国内,首都和省会城市都是国家或者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规模大人口多,相对国家或区域其他城市,要富裕和先进一些。可以,眼下大家看到的伊利诺州的首府却是一个很不起眼很安静的小城镇,这大概就是中美差别之一吧。
有一个周末,大家在外面玩了一天,坐上车回公寓,导游给大家放了一个美国电影,是用录像带播放的,大巴上有电视屏幕。虽然很困倦,但是很多人都被电影的情节和优美的画面所吸引,电影当然是美国原版,小林和导游就经常给大家做点简单的翻译,以帮助大家理解剧情。
当剧中那个呆呆傻傻的男主角和他的青梅竹马的女朋友**时,导游就解释,这是他一辈子唯一的**,而且这次**给了他一个儿子。
这部电影就是《阿甘正传》,男主角是tom hanks,迄今为止,《阿甘正传》小林大概看了10几遍,而且就是从95年开始,小林开始喜欢tom hanks以及他的电影。
日期:2008-2-24 12:58:04
27:美国行(8)
在美国的几个月中,给小林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人有几位,恰好他们又各自不同,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几种在美国生活的人的生活方式。
第一位是M公司的秘书,verna bianco,一个胖胖的美国中年妇人,神态和蔼,做事耐心,verna在几个月中给了小林很多帮助。小林到芝加哥时,就是verna到机场接机,verna也给小林很多生活上的指点,并帮助小林延长在美国的居留时间。verna也曾经教小林学过车,那是在一个墓地里面,美国地广人少,死人居住的墓地也是如此,不过小林在学车上进步不是很快,他很难控制住车,有一次踩油门不当,差点撞翻了一块墓碑,幸亏verna及时把住了方向盘,否则那个不知道是美国男鬼还是女鬼肯定要晚上出来骚扰一下小林的。
Verna很少谈及她的家庭,后来小林还是从其他同事那里知道verna一个人住,她早已离婚,一般美国人都是住在house(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幢幢独立的别墅)里面的,而verna则一个人住在公寓里面。verna有几个孩子,好像不跟她一起生活,慢慢小林和verna混熟了,verna就谈到她的女儿,她小女儿吸丨毒丨,曾经被强制戒毒,不过还是复吸,她的女婿前阵子借verna的车开,结果又把车撞坏了。
Verna非常痛恨丨毒丨品,她说不少美国家庭都受到丨毒丨品的骚扰,小林至今还记得verna说丨毒丨品的神情:drugs,verna用她的一贯温和的口气反复重复着这个单词,眼睛里闪烁着淡淡的泪光。
第二位是小林在美国的group leader,luke leung,他是个香港人,个子不高,大眼睛双眼皮,帅哥一个,luke的风格也比较温和,他跟别人打招呼的时候采用美国大兵的姿势,手做敬礼的样子,手放到右眼旁,然后斜着往下挥动。
Luke以前在M公司香港分公司,后来追随香港的大老板来了美国,大老板升官了,等于带个自己人过来吧。
Luke的太太也是香港人,在美国不工作,有个儿子,2岁,Luke的cubic的隔板上贴满了儿子的照片。美国公司有个习惯,员工喜欢在隔板上贴上自己孩子的照片,这也是一种企业文化吧。
小林那时喜欢听粤语歌,尤其是张学友的,记得有一次听张学友的《真情流露》听不懂,当时internet也不发达,没法在网上查歌词,就去问luke,Luke一边带着耳塞摇头晃脑地听,一般在白板上用繁体字写着歌词。
小林12月回到上海后,跟Luke联系很少,后来听说Luke又升官了。
第三位是一位在美国有绿卡的大陆人,姓李,个子高高的,他能够出国非常幸运,89年他申请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加拿大政府联合培养的博士生,89年4月到加拿大读书,没想到6月国内学潮爆发,当时加拿大政府规定只要在加拿大的中国人能够出示其come from china的信件等证明材料,就可以以“政治避难”的理由申请加拿大绿卡,李于是飞速地轻而易举地拿到了加拿大绿卡。
李的太太当时还在国内,后来也陪读来了加拿大,他们嫌加拿大工作难找工资低,就跑到美国来找工作,由于没有美国护照,李只能在M公司做contractor,就是不是正式雇员,不享受福利,但是工资比employee还高。
李性格耿直,心地善良,为人热情,小林和后来从上海来的同事去他家不少次,他太太沉默寡言,但是勤于家务,李在家里一副大老爷们的样子,油瓶倒了都不扶,经常呵斥他太太,他太太遭到呵斥也是一副低眉顺眼的样子。
小林回到上海后,还通过邮件和李经常联系,后来李太太怀孕了,李在邮件上说他们夫妇盼这个孩子都要发疯了。李经常说他想回国,说在美国很寂寞,没什么朋友,而且这个国家很多事情都与他没关系,他们不信教,也很难融入当地社会,只有很单调地工作赚钱生活,李说他刚刚到加拿大时更加闭塞,由于当时太太还在国内,李周末太孤单寂寞,就一个人开车在高速公路上狂奔,在马达的轰鸣中排遣自己的孤独烦恼。李说他很想到香港或者新加坡等地方找工作,不过他太太坚决不同意,他太太喜欢北美,说富裕环境好,后来他们的女儿出生了,估计李能回来的可能很小。
大概是12月初的一个晚上,严寒,小林和一个同事到李家里做客,聚会结束后,李开车送他们回公寓,没想到路上碰到了黑人的骚扰。两辆黑人开的又长又破的车一左一右把李的车夹在中间,大老黑从驾驶舱伸出头来,朝着李的车大喊大叫,还用手比划着开枪的姿势瞄准着李,车里的人都很紧张,李还比较冷静,默默地开着车,对大老黑不理不睬,两辆车夹击骚扰了李的车达数分钟,后来他们可能自己觉得无聊,就不再跟踪骚扰了。摆脱了两辆黑车的骚扰,李长出了一口气,他说他也很紧张,美国治安不是太好,尤其是黑人群体,碰到这种情况,被骚扰吓唬一会已经算好的了,有的时候可能会酿成车祸或者犯罪事件。那天晚上小林很受惊吓,李把他们送到公寓后,独自驾车返回,小林估计李已经到家后,打电话确认李已经安全返家,才放心睡觉。
日期:2008-2-25 18:50:27
28:美国行(9)
第四个人是一个M公司的PM,就是项目经理,相貌还不错,比较白皙丰满吧,小林跟这个人接触很少,只是在伴游中有过几次接触,那为啥小林对她印象深呢?
原因在于她的虚荣和谎言,在共同伴游中,小林跟她也聊天,她经常提到她的BF,是个德国人吧,说她BF很能吃,吃自助餐时能吃7大盘云云,说她家里好几代在美国等等,其实小林听到这些也没啥感觉,这都在美国,碰到一个世代在美国的华人姑娘又有啥?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同事告诉小林,那女的净吹牛,她其实来美国没多久,那个德国BF也是最近才认识的,其貌不扬,好像也没啥钱。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